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0211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及其操作方法,该智能气球包括气球本体、扑翼动力结构、微控制器及摄像头,气球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扑翼动力结构,且摄像头设在气球本体上,扑翼动力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气球本体两侧的驱动结构及空气翼面,空气翼面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以及摄像头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气球本体的两侧设置空气翼面,空气翼面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与微控制器连接,通过微控制器控制驱动结构驱动空气翼面运动的速度,气球本体上的摄像头实时拍摄,气球本体具备动力,保持极低的飞行速度,保持极好的飞行平稳性,有利于拍摄的稳定,在强风条件下气球本体能够稳定飞行,操作简单,宜用作长时间的连续观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球,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及该智能气球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气球(氦气球,氢气球等)基本上属于系留气球的范畴,系留气球是使用缆绳将其拴在地面绞车上并可控制其在大气中飘浮高度的气球,升空高度2km以下,主要应用于大气边界层探测。系留气球是一种无动力气球飞行器,气球用系缆与地面设施连接,球体内充氦气,依靠浮力悬停在空中。为使气球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时做成流线型,横放在空中,但在强风条件下气球不够稳定,操作困难,也不宜用作长时间的连续观测。中国专利201510074917.0涉及一种旋翼与气球复合式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飞行器包括:旋翼飞行器组件,包括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的桨叶、用于控制所述桨叶的舵机以及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机体的气球以及与所述气球相连接的轻质气体发生器或者高压气瓶;用于控制飞行器飞行和控制所述轻质气体发生器或者高压气瓶向所述气球内充气或停止充气的控制装置。如此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旋翼与气球复合式飞行器,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旋翼飞行器滞空工作时间较短以及气球飞行器飞行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上述的专利中,采用的是桨叶来使得旋翼飞行器滞空工作时间加长以及气球飞行器飞行速度加快,并没有同时解决气球飞行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气球,实现具备动力的同时飞行稳定性高。方法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及其操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包括气球本体、扑翼动力结构、微控制器以及摄像头,所述气球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扑翼动力结构,且所述摄像头设在气球本体上,所述扑翼动力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气球本体两侧的驱动结构以及空气翼面,所述空气翼面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以及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空气翼面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气球本体的两侧。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空气翼面的内端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前根肋以及后根肋,所述前根肋的内端朝内延伸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驱动结构的外端连接有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凸柱,所述凸柱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气球本体的下端设有容纳盒,所述微控制器位于所述容纳盒内,所述摄像头连接在所述容纳盒的下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包括高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地磁传感器以及GPS定位
传感器至少一种,所述高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地磁传感器以及GPS定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气球本体的前端设有超声波测距模组,所述超声波测距模组包括连接在所述气球本体的前端的PCB板以及超声波雷达,所述超声波雷达与所述PCB板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包括通信器以及控制手柄、体感手环、智能头盔、移动终端中至少一种,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手柄、体感手环、智能头盔以及移动终端分别与所述通信器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体感手环内设有体感模组,所述体感模组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体感传感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智能头盔上设有双模数字图传模块,所述双模数字图传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启动驱动结构,空气翼面扇动,带动气球本体朝上移动,同时选择头戴智能头盔以及手持控制手柄、手戴体感手环、操作移动终端中的APP中至少一种;步骤二、当选择头戴智能头盔方式控制气球本体的飞行,摄像头拍摄的视讯传输到微控制器后,由微控制器传输到智能头盔的双模数字图传模块,通过头部的转动以及控制手柄控制气球本体的运动以及摄像头的方向;当选择手戴体感手环的方式控制气球本体的飞行时,朝向不同的方向控制气球本体的转弯以及运动;当选择操作移动终端控制气球本体的飞行时,通过在APP上操控气球本体的飞行;步骤三、通过气球本体的飞行,同时摄像头的实时拍摄,存储于微控制器内或者通过插卡的方式,实时将视讯传输到卡内供操控者调取。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通过在气球本体的两侧设置空气翼面,空气翼面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与微控制器连接,通过微控制器控制驱动结构驱动空气翼面运动的速度,同时气球本体上的摄像头实时拍摄,气球本体具备动力,保持极低的飞行速度,保持极好的飞行平稳性,有利于拍摄的稳定,在强风条件下气球本体能够稳定飞行,操作简单,宜用作长时间的连续观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法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扑翼动力结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10 气球本体 11 智能头盔12 移动终端 13 WiFi模块14 RF图传模块 15 超声波雷达16 地磁传感器 17 高度传感器18 微控制器 20 超声波测距模组30 容纳盒 40 摄像头50 安装板 60 驱动结构70 空气翼面 80 红外传感器90 后根肋 91 延伸块92 安装孔 93 中间连接件94 GPS定位传感器 94 连接块95 三轴陀螺仪 96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97 控制手柄 98 蓝牙模块99 体感手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可以运用在大气边界层探测的过程中,实现具备动力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飞行平稳性。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包括气球本体10、扑翼动力结构、微控制器18以及摄像头40,其中,气球本体10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上述的扑翼动力结构,且摄像头40设在气球本体10上,扑翼动力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气球本体10两侧的驱动结构60以及空气翼面70,空气翼面70与驱动结构60连接,
驱动结构60以及摄像头40分别与微控制器18连接。需要进行无人拍摄、场地监控以及无人值守时,通过微控制器18控制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球本体、扑翼动力结构、微控制器以及摄像头,所述气球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扑翼动力结构,且所述摄像头设在气球本体上,所述扑翼动力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气球本体两侧的驱动结构以及空气翼面,所述空气翼面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以及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球本体、扑翼动力结构、微控制器以及摄像头,所述气球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扑翼动力结构,且所述摄像头设在气球本体上,所述扑翼动力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气球本体两侧的驱动结构以及空气翼面,所述空气翼面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以及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翼面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气球本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翼面的内端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前根肋以及后根肋,所述前根肋的内端朝内延伸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驱动结构的外端连接有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凸柱,所述凸柱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球本体的下端设有容纳盒,所述微控制器位于所述容纳盒内,所述摄像头连接在所述容纳盒的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包括高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地磁传感器以及GPS定位传感器至少一种,所述高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地磁传感器以及GPS定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其特征在于,所
\t述气球本体的前端设有超声波测距模组,所述超声波测距模组包括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登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迪西姆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