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于太阳轮的中心轴,电机的转子与齿圈用平键配合连接,所述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至少设有三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分别与齿圈的内圈齿轮以及太阳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基于单排行星轮、单电机实现了混合动力汽车特有的功能要求,且通过创新布置轴承支撑系统,使得整个动力耦合装置得结构更加紧凑,大大降低了整车成本,并且轴承支撑系统可以紧凑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提供运转件的径向及轴向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结构部件
,特别涉及到一种行星轮及其轴承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现代工业社会里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角色。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以及人们对自动挡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型动力传递机构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国内汽车市场以及欧美、日韩主流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车型在原来只有手动变速箱的配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诸如无级变速CVT、行星轮式自动变速箱AT等自动变速箱的配置。如此,越来越多的车型需要匹配特殊的动力传递机构,以实现自动挡车型的自动换挡的轻便和舒适,或混合动力系统的模式切换。在自动变速箱或混合动力系统的具体应用上,为了更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必须配备动力传递机构-动力耦合装置。传统的动力传递机构,仅用一个离合器控制动力传递的开/关,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燃油消耗量较大,并且乘坐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结构紧凑,使混合动力汽车能够稳定地运行于多种模式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于太阳轮的中心轴,电机的转子与齿圈用平键配合连接,所述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至少设有三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分别与齿圈的内圈齿轮以及太阳轮啮合。每个所述行星轮均设有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穿过行星轮的中部通孔,在行星齿轮轴和行星轮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行星齿轮轴通过滚针轴承支撑行星轮,行星轮两边分别用滑动止推垫圈支撑定位。每个所述的行星齿轮轴的一端固定在行星架上,另一端连接于行星架盖上,所述行星架与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箱的转轴连接。所述行星架的轴向和变速箱壳体之间设置行星架轴向支撑轴承,所述行星架的径向和变速箱壳体之间设有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所述齿圈的左侧通过齿圈左侧支撑盘的上部支撑,所述齿圈左侧支撑盘的下部与壳体间压入有齿圈左侧支撑轴承,所述左侧支撑轴承支撑齿圈和电机;所述齿圈的右侧通过齿圈右侧支撑盘的上部支撑,所述齿圈右侧支撑盘的上部内侧与离合器摩擦盘固定连接,所述齿圈右侧支撑轴承支撑在变速箱壳体与齿圈右侧支撑盘的下部外侧之间。所述太阳轮的轴向通过太阳轮轴向支撑轴承支撑定位。所述太阳轮的内外端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太阳轮轴向支撑轴承,所述太阳轮的径向通过太阳轮径向支撑轴承支撑定位。所述太阳轮的轴侧面与单向离合器衬套之间设置太阳轮径向支撑轴承,通过太阳轮轴向支撑轴承和太阳轮径向支撑轴承为太阳轮的转动提供轴承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基于单排行星轮、单电机实现了混合动力汽车特有的功能要求,且通过创新布置轴承支撑系统,使得整个动力耦合装置得结构更加紧凑,大大降低了整车成本,并且轴承支撑系统可以紧凑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提供运转件的径向及轴向支撑。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附图1为本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整体结构原理性示意图。附图2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剖面结构图。附图3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结合制动器单元的剖面结构图。附图4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油道结构剖面图。附图5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行星齿轮系机构的运行原理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齿圈;2、齿圈左侧支撑盘;3、齿圈左侧支撑轴承;4、齿圈右侧支撑盘;5、齿圈右侧支撑轴承;6、行星轮;12、离合器支撑盘;13、行星架;14、行星架轴向支撑轴承;15、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17、太阳轮;18、太阳轮轴向支撑轴承;19、太阳轮径向支撑轴承;21、单向离合器衬套;29、后端盖;30、油道;31、油管;32、行星齿轮轴;35、发动机;38、电机;40、变速箱。具体实施方式单排行星轮系统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单排行星齿轮系机构包括太阳轮17、行星轮6、行星架13和齿圈1,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发动机35的输出轴连接于太阳轮17的中心轴,电机38的转子与齿圈1用平键配合连接,电机38的的定子固定在壳体上,电机38为同时具有发电机和电动机两种功能的电动发电机,齿圈1、行星架13、太阳轮17和行星轮6组成行星齿轮系机构,太阳轮17的周边齿轮啮合于若干行星轮6,行星轮6啮合于齿圈1的内圈齿轮,行星架13连接各行星轮6的中心轴,并基于行星齿轮的转动提供动力输出/输入,这种行星齿轮系机构的运行原理同附图所示本领域的单排行星齿轮系机构。轴承支撑系统包括太阳轮径向支撑轴承19、太阳轮轴向支撑轴承18、行星架轴向支撑轴承14、齿圈左侧支撑轴承3、齿圈右侧支撑轴承5、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15。其中单排行星齿轮系机构具体包括太阳轮17、太阳轮轴向支撑轴承
18、太阳轮径向支撑轴承19、行星轮6、行星齿轮轴32、滚针轴承、齿圈右侧支撑盘4、行星架13、齿圈1和齿圈左侧支撑盘2,其中如图1所示,行星齿轮轴32穿过行星轮6的中部通孔,在行星齿轮轴32和行星轮6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行星齿轮轴32通过滚针轴承支撑行星轮6,两边分别用滑动止推垫圈支撑定位,行星齿轮系机构总共有三个行星轮6,每个行星轮6均通过对应的一个行星齿轮轴32和滚针轴承支撑,三个行星齿轮轴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行星架13,行星齿轮轴32的另一端连接于行星架盖。行星架13右端通过所述行星架轴向支撑轴承14与变速箱40壳体接触实现轴向限位,通过行星架轴向支撑轴承14将轴向力传递给变速箱40壳体,同时经过行星架轴向支撑轴承14使行星架13与变速箱40壳体相对运动不产生干涉。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15内侧与行星架13配合,将行星架13旋转运动传递扭矩过程中所产生的径向力通过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15传递给变速箱40壳体,同时由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15使行星架13与变速箱40壳体产生相对运动时不会干涉齿圈左侧支撑盘2的上部外侧与齿圈1左端支撑连接,齿圈左侧支撑盘2的下部外侧与壳体间压入齿圈左侧支撑轴承3来支撑齿圈1和电机38;齿圈右侧支撑盘4的上部外侧与齿圈1右端支撑连接,齿圈右侧支撑盘4的上部内侧与离合器摩擦盘固定连接,齿圈右侧支撑轴承5支撑在变速箱40壳体与齿圈右侧支撑盘4的下部外侧之间,这样齿圈左侧支撑轴承3通过齿圈左侧支撑盘2支撑齿圈1的左侧,齿圈右侧支撑轴承5通过齿圈右侧支撑盘4支撑齿圈1右侧,借助齿圈左侧支撑轴承3和齿圈右侧支撑轴承5为齿圈1的转动提供轴承支撑。行星架13的轴向和变速箱40壳体之间设置行星架轴向支撑轴承14,行星架13的径向和变速箱40壳体之间设置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15,通过行星架
轴向支撑轴承14和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15为行星架13相对于变速箱40壳体的转动提供轴向和径向轴承支撑。齿圈左侧支撑轴承3外侧与齿圈左侧支撑盘2配合,齿圈右侧支撑轴承5外侧与齿圈右侧支撑盘4内侧配合,当齿圈1受到旋转扭矩作用时内斜齿会产生方向向左或右的轴向力,通过齿圈左侧支撑盘2传递方向向左的轴向力,此时由齿圈左侧支撑轴承3将轴向力施加在变速箱40壳体上;而齿圈右侧支撑盘4传递向右的轴向力,同时通过齿圈右侧支撑轴承5将右向的轴向力传递给变速箱40壳体。太阳轮17的轴向通过太阳轮轴向支撑轴承18进行支撑定位,优选的在太阳轮17的内外端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太阳轮轴向支撑轴承18,太阳轮17的径向通过太阳轮径向支撑轴承19进行支撑定位,优选的在太阳轮17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于太阳轮的中心轴,电机的转子与齿圈用平键配合连接,所述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至少设有三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分别与齿圈的内圈齿轮以及太阳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于太阳轮的中心轴,电机的转子与齿圈用平键配合连接,所述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至少设有三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分别与齿圈的内圈齿轮以及太阳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星轮均设有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穿过行星轮的中部通孔,在行星齿轮轴和行星轮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行星齿轮轴通过滚针轴承支撑行星轮,行星轮两边分别用滑动止推垫圈支撑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行星齿轮轴的一端固定在行星架上,另一端连接于行星架盖上,所述行星架与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箱的转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的轴向和变速箱壳体之间设置行星架轴向支撑轴承,所述行星架的径向和变速箱壳体之间设有行星架径向支撑轴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段志辉,景枫,王亚峰,林学欣,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