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线栅偏光片与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8449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线栅偏光片与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属线栅偏光片含有蓝光量子点,利用蓝光量子点发出的蓝光补偿金属线栅偏光片在蓝光区域透过率较低的问题,防止液晶显示装置出现色偏,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金属线栅偏光片中设置蓝光量子点,或者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单独设置蓝光量子点膜层,所述蓝光量子点能够吸收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短波高能量的紫外光和蓝紫光发出蓝光,不仅能够提高背光源的光利用效率,而且能够避免短波长的紫外光和蓝紫光对眼睛造成损伤,同时,蓝光量子点发出的蓝光可以补偿金属线栅偏光片在蓝光区域透过率较低的问题,防止液晶显示装置出现色偏,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线栅偏光片与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交流和传递等方面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而显示器件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作为信息交换和传递的主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并广泛应用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液晶显示装置来说,背光源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是采用蓝光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出的蓝光激发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调和之后形成白光。普通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能量较高,且发光波段不可避免的包括波长小于420nm的紫外线和蓝紫光范围,在蓝色发光二极管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的情况下,长时间观看后,紫外线和蓝紫光的过量辐射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损害健康。不仅如此,这部分光线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能源的损失。从节能环保和保护眼睛健康这两个方面来看,蓝色发光二极管都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亟待寻找途径解决上述能源浪费和损害健康的问题。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的双折射性质,通过电压控制液晶的转动,使经过下偏光片后的线偏振光随之发生旋转,从上偏光片(与下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射出,从而上、下偏光片加上液晶盒起到光开关(或光阀)的作用。背光源出射的光可以分解为垂直(p)和平行(s)下偏光片吸收轴的光分量,其中平行于吸收轴的光(s)被下偏光片吸收,垂直于吸收轴的光(p)穿过下偏光片,通过电压控制液晶的转动,使经过下偏光片的线偏振光(p)随之发生旋转,然后从上偏光片穿过,平行于吸收轴方向的光(s)
被吸收。由于上、下偏光片的透过率分别为38%~48%,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光透过率,在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对比度和透过率等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传统的吸收型偏光片不能充分利用入射光,大大地损失了光利用率,且大幅度增加了背光源的能耗。另外,现有碘分子或者染料系偏光片的制作需要多层保护膜等,不仅造成液晶显示装置整体厚度增加,成本提高,且信赖性较差,以上种种问题使传统的吸收型偏光片在未来节能和薄型化、户外显示等液晶显示装置显示领域的应用大大受限。与传统的吸收型偏光片相比,纳米金属线栅偏光片能够透过偏振方向垂直于线栅方向的入射光,而将偏振方向平行于线栅方向的光反射,通过增加防反射层等,纳米线栅偏光片透过入射光的能力远远大于传统的吸收型偏光片,透过率可达90%以上,而对比度也有10000:1之高,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率和对比度,极大了满足如今高透过率和高对比度液晶显示装置的市场需求。另外,由于金属线栅偏光片可在高温或高湿度环境中实现卓越的耐久性,所以金属线栅偏光片在户外等信赖性要求严苛的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金属线栅偏光片在具有高透过率和高对比度的同时,其波长依存性仍然存在。如图1所示,在短波长范围内,即蓝光区域,金属线栅偏光片的透过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线栅偏光片,含有蓝光量子点,可利用蓝光量子点发出的蓝光补偿金属线栅偏光片在蓝光区域透过率较低的问题,防止液晶显示装置出现色偏,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金属线栅偏光片中设置蓝光量子点,利用蓝光量子点发出的蓝光补偿金属线栅偏光片在蓝光区域透过率较低的问题,防止液晶显示装置出现色偏,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单独设置蓝光量子点膜层,利用蓝光量子点发出的蓝光补偿金属线栅偏光片在蓝光区域透过率较低的问题,防止液晶显示装置出现色偏,提升液晶显示装
置的显示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金属线栅偏光片,包括衬底以及设于所述衬底上的金属线栅层;所述金属线栅层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所述金属线栅单元包括一金属条及设于该金属条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还包括介质层与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介质层与防反射层均设于所述衬底与金属线栅层之间,当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同时包含介质层与防反射层时,所述介质层与防反射层的上下位置不限;所述介质层与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个含有蓝光量子点。所述金属线栅单元的宽度为10nm-300nm;所述金属条的宽度占所述金属线栅单元的宽度的比例为0.1-0.9;所述金属条的厚度为10nm-500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设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入光侧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液晶层外围的密封胶、设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液晶层一侧上的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液晶层一侧上的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金属线栅层;所述金属线栅层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所述金属线栅单元包括一金属条及设于该金属条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还包括介质层与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介质层与防反射层均设于所述第一衬底与金属线栅层之间,当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同时包含介质层与防反射层时,所述介质层与防反射层的上下位置不限;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包括第二衬底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金属线栅层;所述金属线栅层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所述金属线栅单元包括一金属条及设于该金属条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还包括介质层与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介质层与防反射层均设于所述第二衬底与金属线栅层之间,当所述第二金属线栅
偏光片同时包含介质层与防反射层时,所述介质层与防反射层的上下位置不限;所述液晶显示装置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1、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的介质层与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个含有蓝光量子点;条件2、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的介质层与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个含有蓝光量子点。所述金属线栅单元的宽度为10nm-300nm;所述金属条的宽度占所述金属线栅单元的宽度的比例为0.1-0.9;所述金属条的厚度为10nm-500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设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入光侧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液晶层外围的密封胶、设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液晶层一侧上的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液晶层一侧上的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金属线栅层;所述金属线栅层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所述金属线栅单元包括一金属条及设于该金属条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包括第二衬底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金属线栅层;所述金属线栅层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所述金属线栅单元包括一金属条及设于该金属条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所述液晶显示装置满足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线栅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0)以及设于所述衬底(10)上的金属线栅层(20);所述金属线栅层(20)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21),所述金属线栅单元(21)包括一金属条(201)及设于该金属条(201)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202);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还包括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均设于所述衬底(10)与金属线栅层(20)之间,当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同时包含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时,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的上下位置不限;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中的至少一个含有蓝光量子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线栅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0)以及设于所述衬底(10)上的金属线栅层(20);所述金属线栅层(20)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21),所述金属线栅单元(21)包括一金属条(201)及设于该金属条(201)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202);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还包括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均设于所述衬底(10)与金属线栅层(20)之间,当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同时包含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时,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的上下位置不限;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中的至少一个含有蓝光量子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线栅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栅单元(21)的宽度为10nm-300nm;所述金属条(201)的宽度占所述金属线栅单元(21)的宽度的比例为0.1-0.9;所述金属条(201)的厚度为10nm-500nm。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0)与设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0)入光侧的背光源(200);所述背光源(200)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设于所述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之间的液晶层(70)、设于所述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之间且位于所述液晶层(70)外围的密封胶(80)、设于所述第一基板(51)朝向液晶层(70)一侧上的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9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基板(52)朝向液晶层(70)一侧上的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92);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91)包括第一衬底(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衬底(11)上的金属线栅层(20);所述金属线栅层(20)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21),所述金属线栅单元(21)包括一金属条(201)及设于该金属条(201)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202);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91)还包括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均设于所述第一衬底(11)
\t与金属线栅层(20)之间,当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91)同时包含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时,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的上下位置不限;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92)包括第二衬底(1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衬底(12)上的金属线栅层(20);所述金属线栅层(20)包括平行排列的数个金属线栅单元(21),所述金属线栅单元(21)包括一金属条(201)及设于该金属条(201)一侧的一条形间隔空间(202);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92)还包括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均设于所述第二衬底(12)与金属线栅层(20)之间,当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偏光片(92)同时包含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时,所述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的上下位置不限;所述液晶显示装置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1、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光片(91)的介质层(30)与防反射层(40)中的至少一个含有蓝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暄李明辉李冬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