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551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0:10
一种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确定骨料的组成;(2)根据鲍罗米公式和耐久性设计要求,确定水胶比;(3)确定胶凝材料总用量和用水量;(4)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种类和掺量;(5) 测试不同胶凝材料组成下的混凝土相关性能,建立胶凝材料组成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6) 在图上作出胶凝材料组成与每个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图,确定胶凝材料组成的安全区域,不同性能区域的重叠区即为胶凝材料的最佳组成。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方法选定具备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之胶凝材料的最佳组成,不仅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且可以直观准确的预测非试验点下混凝土的相关性能,为胶凝材料组分设计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根据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在配制混凝土时,掺入辅助性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一些性能。在混凝土原材料组成中,起骨架作用的砂石占70-80%,起胶结作用的硬化胶凝材料占20-30%。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砂石物理化学性能相对稳定,而胶凝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胶凝材料组成对混凝土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现有的混凝土设计规范仅仅规定了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最大和最小用量,在规范范围内,如何确定水泥和辅助性胶凝材料的具体比例——即胶凝材料组成设计是一个难题。传统的胶凝材料组成设计多以经验为主,设计胶凝材料组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制备出满足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预测非试验点的混凝土相关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混凝土设计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不仅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且可直观准确的预测非试验点下混凝土的相关性能,为胶凝材料组分设计提供依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单一-质心设计胶凝材料组成,测试不同胶凝材料组成下的混凝土相关性能,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确定胶凝材料组成的安全区域,不同性能区域的重叠区即为胶凝材料的最佳组成。本专利技术之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通过测试砂石最大容重法确定粗、细骨料的组成;(2)根据鲍罗米公式计算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结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从两者中选取水胶比的较小值;为保证混凝土强度,较小值减0.01~0.03即为设计的水胶比。(3)通过测试砂石表观密度和砂石混合料的堆积密度,计算骨料空隙率,并根据富余浆体理论,结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确定胶凝材料总用量和用水量;(4)应用单一-质心法设计胶凝材料组成,并根据上述计算的配比进行混凝土试验,基于混凝土流动性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种类和掺量;(5)测试不同胶凝材料组成下的混凝土相关性能,建立胶凝材料组成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6)在图上作出胶凝材料组成与每个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图,基于多个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胶凝材料组成的安全区域,不同性能区域的重叠区即为胶凝材料的最佳组成。进一步,步骤(4)中,胶凝材料 (x1,x2,……,xn) 的百分比之和应满足x1+x2+……+xn =100%。进一步,步骤(4)中,任一胶凝材料组成(xm)的百分含量应满足0≤xm ≤100%。进一步,步骤(4)中,外加剂种类和掺量由混凝土流动性试验确定。进一步,步骤(5)中,胶凝材料组成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由单一-质心设计原理确定。使用本专利技术设计具有多种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之胶凝材料的最佳组成,不仅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且可以直观准确的预测非试验点下混凝土的相关性能,为胶凝材料组分设计提供依据。附图说明图1是混凝土的三元胶凝材料组成设计图;图2-a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等值线图;图2-b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等值线图;图2-c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性能的等值线图;图2-d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氯离子迁移性能的等值线图;图2-e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碳化深度性能的等值线图;图3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确定的胶凝材料组成;图4-a是实施例2某工程B混凝土抗压强度性能的等值线图;图4-b是实施例2某工程B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等值线图;图4-c是实施例2某工程B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性能的等值线图;图4-d是实施例2某工程B混凝土氯离子迁移性能的等值线图;图4-e是实施例2某工程B混凝土碳化深度性能的等值线图;图5是实施例2某工程B混凝土确定的胶凝材料组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不得将下述实施例解释为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限制。实施例1某工程A的C30混凝土材料必须满足强度、抗开裂性、抗碱-集料反应、 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碳化性达到100年使用寿命的设计要求;(1)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通过测试砂石最大容重法,确定最佳砂率为40±2wt%;(2)根据鲍罗米公式计算C30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为0.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中规定C30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为0.55,确定水胶比为0.48;(3)通过测试砂石表观密度和砂石混合料的堆积密度,计算骨料空隙率,并根据富余浆体理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中规定C30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宜小于280kg/m3,确定胶凝材料总用量和用水量,分别为320 kg/m3和154 kg/m3;(4)根据图1,应用单一-质心设计胶凝材料组成,其中水泥占胶凝材料组成的比例为50~100%,粉煤灰和矿粉占胶凝材料组成的比例为0~50%。根据上述计算的配比进行混凝土试验,基于混凝土流动性要求,确定C30混凝土掺入0.6%的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的配合比见表1;(5)测试不同胶凝材料组成下的混凝土的强度、抗开裂性、抗碱-集料反应、 抗氯离子渗透性、抗杂散电流腐蚀性及抗碳化性,其等值线图见附图。图2-a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等值线图;图2-b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等值线图;图2-c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性能的等值线图;图2-d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氯离子迁移性能的等值线图;图2-e是实施例1某工程A混凝土碳化深度性能的等值线图。(6)某工程A的C30混凝土需要满足抗压强度大于38MPa、28天不开裂、碱骨料反应膨胀值小于0.1%、氯离子迁移系数小于5.0×10-12m2/s、碳化深度小于6.5mm,根据这些性能要求确定胶凝材料组成不同性能下的安全区域,其重叠区A即为某工程A的C30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佳组成,见图3。在重叠区A选取配合比A-8进行验证,配合比A-8制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2MPa、28天不开裂、碱骨料反应膨胀值为0.045%、氯离子迁移系数为2.6×10-12m2/s、碳化深度为5.7mm,满足某工程A的C30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实施例2某工程B的C55混凝土材料必须满足强度、抗开裂性、抗碱-集料反应、 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碳化性能达到100年使用寿命的设计要求;(1)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通过测试砂石最大容重法,确定最佳砂率为39±2%;(2)根据鲍罗米公式计算C55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为0.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中规定C55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为0.36,确定水胶比为0.29;(3)通过测试砂石表观密度和砂石混合料的堆积密度,计算骨料空隙率,并根据富余浆体理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中规定C55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宜小于380kg/m3,确定胶凝材料总用量和用水量,分别为480 kg/m3和139 kg/m3;(4)根据图1,应用单一-质心设计胶凝材料组成,其中水泥占胶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通过测试砂石最大容重法确定粗、细骨料的组成;(2)根据鲍罗米公式计算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结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确定水胶比;(3)通过测试砂石表观密度和砂石混合料的堆积密度,计算骨料空隙率,并根据富余浆体理论,结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确定胶凝材料总用量和用水量;(4)应用单一‑质心法设计胶凝材料组成,并根据上述计算的配比进行混凝土试验,基于混凝土流动性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种类和掺量;(5)测试不同胶凝材料组成下的混凝土相关性能,建立胶凝材料组成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6)在图上作出胶凝材料组成与每个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图,基于多个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胶凝材料组成的安全区域,不同性能区域的重叠区即为胶凝材料的最佳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通过测试砂石最大容重法确定粗、细骨料的组成;(2)根据鲍罗米公式计算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结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确定水胶比;(3)通过测试砂石表观密度和砂石混合料的堆积密度,计算骨料空隙率,并根据富余浆体理论,结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确定胶凝材料总用量和用水量;(4)应用单一-质心法设计胶凝材料组成,并根据上述计算的配比进行混凝土试验,基于混凝土流动性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种类和掺量;(5)测试不同胶凝材料组成下的混凝土相关性能,建立胶凝材料组成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6)在图上作出胶凝材料组成与每个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图,基于多个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胶凝材料组成的安全区域,不同性能区域的重叠区即为胶凝材料的最佳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水胶比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才军王德辉何富强安晓鹏石振国童柏辉刘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