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所述逃生窗包括一外框体、分别设置于外框体上下两端内侧的上翻玻璃窗和下翻侧板,所述上翻玻璃窗和下翻侧板分别经一弹簧合页和合页与外框体配合连接;所述外框体两侧还分别固定有一自锁气弹簧,两个自锁气弹簧分别通过一连杆机构与所述上翻玻璃窗连接;所述上翻玻璃窗还经一旋钮式三向锁与外框体和下翻侧板锁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对开结构打开逃生口,开合部分结构较轻巧,逃生口面积大;只需旋转旋钮式三向锁,用手轻推,逃生口便会自动开启,操作便捷;上翻玻璃窗开启后自动撑住,无需人力支撑,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
技术介绍
客车出现各种灾难时,乘客需从逃生口迅速离开车内,客车逃生口包括车门、应急出口和逃生窗3部门,车门一般只有1-2扇,单位时间通过人数有限;应急出口一般位于车身顶部,主要用于客车侧倾或落水时逃生,在火灾之类事故中不易使用,使用上有局限性;而车窗遍布车身四周,其逃生性能好坏对于车内乘客快速逃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空调客车已在城市得到普及,其为了密封性和燃油经济性,多将原本可开式的车窗改成了全闭式的车窗,这无疑减少了车上逃生口的数量,逃生能力令人堪忧。因此,在客车上配备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疏散能力强的逃生窗,可增加车内人员逃生能力,减少伤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目前,人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改进客车逃生窗安全性能,一是加装破坏式装置,如逃生锤和钢化玻璃爆破装置;二是改变车窗结构,中国专利CN203515229U公布了一种上翻式客车逃生窗,通过气弹簧将车窗支撑住,但开口面积受限于车窗面积,开口较小,中国专利CN201738753U公布了一种下落式客车逃生窗,特征在于具有锁块和滚轮,当解除锁块,在重力和滚轮配合作用下,车窗竖直下落,打开逃生口,同样存在开口面积较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主要是针对现有客车逃生窗开口较小问题,提供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实现快速逃生。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所述逃生窗包括一外框体、分别设置于外框体上下两端内侧上翻玻璃窗和下翻侧板,所述上翻玻璃窗和下翻侧板分别经一弹簧合页和合页与外框体配合连接;所述外框体两侧还分别固定有一自锁气弹簧,两个自锁气弹簧分别通过一连杆机构与所述上翻玻璃窗连接;所述上翻玻璃窗还经一旋钮式三向锁与外框体和下翻侧板锁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有一摇臂和连杆组成,所述摇臂的一端与上翻玻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所述连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自锁气弹簧的升缩杆端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式三向锁设置于所述上翻玻璃窗的下部中间处,由一左锁杆、右锁杆和下锁舌组成,所述外框体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左锁杆和右锁杆配合的左锁孔和右锁孔,所述下翻侧板上部开设有一与下锁舌配合的下锁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翻玻璃窗的下部内侧还沿横向开设有一阶梯式的第一缺口,所述下翻侧板的上部外侧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配合相对开合的第二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翻玻璃窗中部开有一用于安装玻璃的方形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通过弹性合页、连杆机构与自锁气弹簧联合作用,使上翻玻璃窗快速自动上翻且稳固的支撑住,同时下翻侧板自动下翻,形成足够大的逃生口,增强车内人员疏散能力,提高安全性能,而且整个逃生过程快速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逃生口闭合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逃生口开启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式三向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式三向锁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翻玻璃窗;100-第一缺口;2-下翻侧板;200-第二缺口;3-外框体;4-弹性合页;5-合页;6-自锁气弹簧;7-摇臂;8-连杆;9-旋钮式三向锁;10-左锁杆;11-右锁杆;12-下锁舌;13-左锁孔;14-右锁孔;15-下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所述逃生窗包括一外框体3、分别设置于外框体3上下两端内侧上翻玻璃窗1和下翻侧板2,所述上翻玻璃窗1和下翻侧板2分别经一弹簧合页54和合页5与外框体3配合连接;所述外框体3两侧还分别固定有一自锁气弹簧6,两个自锁气弹簧6分别通过一连杆8机构与所述上翻玻璃窗1连接;所述上翻玻璃窗1还经一旋钮式三向锁9与外框体3和下翻侧板2锁合。
从上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翻玻璃窗1和下翻侧板2采用对开结构设计,打开逃生口,开合部分结构较轻巧,逃生口面积大;只需旋转旋钮式三向锁9,用手轻推,逃生口便会自动开启,操作快速便捷;上翻玻璃窗1开启后自动撑住,无需人力支撑,安全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8机构有一摇臂7和连杆8组成,所述摇臂7的一端与上翻玻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所述连杆8一端铰接,所述连杆8另一端与自锁气弹簧6的升缩杆端部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钮式三向锁9设置于所述上翻玻璃窗1的下部中间处,由一左锁杆10、右锁杆11和下锁舌12组成,所述外框体3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左锁杆10和右锁杆11配合的左锁孔13和右锁孔14,所述下翻侧板2上部开设有一与下锁舌12配合的下锁孔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翻玻璃窗1的下部内侧还沿横向开设有一阶梯式的第一缺口100,所述下翻侧板2的上部外侧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100配合相对开合的第二缺口2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翻玻璃窗1中部开有一用于安装玻璃的方形开口。
下面通过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2和图4所示,常态下,逃生口关闭,此时旋钮式三向锁9的左锁杆10位于左锁孔13内,右锁杆11位于右锁孔14内,下锁舌12位于下锁孔15内,上翻玻璃窗1和下翻侧板2固定在外框体3上,处于闭合状态;
出现紧急状况时;如图5所示,按箭头方向旋转旋钮,即逆时针旋转旋钮式三向锁9,此时左锁杆10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向右移动,离开左锁孔13,右锁杆11按逆时针的方向向左移动,离开右锁孔14,下锁舌12向上移动,离开下锁孔15,上翻玻璃窗1和下翻侧板2与外框体3脱开后。如图3所示,在弹簧合页54和自锁气弹簧6联合作用下,上翻玻璃窗1开始自动上翻到特定开启角度后自动支撑住,通过调整自锁气弹簧6升缩杆的高度,调节上翻玻璃窗1的开启角度。同时,轻推下翻侧板2,下翻侧板2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翻,开始逃生;逃生结束后,只需将上翻玻璃窗1和下翻侧板2合上,并顺时针旋转旋钮式三向锁9,逃生窗闭合,整个过程不会破坏车体。
终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及其使用方法,增大逃生口面积,提高安全性能,并且逃生过程快速便捷。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窗包括一外框体、分别设置于外框体上下两端内侧上翻玻璃窗和下翻侧板,所述上翻玻璃窗和下翻侧板分别经一弹簧合页和合页与外框体配合连接;所述外框体两侧还分别固定有一自锁气弹簧,两个自锁气弹簧分别通过一连杆机构与所述上翻玻璃窗连接;所述上翻玻璃窗还经一旋钮式三向锁与外框体和下翻侧板锁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窗包括一外框体、分别设置于外框体上下两端内侧上翻玻璃窗和下翻侧板,所述上翻玻璃窗和下翻侧板分别经一弹簧合页和合页与外框体配合连接;所述外框体两侧还分别固定有一自锁气弹簧,两个自锁气弹簧分别通过一连杆机构与所述上翻玻璃窗连接;所述上翻玻璃窗还经一旋钮式三向锁与外框体和下翻侧板锁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开翻转式客车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有一摇臂和连杆组成,所述摇臂的一端与上翻玻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所述连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自锁气弹簧的升缩杆端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龙,黄炜斌,林文昌,林焱峰,侯泽键,张宇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