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182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该结构在电蒸箱内部设置一排汽座,在排汽座内设置有开设有排汽通孔的冷凝板,冷凝板上方设置一排汽盖,排汽盖上对应每排排汽通孔处开设有长形通孔,每个长形通孔的下方形成有一“凵”型挡流件,该“凵”型挡流件的底部恰正对长形通孔并与长形通孔的形状对应,且该“凵”型挡流件的两侧面镂空并于长形通孔连通,该结构利用冷凝板将电蒸箱工作时排汽座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并收集回发热盘再次蒸发进行循环反复,此外经冷凝板上行的部分蒸汽碰到排汽盖上的“凵”型挡流件时,减缓了上行速度,加快了冷凝,有利于减少电蒸箱中水汽向箱体外的扩散,节约了水分和能源,并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蒸箱排汽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蒸制的食品由于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食材本身的营养成分而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可用于蒸的装置种类繁多,其中电蒸箱是利用水加热产生蒸汽,再利用蒸汽对食物加热的一种烹饪装置。常见的家用电蒸箱通常包括箱体和蒸汽发生装置,其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水箱和发热盘,水箱中的水在发热盘发出的热量作用下形成大量蒸汽,该蒸汽用来蒸制食物。目前现有的电蒸箱,在针对所产生的大量水蒸汽的处理上,基本都是由水蒸气随意扩散至电蒸箱外面,散发到外界空间中,这样不仅大量浪费水分、浪费能源,同时散发到电蒸箱外界的水蒸气容易烫伤到人,非常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该结构能够将水蒸汽在电蒸箱内部冷凝成水珠并流回发热盘进行反复利用,且结构简单,方便可行。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可拆卸式固设于电蒸箱箱体内部,包括一排汽座,该排汽座呈顶面敞口的盒状结构,且该盒状结构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每个通孔处均连接有一软管,软管的自由端位于电蒸箱内发热盘的上方;一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定位设于排汽座内部靠近顶面敞口处,该冷凝板上开设有若干排排汽通孔;和一排汽盖,所述排汽盖位于冷凝板上方且固设于排汽座的顶面敞口处,该排汽盖上开设有若干排长形通孔,每排长形通孔的位置与冷凝板上每排排汽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每个长形通孔的下方形成有一“凵”型挡流件,该“凵”型挡流件的底部恰正对长形通孔并与长形通孔的形状对应,且该“凵”型挡流件的两侧面镂空并于长形通孔连通。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排汽座的周壁内侧面上靠近顶面敞口处沿径向朝中心突起形成一圈搭台,所述冷凝板搭设于该搭台上。所述排汽盖的边缘处向下弯折形成倒扣翻边,排汽座顶面敞口处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直形翻边,所述倒扣翻边恰覆盖并卡设于直形翻边上。所述排汽盖呈与排汽座的顶面敞口形状尺寸对应的盆状结构,该盆状结构底面的下侧面上向下延伸形成有若干个定位空心柱,所述冷凝板上对应定位空心柱处开设有定孔位,所述排汽座盒状结构底面的上侧面对应定位空心柱处向上延伸形成定位基座,所述定位空心柱穿设过定位孔并通过连接件与定位基座固连。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或螺栓。所述排汽座的底面为以通孔处为最低点的倾斜面。所述排汽座的外周壁对应两侧分别固设有一能够与电蒸箱箱体内部固定的固定耳。所述排汽盖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软管为可折叠硅胶管。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结构在电蒸箱内部设置一排汽座,在排汽座内设置有开设有排汽通孔的冷凝板,冷凝板上方设置一排汽盖,排汽盖上对应每排排汽通孔处开设有长形通孔,每个长形通孔的下方形成有一“凵”型挡流件,该“凵”型挡流件的底部恰正对长形通孔并与长形通孔的形状对应,且该“凵”型挡流件的两侧面镂空并于长形通孔连通,该结构利用冷凝板将电蒸箱工作时排汽座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并收集回发热盘再次蒸发进行循环反复,此外经冷凝板上行的部分蒸汽碰到排汽盖上的“凵”型挡流件时,减缓了上行速度,加快了冷凝,有利于减少电蒸箱中水汽向箱体外的扩散,节约了水分和能源,并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其中:1-排汽座;101-通孔;102-软管;103-搭台;104-直形翻边;105-定位基座;106-固定耳;2-冷凝板;201-排汽通孔;202-定位孔;3-排汽盖;301-长形通孔;302-“凵”型挡流件;303-倒扣翻边;304-定位空心柱;4-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图1和图2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可拆卸式固设于电蒸箱箱体内部,其包括一排汽座1,一冷凝板2和一排汽盖3。该排汽座呈顶面敞口的盒状结构,排汽座1盒状结构的外周壁对应两侧分别固设有一能够与电蒸箱箱体内部固定的固定耳106,可采用常用连接件通过该固定耳与电蒸箱箱体内部连接起来。排汽座1的盒状结构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101,每个通孔处均连接有一软管102,软管的自由端位于电蒸箱内发热盘的上方,该软管可以为铜管、塑料管、可折叠硅胶管等,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为可折叠硅胶管。其中所述排汽座1的底面为以通孔处为最低点的倾斜面,这样方便从上方滴落下来的冷凝水流入软管中,进而流回到发热盘内,进行循环反复利用。该结构中的冷凝板2定位设于排汽座内部靠近顶面敞口处,其具体结构可以为:排汽座1的周壁内侧面上靠近顶面敞口处沿径向朝中心突起形成一圈搭台103,冷凝板2搭设于该搭台上,此外该冷凝板上开设有若干排排汽通孔201。排汽盖3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呈与排汽座的顶面敞口形状尺寸对应的盆状结构,位于冷凝板2上方且固设于排汽座1的顶面敞口处。排汽盖3的边缘处向下弯折形成有倒扣翻边303,排汽座1顶面敞口处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直形翻边104,倒扣翻边恰覆盖并卡设于直形翻边上。此外该盆状结构底面的下侧面上向下延伸形成有若干个定位空心柱304,冷凝板2上对应定位空心柱处开设有定孔位202,排汽座1盒状结构底面的上侧面对应定位空心柱处向上延伸形成定位基座105,定位空心柱穿设过定位孔并通过连接件4与定位基座固连,其中连接件可采用常见螺纹连接件,如螺栓或螺钉等。该排汽盖3上开设有若干排长形通孔301,每排长形通孔的位置与冷凝板上每排排汽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每个长形通孔的下方形成有一“凵”型挡流件302,该“凵”型挡流件的底部恰正对长形通孔并与长形通孔的形状对应,且该“凵”型挡流件的两侧面镂空并于长形通孔连通。当电蒸箱开始工作时,排汽座1排出的蒸汽向上运行碰到冷凝板2,部分蒸汽在冷凝板的下表面冷凝成水珠,然后水珠受重力作用滴落至排汽座1的底面,然后流经软管102流回到发热盘上,利用发热盘发出的热量再次形成蒸汽,进行循环反复利用。排汽座1排出的蒸汽还有部分经冷凝板2上的排汽通孔201继续向上运行,碰到排汽盖3。由于排汽盖3上对应冷凝板每排排汽通孔处均都对应设有一长形通孔,且每个长形通孔的下方形成有一“凵”型挡流件302,该“凵”型挡流件的底部恰正对长形通孔并与长形通孔的形状对应,且该“凵”型挡流件的两侧面镂空并于长形通孔连通,这样蒸汽在上行过程中是从“凵”型挡流件的两侧面镂空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可拆卸式固设于电蒸箱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排汽座(1),该排汽座呈顶面敞口的盒状结构,且该盒状结构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101),每个通孔处均连接有一软管(102),软管的自由端位于电蒸箱内发热盘的上方;一冷凝板(2),所述冷凝板定位设于排汽座内部靠近顶面敞口处,该冷凝板上开设有若干排排汽通孔(201);和一排汽盖(3),所述排汽盖位于冷凝板上方且固设于排汽座的顶面敞口处,该排汽盖上开设有若干排长形通孔(301),每排长形通孔的位置与冷凝板上每排排汽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每个长形通孔的下方形成有一“凵”型挡流件(302),该“凵”型挡流件的底部恰正对长形通孔并与长形通孔的形状对应,且该“凵”型挡流件的两侧面镂空并于长形通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可拆卸式固设于电蒸箱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排汽座(1),该排汽座呈顶面敞口的盒状结构,且该盒状结构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
(101),每个通孔处均连接有一软管(102),软管的自由端位于电蒸箱内发热盘的上方;
一冷凝板(2),所述冷凝板定位设于排汽座内部靠近顶面敞口处,该冷凝板上开设有若
干排排汽通孔(201);和
一排汽盖(3),所述排汽盖位于冷凝板上方且固设于排汽座的顶面敞口处,该排汽盖上
开设有若干排长形通孔(301),每排长形通孔的位置与冷凝板上每排排汽通孔的位置相对
应,且每个长形通孔的下方形成有一“凵”型挡流件(302),该“凵”型挡流件的底部恰正对长
形通孔并与长形通孔的形状对应,且该“凵”型挡流件的两侧面镂空并于长形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座(1)的周壁内
侧面上靠近顶面敞口处沿径向朝中心突起形成一圈搭台(103),所述冷凝板(2)搭设于该搭
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盖(3)的边缘处
向下弯折形成倒扣翻边(303),排汽座(1)顶面敞口处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水旺陈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佳威路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