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117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其特征是,它包含:    一与一打击面板相结合的杆头本体;    一结合口,设置于该杆头本体,且该结合口具有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    一配重块,容置于该结合口;及    一结合层,设置于该杆头本体与配重块之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尔夫杆头,特别是关于在一杆头本体的一结合口设有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以供容设一配重块,且该杆头本体及配重块利用一结合层及一结合元件结合的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
技术介绍
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如中国台湾专利第439516号《可任意调整重心的高尔夫木杆球头》新型专利所述,其包含一球杆头、一配重块或数个螺接元件。该球杆头背面开设有插置槽,该插置槽下方设有数个贯穿该球杆头的螺孔。该配重块穿设进入该球杆头的插置槽内,且该配重块为各种不同形状及重量。该配重块相对该球杆头的螺孔处设有数个螺孔。该螺接元件螺设固定于该球杆头及配重块的螺孔内。如此,藉由上述构件的组合,可更换不同形状及重量的该配重块,从而达到轻易调整球杆头重心位置的目的。另一现有的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如美国专利第6,773,360号《Golf Club Head Having a Removable Weight(具有可拆装配重块的高尔夫杆头)》专利技术专利所述,其包含一杆头本体及一配重组。该杆头本体设有一内穴,且该杆头本体设有一打击面板、一底部、一顶部及一侧部,该侧部由该打击面板向后延伸而成。该杆头本体的一墙面具有至少一凹部,该凹部具有一渐缩墙面及一螺纹开口。该配重组设有一扣件及一重量元件。该重量元件以紧配合的方式结合于该杆头本体的凹部,藉此该重量元件的一第一端抵接该凹部的底部。该重量元件设有一孔洞,该孔洞于该重量元件的第一端具有一第一直径;第二端具有一第二直径。该第一直径大于该扣件的螺纹本体的直径,及小于该扣件的头部的直径,该第二直径大于该扣件的头部。藉此,该扣件可拆装的结合于该配重组的凹部,且该扣件与重量元件的凹部之间紧配合。该墙面设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延伸自该凹部的底部,且该凸出部另形成一螺孔,该凸出部的长度至少为该扣件的螺纹本体的1.5倍。然而,在实际组装的后,上述中国台湾专利第439516号及美国第6,773,360号专利中的螺接元件(或该扣件)的头部裸露于该球杆头(或该杆头本体)的外表面,因而影响该球杆头的整体外观。此外,由于该配重块(或该重量元件)与球杆头之间仅用该螺接元件加以结合(即利用螺设或/及紧配合),因而在反复击球之下,该螺接元件容易相对该球杆头及配重块发生松动,甚至产生脱落的情形,以致相对降低结合可靠度。因此,其确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改良上述的缺点,在一杆头本体的一结合口设有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以供对应容置一配重块。该杆头本体及配重块之间设置一结合层,及利用一结合元件穿设结合该杆头本体及配重块。藉此,该结合层及结合元件可相对提升结合可靠度。此外,该结合元件完全埋入该结合通孔内,以便后续将一打击面板盖设于该杆头本体,藉此该结合元件不致裸露于该杆头本体的表面,进而相对提升整体外观。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杆头本体底部的一结合孔设有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以对应结合一配重块,且该杆头本体与配重块之间设置一结合层的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一结合元件以紧配合的方式穿设结合一杆头本体的一定位孔及一配重块的一贯穿孔的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一结合元件穿设结合一杆头本体及一配重块,且该结合元件完全埋入该杆头本体内,以便一打击面板后续盖合于该杆头本体的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其包含一与一打击面板相结合的杆头本体;一结合口,设置于该杆头本体,且该结合口具有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一配重块,容置于该结合口;及一结合层,设置于该杆头本体与配重块之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在杆头本体底部开设一结合口,且该结合口内设有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该配重块至少对应结合该结合口的大径部。该结合元件穿设结合该杆头本体及配重块,且该杆头本体与配重块之间设置该结合层。藉此,该结合元件及结合层可相对提升该配重块与杆头本体间的结合强度及组装可靠度;同时,该结合元件埋于该杆头本体内,并被打击面板所遮盖,使本技术具有提升整体外观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2所示,其揭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一种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其包含一杆头本体1、一配重块2、至少一结合元件3及一打击面板4。该配重块2结合于该杆头本体1的底部(sole)或其他适当位置。该结合元件3依序穿设过该杆头本体1及配重块2,以便将该配重块2结合于该杆头本体1上。该打击面板4结合于该杆头本体1的正面。请再参照图1、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该杆头本体1为铁杆型杆头,且该杆头本体1设有一结合口10、一大径部11、一小径部12、一定位孔13及一组装口14。该结合口10开设于该杆头本体1的底部或其他适当位置,以供容置该配重块2。该大径部11及小径部12设于该结合口10的内壁面,且该大径部11相对靠近该结合口10的开口,该小径部12相对远离该结合口10的开口。该组装口14凹设于该杆头本体1的正面,以供组装该打击面板4。该结合口10开设有至少一定位孔13,该定位孔13的一端开设于该杆头本体1的正面(即该组装口14的一肩部),另一端连通该结合口10。同时,如图2所示,该定位孔13由该结合口10朝向该杆头本体1的背面延伸,即受到该结合口10的分隔形成二对应区段,以供该结合元件3稳固穿设结合。此外,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该定位口10设于该结合口10的小径部12。请再参照图1、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该配重块2较佳为具有相对较高比重的材质,例如钨合金或钨铁镍合金等。该配重块2设有一大径部21及一小径部22及一贯穿孔23。该配重块2的大径部21及小径部22分别对应于该杆头本体1的大径部11及小径部12。该贯穿孔23贯穿该配重块3且对应于该杆头本体1的定位孔13,以供该结合元件3穿设结合。该结合元件3较佳为插梢等金属杆。请参照图3所示,当组装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高尔夫杆头的配重块结合构造时,将该配重块2容置于该杆头本体1的结合口10内。接着,将该结合元件3以紧配合的方式由该组装口14侧穿设通过该杆头本体1的定位孔13及配重块2的贯穿孔23,且该结合元件3以紧配合的方式完全埋入该定位孔13及贯穿孔23内。此时,该配重块2与杆头本体1的结合口10之间较佳预留一间隙(图中未示),以便设置一结合层a。该结合层a较佳为硬焊材料层、粘着剂层或弹性吸震层等,以便提升结合强度或吸震能力。接着,该打击面板4以焊接、硬焊、螺合或粘结等方式盖设结合于该杆头本体1的正面的组装口14。藉此,该打击面板4覆盖该杆头本体1的定位孔13的一端,因而该结合元件3不致裸露于该杆头本体1的外表面。请参照图1-3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源弘黄耀璋
申请(专利权)人:楠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