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清泉专利>正文

高尔夫球袋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31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尔夫球袋伞,主要利用一可插置于高尔夫球袋内的中棒外管,一可在中棒外管内伸缩的中棒内管,及一设在中棒内管上方的伞体,其特征在于:该中棒内管有一可任意弯折角度的弯折区段,弯折区段包括一上、下两端为大径部而中间为小径部的束腰形弹性元件,由于束腰形弹性元件的中间小径部使然,使伞具得以透过弯折区段束腰形弹性元件的操作,可产生任一角度的弯折变化,使取放高尔夫球杆件不仅操作容易、省力又安全,且构造简单。(*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袋伞,特别是指一种专门用于高尔夫球袋中的伞具。
技术介绍
按目前专用于高尔夫球袋上,以避免高尔夫球袋因淋雨而积水的伞具,如US5,297,570 Golf bag umbrella(高尔夫球袋伞)美国专利技术专利,该美国专利技术虽设计出一种可弯折角度的高尔夫球袋伞,揭露了一种应用弹簧弯折角度的伞具,其主要利用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上段中棒之间的外部上,使其该伞具得以透过该弹簧达到弯折效果。该US5,297,570美国专利技术,利用弹簧作为伞具的弯折元件,但因弹簧被弯折时其复归作用力强大,使用者不易将伞具固定在某一定位角度,因此尚必须借助一拉件辅助使用,方可令伞体有效的被固定在特定的角度,如此不但在使用上相当不便,同时弹簧的弹性复归力相当大,除了操作上相当费力外,复原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也相当大,因此在伞具收折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将造成使用者或周遭人员的伤害。另外,又如US6,810,890 Obstruction-free golf bag umbrella美国专利技术专利,该US6,810,890美国专利为一种可弯折角度的伞具,主要是于上段中棒间利用三种不同外径的较小复归作用力的弹簧加以组合连结,此三种不同外径的弹簧是以内、中、外等三层重叠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该US6,810,890虽不须利用如US5,297,570中的拉件,即可达到伞体弯折的效果;该US6,810,890美国专利应用了三种不同外径的弹簧元件加以组合,如此不但该结构复杂,组装费时,且操作时,欲令三种不同外径的弹簧元件同时一起弯折相同的角度,其间各个弹簧元件对外力作用的变形率不尽相同,容易产生抗拒变形反而使操作更为费力,相对的,复原时,其所产生的复归作用力道也相当大,更容易误伤操作人员。因此,要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但确能有效达到伞体弯折角度的效果,即为本技术案所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高尔夫球袋伞的缺陷,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确能有效达到所期弯折角度而便于取放高尔夫杆具的高尔夫球袋伞。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一中棒外管,可插置于高尔夫球袋中;一中棒内管,可于中棒外管内部伸缩,该内管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连接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间的弯折区段;及一伞体,设于该中棒内管的第二区段上,可随第二区段的弯折,而产生的一弯折角度的变化,并可于中棒内管上伸张及收合,进而对该高尔夫球袋产生遮蔽作用;该弯折区段包括一可弯曲变形的束腰型弹性元件,连结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间,且该弹性元件两端部位的外径大于中央部位的外径,使该伞具得以透过该弯折区段而自由的弯曲一角度以方便取放高尔夫球杆具。所述高尔夫球袋伞,该中棒内管进一步包括上、下连接件,分别连接于第一区段、弹性元件与第二区段间。该弹性元件由弹性材料环绕而成。所述高尔夫球袋伞,该连接件包括一上连接件及一下连接件,其中,该下连接件插置于第一区段内,该上连接件插置于第二区段内,而该弹性元件则设置于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间,该弹性元件两端部位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的外径。所述高尔夫球袋伞,该上连接件包括一第一凸伸段及第二凸伸段,该第一凸伸段的外径实质上等于第二区段的内径,可供第二区段紧密套设于第一凸伸段的外部,以达到第二区段与连接件间的紧密连结为一体;而第二凸伸段的外径设有阳螺纹可与弹性元件的上端部位相螺合,使该弹性元件的上端部位得以螺固于第二凸伸段的外部;该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向下凸设有第一凸伸段及向上凸设第二凸伸段,该第一凸伸段的外径及形状实质上等于第一区段的内径及形状,即该第一凸伸段的外周具有一凹部,其形状与第一区段的导引槽的形状实质上相同,即可与第二区段的导引槽上端部紧密结合为一体;而第二凸伸段的外径设有阳螺纹可与弹性元件的下端部位相螺合,使该弹性元件的下端部位得以螺固于第二凸伸段的外部,因而透过两连接件可达到第一区段、弹性元件以及第二区段间的相互紧密连接为一体。所述高尔夫球袋伞,该连接件进一步包含有一补强件,该补强件设置于该连接件的中央部位,并贯穿第一凸伸部及第二凸伸部,以达到连接件强度补强的效果。本技术的具体功效是当欲利用第二区段于该第一区段上进行弯折操作时,由于该第二区段透过上连接件与弹性元件加以连结,故在第二区段上施力时,由于第二区段-->与弹性元件的中央部位小径部维持有一段距离,且由于该中央部位小径部的外径小于其两端部位的外径甚多,故该中央部位小径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相对较小许多,如此可另操作人员无须施以过大的力量,即可令弹性元件达到弯折的效果,即可令第二区段透过该弹性元件而于第一区段上产生一适当角度的弯折,即本技术在操作上可达到省力的效果。此外,由于弹性元件由弹性材料所弯折而成,且中央部位小径部的外径甚小于两端部位的外径,因此在弯折的过程中,弹性元件在中央部位小径部处不致产生太大的间隙,且其反作用力相对较小许多,如此即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不小心产生夹伤的现象,即提高了操作上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第一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棒外管及中棒内管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棒外管及中棒内管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应用于高尔夫球袋时的第一实施态样图;图6为本技术应用于高尔夫球袋时的第二实施态样图;图7为本技术中棒内管弯折前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棒内管弯折后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棒收缩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应用于高尔夫球袋时的第三实施态样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高尔夫球袋伞,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该高尔夫球袋伞主要包含有一中棒外管10、一中棒内管20以及一伞体30,该中棒内管20下端可在中棒外管10内伸缩,而该中棒内管20的上端则用以连接伞体30,该伞体30为传统构造,有关说明从略。详言之,该中棒内管20进一步包括第一区段22、一弯折区段24以及第二区段26,其该中棒外管10套设于第一区段22的外部,使其第一区段22得以于中棒外管10内部达到伸缩的目的,且中棒外管10的下方具有可便于握持的握持部12。请再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本技术外管10及中棒内管20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其中,该中棒内管20包含有第一区段22、一弯折区段24以及第二区段26,该弯折区段24包括一弹性元件242、一上连接件244及一下连接件244A,其中,该下连接件244A插置于第一区段22内,该上连接件244插置于第二区段26内,而该弹性元件242则设置于上连接件244与下连接件244A间,该弹性元件242由一弹性材料绕曲而成,其两端部位2422的外径较中央部位2424的外径为大,同时两端部位2422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区段22与第二区段26的外径,其弹性元件242的构造乃由一中央部位小径部2422分别向两端部位方向呈现渐扩其外径的大径部2424所构成,即如同一种束腰型弹性元件242的态样。在本实施例中上连接件244的两端分别向上凸设有第一凸伸段2442及向下凸设第二凸伸段2444,该第一凸伸段2442的外径实质上等于第二区段26的内径,可供第二区段26紧密套设于第一凸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袋伞,是应用于一高尔夫球袋中,该球袋伞包括:    一中棒外管,可插置于高尔夫球袋中;    一中棒内管,可于中棒外管内部伸缩,该内管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连接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间的弯折区段;及    一伞体,设于该中棒内管的第二区段上,可随第二区段的弯折,而产生一弯折角度的变化,并可于中棒内管上伸张及收合,进而对该高尔夫球袋产生遮蔽作用;    其特征在于:该弯折区段包括一可弯曲变形的束腰型弹性元件,连结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间,且该弹性元件两端部位的外径大于中央部位的外径,使该伞具得以透过该弯折区段而自由的弯曲一角度以方便取放高尔夫球杆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尔夫球袋伞,是应用于一高尔夫球袋中,该球袋伞包括:一中棒外管,可插置于高尔夫球袋中;一中棒内管,可于中棒外管内部伸缩,该内管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连接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间的弯折区段;及一伞体,设于该中棒内管的第二区段上,可随第二区段的弯折,而产生一弯折角度的变化,并可于中棒内管上伸张及收合,进而对该高尔夫球袋产生遮蔽作用;其特征在于:该弯折区段包括一可弯曲变形的束腰型弹性元件,连结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间,且该弹性元件两端部位的外径大于中央部位的外径,使该伞具得以透过该弯折区段而自由的弯曲一角度以方便取放高尔夫球杆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袋伞,其特征在于:该中棒内管进一步包括连接件,分别连接于第一区段、弹性元件与第二区段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袋伞,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由弹性材料环绕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尔夫球袋伞,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一上连接件及一下连接件,其中,该下连接件插置于第一区段内,该上连接件插置于第二区段内,而该弹性元件则设置于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间,该弹性元件两端部位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游清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