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0949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6 22:51
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利用广西资源丰富的桑杆和甘蔗渣制成猪肚菇的栽培料,通过采用混合菌对栽培料进行发酵,加速降解原料有机物质的快速转化,促进有机物降解,充分利用桑杆和甘蔗渣提高栽培料的营养含量,使猪肚菇丰产,提高猪肚菇质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英文:Big Clitocybe),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俗名猪肚菇、笋菇(福建)、红银盘(山西)。大杯蕈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猪肚菇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其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左右,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居一般食用菌之冠;脂肪含量为11%左右;其菌柄转化糖含量高达48%,足知其营养之丰富和全面。此外,大杯伞子实体中还含有若干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钴、钡、铜、锌及磷、铁、钙等,其中多数元素对于调节人体营养平衡、促进代谢、提供机能等方面,有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补铁、补钙、补锌等食品包括口服液等,其中有合成性的,实质上很难对人体起到“补”的作用,而食用菌中所含有的上述成分,则由于天然性、植物性的原因,其元素物质分子结构小,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是其他类型的同种元素所无法比拟的。猪肚菇子实体清脆鲜嫩,鲜销和制罐均可生物特性:形态。子实体为中大型,群生或单生,浅漏斗状,菌盖4~25厘米。菌盖棕黄色至黄白色,菌肉白色。菌柄中生,长3~13厘米。人工栽培中,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完全成熟经历棒形期→钉头期→杯形期→成熟期4个阶段。原基形成期初白色、球形或卵圆形,后为棒形,埋于覆土内,出土后变为灰色并不断加深至黑褐色,然后原基分化出菌盖和菌柄,呈钉头状,以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伸展出长柄漏斗状,以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伸展出长柄漏斗状或高脚杯状的菌盖。此时为采收期。此期之后菌盖再伸展到菌肉变薄,颜色变浅,品质下降,即为成熟期,清脆鲜嫩,营养丰富,烘烤或烹调时有独特的香味,所以投放市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出菇温度15-32℃,以22-28℃最好,以春夏秋生产为高产期。营养。猪肚菇可以利用的原料很多、木屑、稻草、麦秸、蔗渣、棉籽壳、度棉等都可栽培。常加入适量麦麸、玉米粉、石灰、石膏等,以提高产量。温度。菌丝生长适温为26~28℃,子实体生长适温23~32℃,高于菌丝生长,属于高温出菇的菇类,子实体形成不需温差刺激,这是大伞杯与其它食用菌的最大不同之处。④湿度。最适基质含水量60%~65%,出菇期大气相对湿度要求较其它食用菌偏低,为80%~90%。但是,要求覆土层水分充足。光照和通风。菌丝生长无需光照,但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子实体原基不能形成,光照不足原基不能分化,只有光照充足时棒状的原基才分化出菌盖。因此,菇房必须光照充足,但不可直射光。大杯伞与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子实体原基形成的起动需要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的刺激,否则不易形成。因此,栽培中必须覆土,以利于二氧化碳在料表层的积累。当原基膨大成棒形后,需要充足的氧气才可分化。因此,棒形期以后菇房要通风充足,以促进子实体原基的分化和幼小子实体的生长。酸碱度(pH值)。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5.1~6.4。猪肚菇的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户的关注,下列为检索到的部分相关专利:中国专利1,名称: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申请号:201210346987.3;申请日:2012-09-19;申请人:贵州省丹寨县浙丹食药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地址:5575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乡黑石头原春冬砖厂;摘要: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1)配制培养料;(2)制作菌袋;(3)种植玉米;(4)转色管理;(5)出菇管理;(6)采收。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不同于现有技术,采用了玉米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案,利用了玉米间隔的空间,节约了以往搭棚的土地搭棚的投入,降低了栽培的成本,且猪肚菇是偏高湿型的食用菌,气温在23℃-32℃时出菇,很适宜采用玉米地套种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中国专利2,名称:一种猪肚菇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508985.4;申请日:2013-10-24;申请人:邵友德;地址: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桃沟乡耿家村后邵组13号;摘要:一种猪肚菇栽培基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成:阔叶木屑28-35、麦麸15-20、豆腐渣7-14、味精菌体蛋白3-5、荔枝核颗粒5-10、菠萝皮12-15、蚕砂4-6、干家禽粪13-18、松针粉5-8、蒙脱石粉1-2、生石灰1-2、过磷酸钙0.5-1、硅藻土1-2、营养添加剂5-10。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基,主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且营养元素多元、成分丰富,与营养添加剂协同作用,易被菌体吸收,提高生物转化率,营养更丰富,每公斤栽培基料的出菌率比常规栽培料提高60-75%,得到菌体肥厚粗壮、抗逆性强。中国专利3,名称:甘蔗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法;申请号:201510328449.5;申请日:2015-06-15;申请人: 钟延华;地址:545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建设路365号;摘要:一种甘蔗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法,涉及农作物套种
,甘蔗苗种植2~3个月后,所述甘蔗苗长到高40~60厘米时将猪肚菇在甘蔗种植地套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猪肚菇培养袋制作、菌丝培养,开袋覆土和出菇管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甘蔗产量,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的优点。从上述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还未见到有利用桑杆和甘蔗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和技术,桑杆和甘蔗渣都是广西常见的农业废料,通常只能采取焚烧或者填埋处理,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空气,如何利用低廉的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既能变废为宝,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广西的桑杆和甘蔗渣制成猪肚菇的栽培料,通过采用混合菌对栽培料进行发酵,加速降解原料有机物质的快速转化,促进有机物降解,充分利用桑杆和甘蔗渣中的粗纤维,提高栽培料的营养含量,使猪肚菇丰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猪肚菇菌种从台湾引进,目前福建农科院、广西农科院等也有菌种培育。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过程如下:(1)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桑杆(打碎成粉末状) 40-60份、甘蔗渣 10-15份、麦麸 3-5份、玉米粉 5-8份、所述的桑杆和甘蔗渣使用前打成粉末,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量总重量3%-5%的混合菌发酵3-7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在70%~80%,每3-4小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过程如下: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桑杆                                    40‑60份、甘蔗渣                                  10‑15份、麦麸                                    3‑5份、玉米粉                                  5‑8份、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在70%~80%;(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20‑30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留空隙,扎口后把菌袋吊在蘑菇房的吊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吊挂后定量开口,开口为V字形,每袋开10‑15口,待猪肚菇出菇后每天定时对开口面喷雾,保持菇蕾湿润,出菇过程保持空气新鲜,蘑菇房内有一定的散射光,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光线不足导致推迟菌盖分化时间;(5)蘑菇采收:出菇培养40‑50天后待菇体完全成熟后采收,可连续采收4个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过程如下: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桑杆 40-60份、甘蔗渣 10-15份、麦麸 3-5份、玉米粉 5-8份、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在70%~80%;(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20-30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留空隙,扎口后把菌袋吊在蘑菇房的吊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吊挂后定量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