一种抗氧化电缆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359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护套,该电缆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105份、氧化聚乙烯25份、聚苯乙烯15份、硅钙粉5‑9份、硼玻璃2‑6份、纳米氧化锌1‑5份、有机硅2‑4份、茶多酚1‑3份、白炭黑2‑4份、硫酸氧钛铵盐1‑5份、硫酸铝钾1‑5份、钛1.5‑2.5份、镍1‑3份、铬0.5‑1.5份。该电缆护套配方合理科学,绝缘性高,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用途广泛,主要运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石油等领域,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较高的耐高低温,防水,抗干扰,抗机械损伤,防断线,耐酸碱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是一种抗氧化电缆护套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1832年,沙俄退伍军官许林格将电报线路埋在地下,六根导线之间彼此用橡胶绝缘后同放在玻璃管内,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下电缆。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电缆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以及对电缆的科研投入的不断深入,同时对电缆护套的质量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要求电缆电缆不仅要具备优良的绝缘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抗氧化、耐高低温以及防水,抗机械损伤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电缆护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氧化电缆护套,该电缆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105份、氧化聚乙烯25份、聚苯乙烯15份、硅钙粉5-9份、硼玻璃2-6份、纳米氧化锌1-5份、有机硅2-4份、茶多酚1-3份、白炭黑2-4份、硫酸氧钛铵盐1-5份、硫酸铝钾1-5份、钛1.5-2.5份、镍1-3份、铬0.5-1.5份。进一步地,该电缆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105份、氧化聚乙烯25份、聚苯乙烯15份、硅钙粉7份、硼玻璃4份、纳米氧化锌3份、有机硅3份、茶多酚2份、白炭黑3份、硫酸氧钛铵盐3份、硫酸铝钾3份、钛2份、镍2份、铬1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缆护套配方合理科学,绝缘性高,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用途广泛,主要运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石油等领域,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具有较高的耐高低温,防水,抗干扰,抗机械损伤,防断线,耐酸碱等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 一种抗氧化电缆护套,该电缆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105份、氧化聚乙烯25份、聚苯乙烯15份、硅钙粉5-9份、硼玻璃2-6份、纳米氧化锌1-5份、有机硅2-4份、茶多酚1-3份、白炭黑2-4份、硫酸氧钛铵盐1-5份、硫酸铝钾1-5份、钛1.5-2.5份、镍1-3份、铬0.5-1.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电缆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105份、氧化聚乙烯25份、聚苯乙烯15份、硅钙粉7份、硼玻璃4份、纳米氧化锌3份、有机硅3份、茶多酚2份、白炭黑3份、硫酸氧钛铵盐3份、硫酸铝钾3份、钛2份、镍2份、铬1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氧化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该电缆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105份、氧化聚乙烯25份、聚苯乙烯15份、硅钙粉5‑9份、硼玻璃2‑6份、纳米氧化锌1‑5份、有机硅2‑4份、茶多酚1‑3份、白炭黑2‑4份、硫酸氧钛铵盐1‑5份、硫酸铝钾1‑5份、钛1.5‑2.5份、镍1‑3份、铬0.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氧化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该电缆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105份、氧化聚乙烯25份、聚苯乙烯15份、硅钙粉5-9份、硼玻璃2-6份、纳米氧化锌1-5份、有机硅2-4份、茶多酚1-3份、白炭黑2-4份、硫酸氧钛铵盐1-5份、硫酸铝钾1-5份、钛1.5-2.5份、镍1-3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维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无为县佳和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