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89703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对带钢头部存在镰刀弯的情况,第一道开卷穿带时,应在轧机卷筒钳口夹住料头之前,先夹住立辊;(2)对带钢尾部存在镰刀弯的情况,第一道开卷甩尾时,应在轧机卷筒钳口夹住料尾之后,再打开立辊;(3)对带钢横向厚差超标的情况,即带钢剖面呈楔形;第一道次开卷轧制时,立辊侧压力设定为2‑5kN,两侧立辊在运行带钢边部作用下,会发生转动;根据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对带钢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头尾镰刀弯给带钢带来的影响,又能防止带钢横向厚差超标造成带钢偏离轧机中心线,实现了轧机的顺利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属于不锈钢生产

技术介绍
二十辊轧机第一道开卷轧制时,对原料有严格的要求,首先,头尾镰刀弯(由于热连轧穿带甩尾无张力而产生的一种冷轧原料板型缺陷,指带钢沿纵向偏向一侧,像镰刀一样)不能超过25mm/10m。而热轧板带钢由于穿带、甩尾原因,头尾镰刀弯有时达80mm/10m以上。这样大的镰刀弯,在二十辊轧机第一道穿带、甩尾时,头尾卷不齐,偏离轧制中心线,带钢在卷取机上呈塔形,导致后面道次不能顺利轧制。其次,二十辊轧机第一道开卷轧制时,对带钢横向同板差(即楔形)也有严格要求,要求不能大于其厚度的0.5%。而由于种种原因,来料横向同板差有时高达2%左右。横向同板差太大,轧制时会发生跑偏,带钢偏离轧制中心线,在卷取机上呈塔形,导致后面道次不能顺利轧制。轻者造成抽断带,重者因为带钢跑偏严重,将轧机立辊架损坏。热轧板带钢由于穿带、甩尾原因,头尾存在不同程度的镰刀弯,这种镰刀弯在冷轧轧机第一道开卷穿时会造成头尾带钢偏离轧机轧制中心线,在轧机卷筒上卷不齐,后续道次轧制时,容易轧抽或断带。对于带钢沿宽度方向横向厚差不对称的带钢,当厚度偏差超过轧机允许0.5%h(h:带钢厚度)的最大允许偏差时,在轧机第一道开卷轧制时,带钢也会偏离轧机轧制中心线,对立辊形成较大侧压力,在轧机卷筒上卷不齐,侧面呈塔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既解决了头尾镰刀弯带来的影响,又能防止带钢横向厚差超标造成带钢偏离轧机中心线,实现轧机顺利轧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对带钢头部存在镰刀弯的情况,第一道开卷穿带时,应在轧机卷筒钳口夹住料头之前,先夹住立辊。这样在立辊夹持作用下,可将因镰刀弯而偏离轧制中心线的带钢推回轧制中心线;(2)对带钢尾部存在镰刀弯的情况,第一道开卷甩尾时,应在轧机卷筒钳口夹住料尾之后,再打开立辊,防止带钢甩尾时立辊打开过早,存在镰刀弯的带钢偏离轧制中心线。(3)对带钢横向厚差超标的情况,即带钢剖面呈楔形。轧制时,厚度大一侧延伸多,厚度小一侧延伸少,导致带钢向较紧一侧偏移,偏离轧制中心线;这时,带钢边沿会对其中一侧的立辊侧压力增加,另一侧的侧压力减少甚至消失。这时,应根据立辊侧压力显示值采取相应措施:第一道次开卷轧制时,立辊侧压力设定为2-5kN,两侧立辊在运行带钢边部作用下,会发生转动;此时,立辊既起纠偏作用,又起到检测带钢是否发生偏移的作用。根据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对带钢进行调整;具体操作方法为:①当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5kN时,不对带钢作任何调整;②当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为5kN~8kN时,手动调整板型调整机构AS-U,具体调整方式为:当带钢向传动侧偏移时,向下调整传动侧的板型调整齿条20-40mm,或向上抬起操作侧的板型调整齿条20-40mm;当带钢向操作侧偏移时,向下调整操作侧的板型调整齿条20-40mm,或向上抬起传动侧的板型调整齿条20-40mm。板型调整机构AS-U是对支撑辊及其调整装置的统称,包括支撑辊(轴承+刚性轴)、鞍座、偏心环及齿条;由于支撑辊在板型调整装置的作用下,能产生“U”或” n”型式的弯曲,所有又将支撑辊叫做AS-U辊,即像(AS)“U”一样的辊;③当立辊实际侧压力大于8kN时,手动调整板型调整机构第一中间辊,具体调整方式为:当带钢向传动侧偏移时,将带锥度的下方的第一中间辊位置向传动侧手动横移10-30%的距离,当带钢向操作侧偏移时,将带锥度的上方的第一中间辊位置向操作侧手动横移10-30%的距离。AS-U辊是一组轴承串在刚性轴上形成的辊,各轴承位置可通过板型调整机构上下移动,由于钢性轴强度大,故上下调整程度有限,一般在出现较轻板型不良时使用。为控制带钢板型,一般将第一中间辊设计成一端带锥度的结构,上方的第一中间辊锥度在操作侧,下方的第一中间辊锥度在传动侧。由于第一中间辊横向移动距离较大,板型调整能力较大,一般在板型较差时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开卷方法,既解决了头尾镰刀弯带来的影响,又防止了带钢横向厚差超标造成带钢偏离轧机中心线,影响后面继续轧制。附图说明图1为带钢与辊子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支撑辊AS-U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板型调整机构的的调整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上支撑辊,2为上方的第二中间辊,3为上方的第一中间辊,4为上方工作辊,5为带钢,6为下方工作辊,7为下方的第一中间辊,8为下方的第二中间辊,9为下支撑辊;10为齿条,11为鞍座,12为刚性轴,13为轴承,14为偏心环;A为传动侧,B为操作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在太钢不锈冷轧厂1-3#轧机上试用,具体情况如下:实施例1:带钢卡号(钢卷在厂内流通的身份编号)为KM4030405,厚度为2.5mm,宽度为1240mm。发生了头尾镰刀弯情况,且带钢横向厚差超标,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以下操作:(1)立辊夹持时机:头部:钳口夹住料头前先夹住立辊;尾部:钳口夹住料尾后再夹住立辊;(2)立辊夹持力度:3kN(3)带钢挤压立辊力:传动侧7kN,采取以下操作:板型调整齿条操作:传动侧向下压30mm。采取以上操作后,卷取机钢卷卷齐,无塔形。实施例2:带钢卡号为KM4031421,厚度为3.0mm,宽度为1240mm。发生了头尾镰刀弯情况,且带钢横向厚差超标,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以下操作:(1)立辊夹持时机:头部:钳口夹住料头前先夹住立辊;尾部:钳口夹住料尾后再夹住立辊;(2)立辊夹持力度:4kN(3)带钢挤压立辊力:传动侧10kN,采取以下操作:第一中间辊操作:下一中间辊向传动侧横移20%。采取以上操作后,卷取机钢卷卷齐,无塔形。实施例3:带钢卡号为KM4025011,厚度为5.0mm,宽度为1240mm。发生了头尾镰刀弯情况,且带钢横向厚差超标,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以下操作:(1)立辊夹持时机:头部:钳口夹住料头前先夹住立辊;尾部:钳口夹住料尾后再夹住立辊;(2)立辊夹持力度:3kN(3)带钢挤压立辊力:传动侧12kN,采取以下操作:第一中间辊操作:上一中间辊向操作侧横移20%。采取以上操作后,卷取机钢卷卷齐,无塔形。实施例4:带钢卡号为KM4031307,厚度为2.5mm,宽度为1240mm。发生了头尾镰刀弯情况,带钢横向厚差不超标,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以下操作:(1)立辊夹持时机:头部:钳口夹住料头前先夹住立辊;尾部:钳口夹住料尾后再夹住立辊;(2)立辊夹持力度:3kN(3)带钢挤压立辊力:传动侧12kN,无需对带钢做调整。采取以上操作后,卷取机钢卷卷齐,无塔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对带钢头部存在镰刀弯的情况,第一道开卷穿带时,应在轧机卷筒钳口夹住料头之前,先夹住立辊;(2)对带钢尾部存在镰刀弯的情况,第一道开卷甩尾时,应在轧机卷筒钳口夹住料尾之后,再打开立辊,防止带钢甩尾时立辊打开过早,存在镰刀弯的带钢偏离轧制中心线;(3)对带钢横向厚差超标的情况,即带钢剖面呈楔形;第一道次开卷轧制时,立辊侧压力设定为2‑5kN,两侧立辊在运行带钢边部作用下,会发生转动;根据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对带钢进行调整;具体操作方法为:①当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5kN时,不对带钢作任何调整;②当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为5kN~8kN时,手动调整板型调整机构AS‑U;所述板型调整机构AS‑U是对支撑辊及其调整装置的统称,包括支撑辊、鞍座、偏心环及齿条;③当立辊实际侧压力大于8kN时,手动调整板型调整机构的第一中间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开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对带钢头部存在镰刀弯的情况,第一道开卷穿带时,应在轧机卷筒钳口夹住料头之前,先夹住立辊;(2)对带钢尾部存在镰刀弯的情况,第一道开卷甩尾时,应在轧机卷筒钳口夹住料尾之后,再打开立辊,防止带钢甩尾时立辊打开过早,存在镰刀弯的带钢偏离轧制中心线;(3)对带钢横向厚差超标的情况,即带钢剖面呈楔形;第一道次开卷轧制时,立辊侧压力设定为2-5kN,两侧立辊在运行带钢边部作用下,会发生转动;根据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对带钢进行调整;具体操作方法为:①当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5kN时,不对带钢作任何调整;②当立辊实际受到的侧压力为5kN~8kN时,手动调整板型调整机构AS-U;所述板型调整机构AS-U是对支撑辊及其调整装置的统称,包括支撑辊、鞍座、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李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