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8694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发射系统感应充电结构、控制器、动力设备设置在电动汽车本体上,感应充电结构通过控制器和电路与动力设备连接,感应充电结构包括二次线圈、电压处理电路和电池,感应充电结构与设置在感应充电站的发射系统相匹配,感应充电发射结构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电路和一次线圈,所述反充电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一次线圈通过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电路与电源连接以形成高频交变磁通,二次线圈通过耦合高频交变磁通获取感应电动势通过电压处理电路为电池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具有感应充电结构,实现电隔离,更加安全方便,反充电装置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提高了单次充电行驶里程,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车通过电池带动电机转动,进而使电动车车轮转动而行驶。电动车具有环保、经济的优点,但是电池单次充电行驶里程短、电池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也给电车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另外,电动自行车行驶的安全性也是衡量电动车性能的一个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本体、感应充电结构、动力设备、控制器、感应充电发射结构和反充电装置,所述感应充电结构、所述控制器、所述动力设备设置和反充电装置在电动汽车本体上,所述感应充电结构通过所述控制器和电路与所述动力设备连接,所述感应充电结构包括二次线圈、电压处理电路和电池,所述感应充电结构与设置在感应充电站的发射系统相匹配,所述感应充电发射结构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电路和一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通过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高频逆变器、所述补偿电路与所述电源连接以形成高频交变磁通,所述二次线圈通过耦合所述高频交变磁通获取感应电动势通过所述电压处理电路为电池供电。所述反充电装置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反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本体的支架上。所述反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开关、磁电式车速传感器、反充电控模块、第一刹车开关、第二刹车开关、继电器、交流发电机、整流器,所述反充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内,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常闭端口、所述第一刹车开关的常闭端口、所述第二刹车开关的常闭端口、所述继电器吸能线圈的一端、所述继电器开关的常闭端口、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源开关的常开端口、所述第一刹车开关的常开端口、所述第二刹车开关的常开端口、所述继电器吸能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反充电控模块连接,所述反充电控模块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继电器开关的常开端口与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绕组相连,所述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整流器的输入端相连,交流发电机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磁电式车速传感器与所述反充电控模块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具有感应充电结构,实现电隔离,更加安全方便,反充电装置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提高了单次充电行驶里程,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感应充电结构和感应充电发射结构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技术的感应充电结构和感应充电发射结构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的反充电装置的电路图图中,1、电源开关,2、磁电式车速传感器,3、第一刹车开关,4、第二刹车开关,5、继电器,6、交流发电机,7、整流器,8、反充电控模块,9、电动汽车本体,10、感应充电结构,11、动力设备,12、控制器,13、感应充电发射结构,14、反充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本体9、感应充电结构10、动力设备11、控制器12、感应充电发射结构13和反充电装置14,感应充电结构10、控制器12、动力设备设置11和反充电装置14在电动汽车本体9上,感应充电结构10通过控制器12和电路与动力设备11连接,感应充电结构10包括二次线圈、电压处理电路和电池,感应充电结构与设置在感应充电站的感应充电发射结构13相匹配,感应充电发射结构13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电路和一次线圈,一次线圈通过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电路与电源连接以形成高频交变磁通,二次线圈通过耦合高频交变磁通获取感应电动势通过电压处理电路为电池供电。反充电装置14与电池连接,反充电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本体的支架上。反充电装置14包括电源开关1、磁电式车速传感器2、第一刹车开关3、第二刹车开关4、继电器5、交流发电机6、整流器7和反充电控模块8,反充电控模块8设置在控制器12内,电池的正极与电源开关1的常闭端口、第一刹车开关3的常闭端口、第二刹车开关4的常闭端口、继电器5吸能线圈的一端、继电器5开关的常闭端口、整流器7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的负极接地;电源开关1的常开端口、第一刹车开关3的常开端口、第二刹车开关4的常开端口、继电器5吸能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反充电控模块8连接,反充电控模块8的接地端接地;继电器8开关的常开端口与交流发电机6的励磁绕组相连,交流发电机6的输出端与整流器7的输入端相连,交流发电机6的接地端接地。磁电式车速传感器2与反充电控模块8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电源为三相工频电源,经过整流滤波电路之后所获得的直流电在高频逆变器中进行高频逆变,所产生的高频交变电流在经过补偿电路之后注入一次线圈,在邻近空间中产生高频交变磁通,二次线圈通过耦合高频交变磁通来获取感应电动势,在经过电压处理电路适当的电能参数调节之后,即可电池13提供电能。电源经过整流滤波电路之后所获得的直流电,直流电压源Ud经过功率开关管S1-S4组成的高频逆变器进行高频逆变之后,向谐振槽注入高频交变电流,谐振槽由Lp1、Cpl、Lp及Cp所构成,其中Lp为一次线圈的自感,Cp为补偿电容,Lp1、Cp为谐振槽谐振器件,通过合理选取谐振槽器件的参数,可在一次线圈中获得大小恒定的正弦高频电流,Ls为二次线圈的自感,M为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的互感,其大小主要由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自感大小、气隙距离所决定。Cs为二次线圈的补偿电容,可有效提高系统传输功率的能力。Req为充电电池的等效阻抗。反充电装置14包括电源开关1、磁电式车速传感器2、第一刹车开关3、第二刹车开关4、继电器5、交流发电机6、整流器7和反充电控模块8,反充电控模块设置在控制器内,电池的正极与电源开关的常闭端口、第一刹车开关的常闭端口、第二刹车开关的常闭端口、继电器吸能线圈的一端、继电器开关的常闭端口、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的负极接地;电源开关的常开端口、第一刹车开关的常开端口、第二刹车开关的常开端口、继电器吸能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反充电控模块连接,反充电控模块的接地端接地;继电器开关的常开端口与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绕组相连,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整流器的输入端相连,交流发电机的接地端接地。磁电式车速传感器与反充电控模块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使用例:充电板被埋在地下,感应式充电发射结构13设置在充电板内,比如在自家停放汽车的车道下,感应充电发射结构13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本体、感应充电结构、动力设备、控制器、感应充电发射结构和反充电装置,所述感应充电结构、所述控制器、所述动力设备设置和反充电装置在电动汽车本体上,所述感应充电结构通过所述控制器和电路与所述动力设备连接,所述反充电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感应充电结构包括二次线圈、电压处理电路和电池,所述感应充电结构与设置在感应充电站的感应充电发射结构相匹配,所述感应充电发射结构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电路和一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通过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高频逆变器、所述补偿电路与所述电源连接以形成高频交变磁通,所述二次线圈通过耦合所述高频交变磁通获取感应电动势通过所述电压处理电路为电池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本体、感应充电结构、动力设备、控
制器、感应充电发射结构和反充电装置,所述感应充电结构、所述控制器、所述动力设
备设置和反充电装置在电动汽车本体上,所述感应充电结构通过所述控制器和电路与所
述动力设备连接,所述反充电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感应充电结构包括二次线圈、
电压处理电路和电池,所述感应充电结构与设置在感应充电站的感应充电发射结构相匹
配,所述感应充电发射结构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电路和一次线
圈,所述一次线圈通过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高频逆变器、所述补偿电路与所述电源
连接以形成高频交变磁通,所述二次线圈通过耦合所述高频交变磁通获取感应电动势通
过所述电压处理电路为电池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充电装置
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反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本体的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微旋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