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1323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7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单元、智能抽湿单元、信息采集单元、电源单元和保护单元,智能抽湿单元包括具有除湿功能的新型半导体和空气压缩机,保护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单元分别与智能抽湿单元、信息采集单元和电源单元相连,电源单元为信号处理芯片单元、智能抽湿单元和信息采集单元供电。信号处理芯片单元用于接收、处理各单元传来的数据,控制其他单元的运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空气中的水汽凝露于装置内部,迅速降低开关柜内的湿度,从根本解决电柜内部湿度困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除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开关柜,端子箱安装在户外分散式布置,或者长期在潮湿的地区工作,受到凝露的严重危害。所谓凝露,就是在某种条件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露珠的过程,凝露的机理十分简单,在潮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的降低会使得水蒸气从过热状态过渡到饱和状态,该饱和状态点所对应的湿空气的状态称为湿空气的露点。露点所处的温度称之为露点温度,是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当湿空气达到露点后继续被冷却时,就会有水滴析出,即产生凝露现象。一般会粘附在变电站和户外端子箱的里面,加速柜体及柜内元器件设备的老化,降低绝缘强度,发生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的锈蚀,导致开关触点闪络甚至二次端子击穿,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现有的户外端子箱和开关柜的除湿装置一般是安装一只小功率的加热器,其原理是在空气中的湿度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箱体内的温度,使之高于该条件下空气的露点温度来防止凝露的产生。但是这种方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低温下启动,由于功率小达不到很好的增温效果;(2)在高温下不启动,就起不到除湿的效果,如果强制启动,这样只会提高端子箱的温度而严重影响到柜内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因此,在高温高湿的地区,雨季多,昼夜温差大的区域,用传统的加热除湿的方法效果极其有限,存在安全隐患,无法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种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单元、智能抽湿单元、信息采集单元、电源单元和保护单元,所述智能抽湿单元包括具有除湿功能的新型半导体和空气压缩机,所述保护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芯片单元分别与智能抽湿单元、信息采集单元和电源单元相连,所述电源单元为信号处理芯片单元、智能抽湿单元和信息采集单元供电。信号处理芯片单元用于接收、处理各单元传来的数据,控制其他单元的运作。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半导体为若干个由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电偶对。本专利技术中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通过金属导体连接成一个电偶对,若干个电偶对通过金属导体形成新型半导体,在新型半导体的金属导体外设置有绝缘体。根据帕尔贴效应,当多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多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吸热和放热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设置相应对数的电偶对。进一步的,还包括智能除热单元,所述智能除热单元与新型半导体的热端相连,所述智能除热单元包括风扇和散热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信号处理芯片单元与新型半导体的冷端相连。智能除热单元的作用主要是为制冷片的热端散热。半导体通电后当冷热端的温差达到一定温差时,冷热端的温度就不会发生变化,通常半导体冷热端的温差可以达到40~65度之间,通过主动散热的方式来降低热端温度,冷端温度也会相应的下降,从而达到更低的温度。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关量输入单元,所述开关量输入单元向信号处理芯片单元输入开关量信号,便于用户手动操作。用户在进行手动模式的时候,除湿器投入除湿48小时;退出人工操作模式,除湿器退出手动模式,转为自动模式状态。进一步的,还包括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包括滴水槽、引流管、盛水器、储液袋和接水盘中的至少一种。除湿装置工作时,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半导体冷端会凝结成水滴,可通过盛水器、接水盘或储液袋将半导体表面的水滴收集起来,也可以通过滴水槽或引流管将水滴排除到柜外,保证柜内空气的干燥和湿度安全。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接口设置有故障输出接点。当输出接口发生故障,如盛水器、接水盘或储液袋水满无法再接水、滴水槽或引流管发生堵塞时,故障输出节点闭合,除湿装置停止工作。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包括RS-485通讯接口、RS232通讯接口和GPRS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通讯单元可提供与外界的通讯,使使用者能够获得装置内部各单元工作情况,设定各项工作指标如除湿阈值、低温阈值以及通讯地址,自动运行与手动除湿功能切换、温度启动值和除湿启动值等。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装置的各单元相连,对其中的故障进行报警,如除湿过程中的故障报警、温湿度传感器断线报警、输出接口故障报警等等,报警装置可采用蜂鸣器与指示灯,也可采用在屏幕上显示的方式,将除湿装置整体显示在屏幕上,发生故障的部位直接显示在屏幕上,由此即可快速查找故障点保证装置正常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将空气中的水汽凝露于装置内部,迅速降低开关柜内的湿度,从根本解决电柜内部湿度困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半导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下:一种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智能抽湿单元2、信息采集单元3、电源单元4和保护单元5,智能抽湿单元2包括具有除湿功能的新型半导体5和空气压缩机,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分别与智能抽湿单元2、信息采集单元3、电源单元4和保护单元5相连,电源单元4为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智能抽湿单元2、信息采集单元3和保护单元5供电。其中,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用于接收、处理各单元传来的数据,控制其他单元的运作。当信息采集单元3和保护单元5采集到空气的湿度、温度信息,经过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处理,当温度比设定温度大且空气的湿度比设定湿度大10%RH时,发送开始除湿的信号。智能抽湿单元2开始运作,潮湿的空气被吸入,经过新型半导体5的冷端52时在半导体表面凝结,湿空气中的水汽减少,变为干燥的气体,直到空气中湿度小于设定湿度时,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发送停止除湿的信号,智能抽湿单元停止抽湿。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芯片选择ARM处理器,含温度湿度越限智能算法;湿度、温度传感器24小时实时采样,且湿度、温度设置具有记忆功能,不会因为停开机而消失;采用专用防潮元件,外壳采用304不锈钢结构,保证在潮湿环境下正常工作; 屏蔽隔离技术的运用,符合GB / T17626-2008的3级标准,保证能够在强电磁场下工作。本实施例优选的,新型半导体5为若干个由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电偶对。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通过金属导体连接成一个电偶对,若干个电偶对通过金属导体形成新型半导体5,在新型半导体5的金属导体外设置有绝缘体。根据帕尔贴效应,当多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多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52;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51。吸热和放热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设置相应对数的电偶对。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型半导体,根据帕尔贴效应,当多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多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智能抽湿单元(2)、信息采集单元(3)和电源单元(4),所述智能抽湿单元(2)包括具有除湿功能的新型半导体(5)和空气压缩机,所述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分别与智能抽湿单元(2)、信息采集单元(3)和电源单元(4)相连,所述电源单元(4)为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智能抽湿单元(2)和信息采集单元(3)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智能抽湿单元(2)、信息采集单元(3)和电源单元(4),所述智能抽湿单元(2)包括具有除湿功能的新型半导体(5)和空气压缩机,所述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分别与智能抽湿单元(2)、信息采集单元(3)和电源单元(4)相连,所述电源单元(4)为信号处理芯片单元(1)、智能抽湿单元(2)和信息采集单元(3)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半导体(5)为若干个由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电偶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单元(5),所述保护单元(5)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半导体的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除热单元(6),所述智能除热单元(6)与新型半导体(5)的热端(51)相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威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绿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