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结构、控制器和空调器。该抗静电结构包括:第一放电部,第一放电部与焊盘连接;第二放电部,第二放电部与第一放电部相对设置且第二放电部与地线连接;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抗静电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第一放电部与焊盘连接,第二放电部与第一放电部相对设置且第二放电部与地线连接,从而将焊盘上的静电通过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传导至地线上,有效地将静电消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控制器的PCB电路板因易产生静电而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静电结构、控制器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控制器在装配过程中,PCB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处会产生静电而损坏芯片,进而造成PCB电路板永久失效。为了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目前,大多数的空调控制器都会在连接端子附近添加TVS管、电解电容等元件以抗静电,但是,这种解决方案既会增加额外成本,又会占用PCB电路板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结构、控制器和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控制器的PCB电路板因易产生静电而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静电结构,包括:第一放电部,第一放电部与焊盘连接;第二放电部,第二放电部与第一放电部相对设置且第二放电部与地线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放电部和多个第二放电部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放电部的中心面和第二放电部的中心面共面。进一步地,第一放电部的厚度和第二放电部的厚度相同。进一步地,第一放电部包括:第一放电尖端,第一放电尖端设置在焊盘的一侧。进一步地,第二放电部包括:第三放电尖端,第三放电尖端与第一放电尖端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放电部还包括:第二放电尖端,第二放电尖端和第一放电尖端相对设置在焊盘的两侧。进一步地,第二放电部包括:第四放电尖端,第四放电尖端与第三放电尖端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焊盘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地线,第二放电尖端和第四放电尖端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地线上。进一步地,第一放电部还包括连接第一放电尖端和第三放电尖端的连接部,连接部套设在焊盘上。进一步地,抗静电结构还包括:第三放电部,设置在芯片与焊盘之间的信号连接线上。进一步地,第三放电部包括:放电端子,设置在信号连接线上;放电板,与放电端子相间隔地设置,并与地线连接。进一步地,放电端子与放电板分别位于PCB板的两侧,PCB板上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的放电通孔,放电板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放电通孔中。进一步地,放电通孔为多个,多个放电通孔相间隔地布置在PCB板上。进一步地,多个放电通孔成排设置,信号连接线具有多根,每根信号连接线位于相邻的两排放电通孔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抗静电结构,抗静电结构为上述内容的抗静电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为上述内容的控制器。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抗静电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第一放电部与焊盘连接,第二放电部与第一放电部相对设置且第二放电部与地线连接,从而将焊盘上的静电通过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传导至地线上,有效地将静电消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控制器的PCB电路板因易产生静电而损坏的问题。另外,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抗静电结构,无需增加TVS管、电解电容等元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控制器的PCB电路板采用在连接端子附近添加TVS管、电解电容等元件以抗静电既额外增加成本,又占用PCB电路板空间的技术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选的抗静电结构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选的抗静电结构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选的抗静电结构的第三放电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放电部;11、第一放电尖端;12、第二放电尖端;13、连接部;20、第二放电部;21、第三放电尖端;22、第四放电尖端;30、第三放电部;31、放电端子;32、放电板;33、放电通孔;40、焊盘;50、芯片;60、信号连接线;70、地线;80、PCB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静电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放电部10和第二放电部20,第一放电部10与焊盘40连接,第二放电部20与第一放电部10相对设置且第二放电部20与地线70连接。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抗静电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放电部10和第二放电部20,第一放电部10与焊盘40连接,第二放电部20与第一放电部10相对设置且第二放电部20与地线70连接,从而将焊盘40上的静电通过第一放电部10和第二放电部20传导至地线上,有效地将静电消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控制器的PCB电路板因易产生静电而损坏的问题。另外,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抗静电结构,无需增加TVS管、电解电容等元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控制器的PCB电路板采用在连接端子附近添加TVS管、电解电容等元件以抗静电既额外增加成本,又占用PCB电路板空间的技术问题。具体实施时,在PCB板80上设置有多个焊盘40,焊盘40均匀布置在PCB板80上,第一放电部10和第二放电部20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放电部1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焊盘40上,多个第二放电部20位于多个第一放电部10的两侧且与多个第一放电部1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放电部10的中心面和第二放电部20的中心面共面且第一放电部10的厚度和第二放电部20的厚度相同,从而使两者处于同一平面内相互对应。第一放电部10包括:第一放电尖端11和第二放电尖端12,第一放电尖端11和第二放电尖端12相对设置在焊盘40的两侧。第一放电尖端11和第二放电尖端12之间设置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套设在焊盘40上将第一放电尖端11和第二放电尖端12与焊盘40连接。第二放电部20包括:第三放电尖端21和第四放电尖端22,焊盘4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地线70,第三放电尖端21和第四放电尖端22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地线70上。第三放电尖端21与第一放电尖端11相对设置,第四放电尖端22与第二放电尖端12相对设置,从而将由第一放电尖端11和第二放电尖端12的静电引导至地线70上进行消除。第一放电尖端11、第二放电尖端12、第三放电尖端21和第四放电尖端22均采用铜质材料制成,具体制造时,各个放电尖端均需要做露铜上锡处理,从而能够更好地释放静电能量。为了进一步消除静电的影响,如图2所示,抗静电结构还包括:第三放电部30,第三放电部30设置在芯片50与焊盘40之间的信号连接线60上,具体地,第三放电部30包括:放电端子31和放电板32,如图3所示,放电端子31和放电板32分别位于PCB板80的两侧,从而使放电端子31与放电板32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放电板32与地线70连接并采用铜板制成,沿PCB板80的厚度方向开设多个放电通孔33,放电板32的一部分沿着放电通孔33的内壁布置,放电端子31上的静电通过与放电通孔33与放电板32之间的发生放电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放电部(10),所述第一放电部(10)与焊盘(40)连接;第二放电部(20),所述第二放电部(20)与所述第一放电部(10)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放电部(20)与地线(7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放电部(10),所述第一放电部(10)与焊盘(40)连接;第二放电部(20),所述第二放电部(20)与所述第一放电部(10)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放电部(20)与地线(7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部(10)和所述第二放电部(20)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放电部(10)和多个所述第二放电部(20)一一对应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部(10)的中心面和所述第二放电部(20)的中心面共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部(10)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放电部(20)的厚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部(10)包括:第一放电尖端(11),所述第一放电尖端(11)设置在所述焊盘(40)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电部(20)包括:第三放电尖端(21),所述第三放电尖端(21)与所述第一放电尖端(11)相对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部(10)还包括:第二放电尖端(12),所述第二放电尖端(12)和所述第一放电尖端(11)相对设置在所述焊盘(40)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电部(20)包括:第四放电尖端(22),所述第四放电尖端(22)与所述第二放电尖端(12)相对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4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地线(70),所述第三放电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军,习涛,邝佳伟,李宗活,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