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装置,更具体但是并非排它地涉及多模式开关电容电路。
技术介绍
图2示出一款现有的(参考ZL200910308523.1号专利说明书的附图7)多模式电荷泵电路202,包括开关S1~S7和电容C1~C3。通过控制开关S1~S7的导通关断,该多模式电荷泵可以工作于1X模式或0.5X模式,在输出电容C2和C3上提供正负1倍电源电压(VDD)或正负0.5倍电源电压。该专利虽然给出了多模式电荷泵的原理图,但并未给出具体电路图。在集成电路领域,通常使用MOS器件实现开关S1~S7。由于MOS器件/晶体管以分为P沟道MOS器件(简称PMOS)和N沟道MOS器件(简称NMOS)。不同器件类型对应不同驱动方式和不同电阻率(相同版图面积),选择合适的MOS类型实现开关S1~S7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问题之一。其次,由于MOS是四端器件,包括栅极(又称控制端)、漏极(第一端或者第二端)、源极(第二端或者第一端)和衬底端,如何优化地控制栅极实现最小导通电阻,如何控制优化地控制衬底端,防止寄生二极管非正常导通,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面临的又一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提供了一种一种多模式开关电容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用以接收第一电源;接地端,用以耦接至地电势;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三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一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具有控制
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模式开关电容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用以接收第一电源;接地端,用以耦接至地电势;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三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一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其衬底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第二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具有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其衬底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三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其衬底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第四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第一端;第一衬底选择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选择端,其选择端耦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五晶体管,为N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开关电容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用以接收第一电源;接地端,用以耦接至地电势;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三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一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其衬底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第二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具有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其衬底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三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其衬底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第四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第一端;第一衬底选择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选择端,其选择端耦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五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第一端;第二衬底选择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选择端,其选择端耦接至所述第五晶体管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五晶体管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第六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第三衬底选择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选择端,其选择端耦接至所述第六晶体管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六晶体管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以及第七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其衬底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容电路,其中,若所述第四晶体管导通,所述第四晶体管衬底端通过所述第一衬底选择电路耦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第二端;若所述第四晶体管关断,所述第四晶体管衬底端通过所述第一衬底选择电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容电路,其中,若所述第五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五晶体管衬底端通过所述第二衬底选择电路耦接至所述第五晶体管第二端;若所述第五晶体管M5关断,所述第五晶体管衬底端通过所述第二衬底选择电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容电路,其中,若所述第六晶体管导通,所述第六晶体管衬底端通过所述第三衬底选择电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若所述第六晶体管关断,所述第六晶体管衬底端通过所述第三衬底选择电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一衬底选择电路或第二衬底选择电路或第三衬底选择电路包含一个衬底选择器,所述衬底选择器具有第一端配置为所述第一、第二或第三衬底选择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配置为所述第一、第二或第三衬底选择电路的第二端,选择端配置为所述第一、第二或第三衬底选择电路的选择端,电源端和控制端,所述衬底选择器包括:反相器I1,具有输入端、输出端、高电源端和低电源端,其输入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控制端,其高电源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电源端,其低电源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衬底选择电路的第二端;P型晶体管P1,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反相器I1的输出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所述衬底选择器的选择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第二端,其衬底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电源端;N型晶体管N1,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反相器I1的输出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选择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第一端,其衬底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第二端;P型晶体管P2,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控制端耦接至反相器I1的输入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选择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第一端,其衬底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电源端;以及N型晶体管N2,具有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衬底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反相器I1的输入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选择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第二端,其衬底耦接至所述衬底选择器的第二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容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具有输入端、输出端、高电源端和低电源端,其高电源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以接收所述第一电源,其低电源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以及第三驱动电路,具有输入端、输出端、高电源端和低电源端,其高电源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以接收所述第一电源,其低电源端耦接至所述接地端,其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控制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容电路还包括还包括:第二驱动电路,具有输入端、输出端、高电源端和低电源端,其高电源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或者第二电源端,其低电源端耦接至所述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时,王天宝,彭映杰,姚尧,许文,郑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