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合支撑装置,即使体积较小也可产生足够的转动致动力。其中,支撑元件的底端部通过铰链杆可任意转动地连接于组装元件,其中组装元件固定于装置本体,且支撑元件的前端(摆动端)固定在原稿压合板。进一步地,连结元件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元件的底端,由压缩线圈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于连结元件的另一端。当压缩线圈弹簧的弹力作用于支撑元件的底端部时,原稿压合板将产生转动致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用于开合并支撑盖体的开合支撑装置,盖体可例如是复印机的原稿压合板。
技术介绍
在公知技术中,原稿压合板是覆盖于复印机、扫描机或印刷机等机器的接触玻璃,以对接触玻璃上承载的原稿进行压合。上述的原稿压合板被固定于装置本体一侧的开合装置所支撑。这类开合装置具有一种铰链机构,此铰链机构用于将原稿压合板可任意转动地轴枢支撑于铰链轴的周围。当原稿压合板处在闭合状态时,上述铰链机构使原稿压合板压合在装置本体的上表面上,当原稿压合板处在朝上方开启的状态时,上述铰链机构则使接触玻璃外露。上述这类开合装置包含组装元件、支撑元件及弹性元件,其中组装元件组装于装置本体,支撑元件用于支撑原稿压合板并通过铰链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组装元件,弹性元件设置在支撑元件与组装元件之间并迫使支撑元件往开启方向转动。由于原稿压合板通过弹性元件和支撑元件的设置而往开启方向转动,因此,当原稿压合板往开启方向转动时,操作者可通过弹性手段的弹力,而在不会感觉到原稿压合板本身重量的情况下开启原稿压合板。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10-2821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具有上述这类构成的开合装置中,组装于装置本体的侧面上的开合装置举例来说可能具有如图5(A)所示的构造。这类公知的开合支撑装置对铰链杆施加从弹簧指向原稿载置台的向上力而构成,其中该铰链杆用于支撑原稿压合板并使原稿压合板转动。然而,由于铰链杆相对于装置本体位于后方,因此在原稿压合板开启时,装置本体与原稿压合板之间将有产生间隙的问题,此外,由于弹簧的施力点位于铰链杆的前方,因此,为使原稿压合板通过弹簧得到充足的转动致动力,还需提供负载较大的弹簧,致使开合支撑装置的体积无法达到小型化的要求。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原稿压合板的开合支撑装置,其将铰链杆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一侧,使装置本体与原稿压合板之间的间隙
大幅减小,且相比公知的开合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支撑装置只需使用负载较小的弹簧。由此,本专利技术将能够使开合支撑装置的体积更小。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开合支撑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与原稿压合板之间,原稿压合板相对装置本体进行开合。其中,开合支撑装置包含铰链杆、支撑元件、链接元件、弹簧承受元件及弹性元件。铰链杆支撑在装置本体的一侧。支撑元件可摆动地被铰链杆支撑,且支撑元件的摆动端固定于原稿压合板。链接元件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元件的反侧端,反侧端位在摆动端相对于铰链杆的另一侧。弹簧承受元件连接于链接元件的另一端。弹性元件通过链接元件对弹簧承受元件施加致动力,上述致动力使支撑元件往开启方向摆动。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合支撑装置具有导引元件,导引元件固定于装置本体的一侧并限制弹簧承受元件的移动方向。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引元件具有容纳部,容纳部用于容纳弹性元件与弹簧承受元件,且弹簧承受元件在容纳部内移动。如上所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开合支撑装置的构成,由弹性元件施加的致动力的施力点位于铰链杆的外侧,因此,相比公知技术,本专利技术可在施力点与铰链杆之间预留充足的距离,故只要使用较小型的弹性元件即可得到充足的转动致动力。其次,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成,弹簧承受元件的移动方向受限于导引元件,因此,由弹性元件产生的致动力可更确实地作用于支撑元件。另外,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弹性元件与弹簧承受元件容纳在导引元件的容纳部内,因此可将零件单元化,使各零件在组装时较容易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复印机的整体斜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支撑装置组装至复印机的状态的部分斜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支撑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支撑装置的运作状态斜视图和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构造与公知的构造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合支撑装置应用于复印机的实施例加以说明。需特别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合支撑装置只需
在考虑原稿压合板的重量、功能和构造的情况下对设计稍作变更,即可直接应用在复印机以外的办公机器上,例如列表机、扫描机或是印刷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支撑装置也可直接应用在原稿压合板以外的开合体(例如墨盒的墨水容纳部的外盖、马桶座或马桶盖)上。在此,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支撑装置的复印机、列表机、扫描机或印刷机均称为装置本体。图1为复印机的整体斜视图,复印机又称为影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在此令图中所示的复印机的前后方向为Y轴方向,令左右方向为X轴方向,令垂直方向为Z轴方向,并以此为前提进行以下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复印机1包含装置本体2与原稿压合板3,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支撑装置5用于将原稿(图未显示)压合至装置本体2的接触玻璃4上。特别如图1所示,开合支撑装置5将原稿压合板3的后方两端可开合地链接至装置本体2的后方上端。此外,原稿压合板3可分类为两种,其中一种包含公知的原稿自动传送装置(图未显示),另一种则不包含原稿自动传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支撑装置5虽可应用在上述任一种原稿压合板上,但更适合应用在不包含原稿自动传送装置的原稿压合板上,其重量较轻且可通过对自身进行凹折来处理较厚重的原稿。图2为开合支撑装置5组装至复印机1时的状态斜视图。开合支撑装置5包含组装元件6与支撑元件7,支撑元件7通过作为摆动轴的铰链杆70而可任意摆动地支撑于组装元件6。如图2所示,组装元件6组装于装置本体2其背面一侧的侧面上端部,且铰链杆70贯通组装元件6的上端部。上述的铰链杆70也贯通支撑元件7的底端部,使支撑元件7可任意转动地连接于组装元件6。支撑元件7的摆动端插入至原稿压合板3其后端面上形成的组装孔31内,由此将支撑元件7的摆动端固定于原稿压合板3。在上述构造中,当支撑元件7以铰链杆70为中心转动时,原稿压合板3将在覆盖至接触玻璃4的闭合状态与立起而使接触玻璃4外露的开启状态之间进行摆动开合,其中,闭合状态已绘示在图2的(A)之中,开启状态已绘示在图2的(B)之中。图3为开合支撑装置5的分解斜视图。开合支撑装置5包含组装元件6、支撑元件7、导引元件8以及链接机构9,连结机构9链接支撑元件7与导引元件8。其中,组装元件6是用于容纳导引元件8与链接机构9的壳体,且组装元件6包含背面部61、侧面部62a、62b及底面部64,位于左右两侧的侧面部62a、62b分别连接于背面部61的两端而大约形成直角,底面部64连接于背面部61与侧面部62a、62b的下端。同时,组装元件6通过背面部61、左右两端的侧面部62a、62b及底面部64而在内侧划分出收纳部65,后述的导引元件8收纳于
此收纳部65。另外,背面部61形成有一对孔洞611、611,导引元件8通过将固定销612、612插入并贯通孔洞611、611而固定于组装元件6。侧面部62a、62b上分别形成有固定部63a、63b,固定部63a、63b从组装元件6的正面开口端往外侧弯折而形成,且固定部63a与63b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631a、631a与631b、631b。上述贯通孔631a、631a与631b、631b供固定螺丝使用,以将固定部63a、63b螺合固定至装置本体2的背侧面。各侧面部62a、62b的上端对立处分别突出形成有轴支部620a、620b,且轴支部620a、620b轴枢支撑作为摆动轴的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合支撑装置,其设置在装置本体与原稿压合板之间,该原稿压合板相对该装置本体进行开合,其中,该开合支撑装置包含:铰链杆,其支撑在该装置本体的一侧;支撑元件,其可摆动地被该铰链杆支撑,该支撑元件的摆动端固定于该原稿压合板;链接元件,该链接元件的一端连接于该支撑元件的反侧端,该反侧端位于该摆动端相对于该铰链杆的另一侧;弹簧承受元件,其连接于该链接元件的另一端;以及弹性元件,其通过该链接元件对该弹簧承受元件施加致动力,该致动力使该支撑元件往开启方向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4 JP 2015-0609261.一种开合支撑装置,其设置在装置本体与原稿压合板之间,该原稿压合板相对该装置本体进行开合,其中,该开合支撑装置包含:铰链杆,其支撑在该装置本体的一侧;支撑元件,其可摆动地被该铰链杆支撑,该支撑元件的摆动端固定于该原稿压合板;链接元件,该链接元件的一端连接于该支撑元件的反侧端,该反侧端位于该摆动端相对于该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岛秀哉,
申请(专利权)人: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