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制高尔夫球袋,其包括有一头座、一底座、一袋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杆、一分隔片,所述头座为一中空框架,该头座中空处设有分隔部;该分隔片装设于所述底座之内;该支撑杆为一杆柱,该支撑杆一端装设于所述头座,另一端装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袋体为一可拆卸的构件,该袋体装设于头座与底座间,该袋体具有一可开合袋体的开合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袋,尤指一种可自行组装拆卸的自制高尔夫球袋。
技术介绍
现代人对于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加上周休二日实施后,更是增加许多休闲活动。于是,许多人开始利用时间来运动增进健康,在许多现今户外运动中,就属高尔夫球最为风行。高尔夫球已从过去专属于贵族运动,渐渐转入平民化,许多高尔夫球练习场的新建林立,让一般民众更有机会接触。因此,高尔夫球具及附属配件,亦是成为热门商品。其商品在颜色、款式不断求新求变,亦吸引民众所购买。参照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第166529号的「高尔夫球袋改良(一)」一案,其包括有一球袋,该球袋的上方端部固设一头框,该头框的背部利用螺丝锁固一脚架上座,而底端则接设一底座。该已知结构中球袋与头框固设并无法调整,加上底座等,更加显得该结构庞大复杂,在运输材积上相当不方便,并且在商品展示时,也造成摆放十分占用空间,更别提收纳所需要的空间,因此造成不少困扰。该已知结构于实用上仍有多处缺点,因该已知结构复杂又相当占空间,运输材积上相当不方便,为一相当不贴心的设计,故有加以研发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自行组装拆卸,运输材积上节省空间,收纳上更是相当不占空间的自制高尔夫球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制高尔夫球袋,其包括有一头座、一底座、一袋体,还包括一支撑杆、一分隔片,所述头座为一中空框架,该头座中空处设有分隔部;该分隔片装设于所述底座之内;该支撑杆为一杆柱,该支撑杆一端装设于所述头座,另一端装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袋体为一可拆卸的构件,该袋体装设于头座与底座间,该袋体具有一可开合袋体的开合部。所述头座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孔,该底座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固定孔,该支撑杆的一端装设于头座的第一固定孔,另一端装设于底座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头座一周缘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该底座一周缘设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相对应于第一结合部,该头座的第一结合部一侧设有一第一连接部,该底座的第二结合部一侧设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袋体的两侧设有一第三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可与头座的第一连接部及底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且该袋体的第三连接部的一侧设有一第三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设可装设于该头座的第一结合部与该底座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可为魔鬼毡,该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与第三结合部可为拉链或扣式。所述分隔片一端设有两毡黏部,该两毡黏部连接后装设于该头座的分隔部内。所述支撑杆中段设有一可拆卸的枢接部,该枢接部为螺纹接合、或卡勾接合。所述头座与袋体可为固接。所述底座与袋体可为固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该球袋的头座、底座、支撑杆及袋体皆为可拆卸的构件,不仅在携带使用上相当便利,而且也可达到现代人享受自制(do it yourself)的乐趣,实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2.该头座、底座及袋体皆分别设有结合部与连接部,该两道接合方式不仅组接该头座、底座与袋体,更可以加强球袋的保护效果,避免球杆从袋中掉出遗落,实为一极具有产业利用性。3.该底座的分隔片可折叠,且加上袋体及支撑杆也能折叠缩小,不仅能让运输材积上节省不少空间,在收纳上更是相当不占空间,确实十分符合现代人对于空间要求。其它目的、优点和本技术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分解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六的立体分解图。标号说明10 头座 11 分隔部12 第一结合部13 第一连接部 14 第一固定孔20 底座201 底部 21 分隔片211、212 毡黏部22 第二结合部 23 第二连接部24 第二固定孔30 支撑杆 31、32、33 枢接部331 固接部 40 袋体 41 开合部42 第三结合部 43 第三连接部431 孔洞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本技术自制高尔夫球袋主要包括有一头座10、一底座20、一支撑杆30及一袋体40。实施例1,参照图2,该头座10为一椭圆中空框架,该头座10的中空内设有两分隔部11,该头座10一侧缘设有一第一结合部12,在该第一结合部12内缘设有一第一连接部13,在该头座10的两端内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孔14。第一结合部12于本实施例中为一拉链形态,第二连接部13于本实施例中为一魔鬼毡。一底座20,为一相对应该头座10的椭圆座。该底座20内设有一底部201,该底部201内设有两分隔片21,该分隔片21为一软布材质,能够收折装入底部201,且该分隔片21一端设有两毡黏部(211、212),两毡黏部(211、212)可相互黏贴接合后可装设于该头座10的分隔部11内,藉以分隔放置高尔夫球杆。该底座20一侧缘设有一第二结合部22,在该第二结合部22内缘设有第二连接部23,该底座20的两端内分别设有一第二固定孔24,该第二固定孔24相对应于该头座10的第一固定孔14。第二结合部22于本实施例中为一拉链形态,第二连接部23于本实施例中为一魔鬼毡。一支撑杆30,为一圆形杆柱。该支撑杆30一端可装设于头座10的第一固定孔14,该支撑杆30另一端可装设于底座20的第二固定孔24,藉以固定并形成一容纳空间。该支撑杆30于中段设有一枢接部31,藉以减少材积。该支撑杆30在本实施例中可折迭。一袋体40,为一可折迭的构件,该袋体40可装设于头座10及底座20。该袋体40两侧分别设有一开合部41,该两开合部41可围绕成一圆形状态。该袋体40另两侧缘各设有一第三结合部42,于该第三结合部42外侧设有一第三连接部43,该第三结合部42可装设于第一结合部12及第二结合部22上,该第三连接部43可装设于第一连接部13及第二连接部23上,当第三结合部42与第三连接部43接合时,并将两开合部41围绕一起,藉以形成一球袋可保护球杆。第三结合部42于本实施例中为一拉炼形态,第三连接部43于本实施例中为一魔鬼毡。该底座20的分隔片21拉开后,可装设于该头座10的分隔部11,而该支撑杆30一端接于头座10的第一固定孔14,另一端接于底座20的第二固定孔24,藉以支撑并隔出一容纳空间,再将袋体40的第三接合部42接于第一结合部12与第二结合部22,且第三连接部43接于第一连接部13与第二连接部23,并围绕连结开合部41,便可以轻松将高尔夫球袋组成。参照图3,该头座10、底座20、支撑杆30及袋体40皆可拆组。该底座20的分隔片21可于不用时折叠放入该底部201内收折,且该支撑杆30也可藉其枢接部31得以拆折,且该袋体40也能够收折叠起,使得不占空间相当实用。实施例2,参照图4,与上述实施例1大致相同,其差异性在于将该支撑杆30枢接部32实施为一螺纹方式,利用以螺纹接合,藉以展开支撑杆30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天从,
申请(专利权)人:全德荣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