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900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6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包括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蒸汽接入管、锅炉再热器联箱的蒸汽接出管和母管,母管沿主厂房的外墙设置,母管的下端具有二个端口并位于汽轮发电机的前端位置、上端上有一个端口并位于锅炉厂房的锅炉前侧中间位置;母管的下端的二个端口各通过一条接入支管连通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所述二条接入支管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下方或两侧通过;所述蒸汽接出管包括二条接出支管,二条接出支管的一端连通锅炉再热器联箱的两端蒸汽出口、另一端直接与母管的上端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能减少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铺设长度、减低蒸汽的输送阻力,而且能有效地降低电厂的成本投入、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尤其适用于660MW等级的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优化布置。属于电力建筑及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火电厂项目特别是660MW等级火力发电厂项目中,高温再热蒸汽管道是四大管道布置的重点和难点,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从锅炉再热器出口接出后,经过锅炉区域、炉前结构区域、从主厂房C排进入主厂房并接入汽轮机高温再热蒸汽进口。由于目前工程中锅炉区域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布置相对比较固定,因此对管道的优化主要集中在炉前区域和主厂房区域。管道的布置形式直接影响着高温再热蒸汽压降和管道造价,影响着发电厂的运行经济性和造价。现有技术中,660MW等级火力发电厂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布置方式是:母管设在汽轮机头部前方,高温再热蒸汽支管接至母管需要在水平方向走较长的距离,高温再热蒸汽支管分别设在母管两端,通过高温再热蒸汽支管分别连接于锅炉厂房的锅炉再热器联箱和主厂房的汽轮发电机的高温再热蒸汽入口。因此,现有技术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布置方式,存在管道分布长、蒸汽输送阻力大和投入、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存在管道分布长、蒸汽输送阻力大和投入、使用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具有管道存在管道分布短、蒸汽输送阻力小和投入、使用成本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蒸汽接入管、锅炉再热器联箱的蒸汽接出管和母管,汽轮机设置在主厂房中,锅炉再热器联箱设置在锅炉厂房中;其特征在于:母管沿主厂房的外墙设置,母管的下段垂直布置,母管的中段水平布置、上段倾斜布置或者中段和上段倾斜布置;母管的下端具有二个端口并位于汽轮发电机的前端位置、上端上有一个端口并位于锅炉厂房的锅炉前侧中间位置;母管的下端的二个端口各通过一条接入支管连通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所述二条接入支管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下方或两侧通过;所述蒸汽接出管包括二条接出支管,二条接出支管的一端连通锅炉再热器联箱的两端蒸汽出口、另一端直接与母管的上端口连通,使锅炉再热器联箱的热能通过接出支管接出汇流到母管,形成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分段式优化布置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进一步的,所述母管的下端位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下方,母管的中段和上段斜向穿过主厂房及煤仓间进入锅炉厂房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二条接入支管的一端与母管相接、另一端经过汽轮机的高/中压缸下方分别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两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相接,形成下置式布置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二条接出支管在锅炉再热器联箱的接口接出沿锅炉厂房的后侧呈65-75m高的位置水平铺设至前侧与母管汇流相接,由母管垂直下降20-24m至主厂房斜向穿过锅炉厂房前的煤仓间及主厂房,并逐步下降至汽轮机高/中压缸下方位置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母管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的距离为3.5-6m;所述母管位于锅炉厂房前侧中间位置的一端与母管的垂直段对接位置距离为15-19m。进一步的,母管的一端设在汽轮机高/中压缸前方,纵向分布在汽轮机高/中压缸正前侧,母管的另一端沿主厂房呈直角转弯进入锅炉厂房前侧中间位置;所述二条接入支管一端与母管相接、另一端经过汽轮机的高/中压缸两侧分别与汽轮机高/中压缸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相接,构成侧式布置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二条接出支管在锅炉再热器联箱的接口接出沿锅炉厂房的后侧呈65-75m高的位置水平铺设至前侧与母管汇流相接,由母管垂直下降20-24m至主厂房,沿主厂房一侧铺设并逐步下降至汽轮机高/中压缸的高度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母管与汽轮机高/中压缸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的距离为8-11m;锅炉厂房前侧中间位置与母管的垂直段的距离为22-26m。进一步的,所述母管与接出支管、接入支管的相接位置呈弧形过渡。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条接入支管上分别设有联合气阀。进一步的,所述主厂房的汽轮发电机中心线与锅炉厂房的锅炉中心线相互垂直。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于将母管沿主厂房的外墙设置,母管的下段垂直布置,母管的中段水平布置、上段倾斜布置或者中段和上段倾斜布置;母管的下端具有二个端口并位于汽轮发电机的前端位置、上端上有一个端口并位于锅炉厂房的锅炉前侧中间位置;母管的下端的二个端口各通过一条接入支管连通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所述二条接入支管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下方或两侧通过;所述蒸汽接出管包括二条接出支管,二条接出支管的一端连通锅炉再热器联箱的两端蒸汽出口、另一端直接与母管的上端口连通,使锅炉再热器联箱的热能通过接出支管接出汇流到母管,形成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分段式优化布置结构;由此,不但能减少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铺设长度、减低蒸汽的输送阻力,而且能有效地降低电厂的成本投入、降低使用成本;具有管道存在管道分布短、蒸汽输送阻力小和投入、使用成本低的突出的有益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母管一端位于汽轮机高/中压缸下方,另一端斜向穿过主厂房及煤仓间进入锅炉厂房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两条接入支管一端与母管相接,另一端通过汽轮机高/中压缸下方分别与汽轮机高/中压缸的两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相接,形成下置式布置结构,优化了锅炉厂房前的母管的布置长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汽轮机高/中压缸下方的空间,可有效地缩短了两条接入支管至汽轮机(即汽轮机高/中压缸)接口的距离,以致可减少管道材料消耗量、降低材料造价,进而有效地降低投入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母管一端设在汽轮机高/中压缸前方,纵向分布在汽轮机高/中压缸正前侧,另一端沿主厂房呈直角转弯进入锅炉厂房前侧中间位置;所述两条接入支管一端与母管相接,另一端通过汽轮机高/中压缸两侧分别与汽轮机高/中压缸的两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相接,构成侧式布置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还具有施工简单,铺设、安装便捷等特点。4、本专利技术通过缩短汽轮机高/中压缸接入口的接入支管的长度,以致可有效地降低管道热膨胀量,同时减小管道对汽轮机高/中压缸接入口的推力,有效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且运行更高效,电耗更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包括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蒸汽接入管、锅炉再热器联箱的蒸汽接出管和母管3,汽轮机设置在主厂房7中,锅炉再热器联箱设置在锅炉厂房9中;母管3沿主厂房7的外墙设置,母管3的下段垂直布置,母管3的中段水平布置、上段倾斜布置或者中段和上段倾斜布置;母管3的下端具有二个端口并位于汽轮发电机的前端位置、上端上有一个端口并位于锅炉厂房9的锅炉前侧中间位置;母管3的下端的二个端口各通过一条接入支管4连通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5,所述二条接入支管4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下方或两侧通过;所述蒸汽接出管包括二条接出支管6,二条接出支管6的一端连通锅炉再热器联箱2的两端蒸汽出口、另一端直接与母管3的上端口连通,使锅炉再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包括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蒸汽接入管、锅炉再热器联箱的蒸汽接出管和母管(3),汽轮机设置在主厂房(7)中,锅炉再热器联箱设置在锅炉厂房(9)中;其特征在于:母管(3)沿主厂房(7)的外墙设置,母管(3)的下段垂直布置,母管(3)的中段水平布置、上段倾斜布置或者中段和上段倾斜布置;母管(3)的下端具有二个端口并位于汽轮发电机的前端位置、上端上有一个端口并位于锅炉厂房(9)的锅炉前侧中间位置;母管(3)的下端的二个端口各通过一条接入支管(4)连通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5),所述二条接入支管(4)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下方或两侧通过;所述蒸汽接出管包括二条接出支管(6),二条接出支管(6)的一端连通锅炉再热器联箱(2)的两端蒸汽出口、另一端直接与母管(3)的上端口连通,使锅炉再热器联箱(2)的热能通过接出支管(6)接出汇流到母管(3),形成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分段式优化布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包括汽轮机的高/中压缸的蒸汽接入管、锅炉再热器联箱的蒸汽接出管和母管(3),汽轮机设置在主厂房(7)中,锅炉再热器联箱设置在锅炉厂房(9)中;其特征在于:母管(3)沿主厂房(7)的外墙设置,母管(3)的下段垂直布置,母管(3)的中段水平布置、上段倾斜布置或者中段和上段倾斜布置;母管(3)的下端具有二个端口并位于汽轮发电机的前端位置、上端上有一个端口并位于锅炉厂房(9)的锅炉前侧中间位置;母管(3)的下端的二个端口各通过一条接入支管(4)连通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的二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5),所述二条接入支管(4)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下方或两侧通过;所述蒸汽接出管包括二条接出支管(6),二条接出支管(6)的一端连通锅炉再热器联箱(2)的两端蒸汽出口、另一端直接与母管(3)的上端口连通,使锅炉再热器联箱(2)的热能通过接出支管(6)接出汇流到母管(3),形成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分段式优化布置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3)的下端位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下方,母管(3)的中段和上段斜向穿过主厂房(7)及煤仓间(8)进入锅炉厂房(9)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二条接入支管(4)的一端与母管(3)相接、另一端经过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下方分别与汽轮机的高/中压缸(1)的两个高温再热蒸汽入口(5)相接,形成下置式布置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电机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优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条接出支管(6)在锅炉再热器联箱(2)的接口接出沿锅炉厂房(9)的后侧呈65-75m高的位置水平铺设至前侧与母管(3)汇流相接,由母管(3)垂直下降20-24m至主厂房(7)斜向穿过锅炉厂房(9)前的煤仓间(8)及主厂房(7),并逐步下降至汽轮机高/中压缸(1)下方位置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朱坤峰席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