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英文:Big Clitocybe),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俗名猪肚菇、笋菇(福建)、红银盘(山西)。大杯蕈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猪肚菇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其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左右,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居一般食用菌之冠;脂肪含量为11%左右;其菌柄转化糖含量高达48%,足知其营养之丰富和全面。此外,大杯伞子实体中还含有若干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钴、钡、铜、锌及磷、铁、钙等,其中多数元素对于调节人体营养平衡、促进代谢、提供机能等方面,有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补铁、补钙、补锌等食品包括口服液等,其中有合成性的,实质上很难对人体起到“补”的作用,而食用菌中所含有的上述成分,则由于天然性、植物性的原因,其元素物质分子结构小,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是其他类型的同种元素所无法比拟的。猪肚菇子实体清脆鲜嫩,鲜销和制罐均可生物特性:形态。子实体为中大型,群生或单生,浅漏斗状,菌盖4~25厘米。菌盖棕黄色至黄白色,菌肉白色。菌柄中生,长3~13厘米。人工栽培中,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完全成熟经历棒形期→钉头期→杯形期→成熟期4个阶段。原基形成期初白色、球形或卵圆形,后为棒形,埋于覆土内,出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过程如下: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桑杆 40‑60份、甘蔗渣 10‑15份、麦麸 3‑5份、玉米粉 5‑8份、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在70%~80%;(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20‑30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过程如下: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桑杆 40-60份、甘蔗渣 10-15份、麦麸 3-5份、玉米粉 5-8份、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在70%~80%;(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20-30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留空隙,扎口后把菌袋吊在蘑菇房的吊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吊挂后定量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