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用于振动发声的发声单体和与所述发声单体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表面凸设具有开口端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所述发声单体,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发声单体之间形成填充胶水的藏胶槽,所述限位部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藏胶槽延伸的将所述胶水导入对应的藏胶槽内的导胶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扬声器可以提高其密闭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其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化
,尤其涉及电声转换领域中的扬声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而手机中的扬声器便是实现这个高品质音乐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相关技术的扬声器中将电路板(FPC)焊接在发声单体后,再将发声单体与外壳组装粘结。在所述扬声器组装的过程中,焊接在所述发声单体上的FPC会挡住位于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外壳之间的打胶槽而形成打胶盲区,使得打胶针头无法通过,而导致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外壳之间没有胶水渗透,存在前腔漏气和可靠性失效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因胶水无法填充而导致前腔漏气和可靠性降低等问题的扬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因胶水无法填充而导致前腔
漏气和可靠性降低等问题的扬声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用于振动发声的发声单体和与所述发声单体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表面凸设具有开口端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所述发声单体,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发声单体之间形成填充胶水的藏胶槽,所述限位部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藏胶槽延伸的将所述胶水导入对应的藏胶槽内的导胶槽。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导胶槽包括沿所述开口端朝所述限位部的底壁方向延伸的注胶槽,所述注胶槽的末端与所述限位部的底壁之间连接有导胶斜坡,所述导胶斜坡具有与所述限位部的侧壁接合的斜坡面。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电路板包括覆盖在所述藏胶槽上方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所述壳体外延伸,所述注胶槽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导胶斜坡沿所述注胶槽末端朝所述延伸部下方倾斜延伸并与所述藏胶槽连通。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限位部的侧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藏胶槽与所述开口端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从所述开口端延伸至所述藏胶槽。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排气槽与所述注胶槽平行。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斜坡面相对所述藏胶槽的斜倾角度设定在25-35°之间。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多个侧壁,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底板,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挡墙、第二挡墙、第三挡墙和第四挡墙,所述第一挡墙、所述第二挡墙、所述第三挡墙和所述第四挡墙分别从所述底板垂直延伸并分别在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一端形成倒角。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第一挡墙、第二挡墙、第三挡墙和第四挡墙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所述藏胶槽,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藏胶槽之间留有预设间隙。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电路板遮挡所述第一挡墙两端形成两个所述延伸部并经所述第一挡墙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注胶槽开设在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所述导胶斜坡分别朝两个所述延伸部下方倾斜延伸。本技术所述的扬声器中,所述注胶槽间隔开设在所述两个延伸部之间,所述注胶槽与所述导胶斜坡一一对应,所述导胶斜坡之间形成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定位侧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扬声器中,所述基座的限位部收容
所述发声单体,所述电路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发声单体上,并部分遮挡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发声单体之间的打胶槽而形成所述第一打胶盲区和所述第二打胶盲区;而且所述限位部的第一挡墙形成有对应所述第一打胶盲区设置的第一导胶槽和对应所述第二打胶盲区设置的第二导胶槽,所述第一导胶槽和所述第二导胶槽分别引导胶水流至所述第一打胶盲区和所述第二打胶盲区内的打胶槽内。因此,所述扬声器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导胶槽和所述第二导胶槽分别在所述第一打胶盲区和所述第二打胶盲区内进行补胶操作,从而提高所述扬声器的密闭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所述扬声器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扬声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的部分组装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扬声器中基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基座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所述扬声器100包括提供收容空间的壳体10、
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的发声单体20和部分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电路板30,所述电路板30与所述发声单体20电连接,并向所述发声单体20内提供驱动信号,电路板30远离发声单体20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0外侧。所述壳体10包括基座11和盖设于所述基座11的盖板12。所述基座11和所述盖板12共同围成所述壳体10的收容空间。其中,所述基座11包括与所述盖板12相对平行设置的底板111和垂直于所述底板111的多个侧壁112。而且,所述多个侧壁112分别与所述盖板12连接设置。请结合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1的中间部分朝向盖板12凸设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发声单体20的限位部13,限位部13具有朝向盖板12的开口端130。而且,所述限位部13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挡墙131、第二挡墙132、第三挡墙133和第四挡墙134。所述第一挡墙131、所述第二挡墙132、所述第三挡墙133和所述第四挡墙134分别从所述底板111垂直延伸,用于固定并限位所述发声单体20。而且,在所述限位部13和所述侧壁112之间还形成有支撑所述电路板30的固定平台14。具体地,所述固定平台14夹设于所述第一挡墙131和与所述第一挡墙131相对应的侧壁112之间。所述发声单体20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盆架21、收容于所述盆架21内的
磁路系统23和振动系统25。所述磁路系统23内形成有磁间隙,并包括磁钢组件231和盖设于所述磁钢组件231顶部的极板233,所述磁钢组件231固定于所述极板233,所述极板233抵接所述盆架21,从而将所述磁路系统23固定于所述盆架21内。所述振动系统25包括插入所述磁路系统23磁间隙内的音圈251和固定于盆架21的振膜253,所述音圈251驱动所述振膜253振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体20与所述限位部13之间形成有藏胶槽15。具体地,所述发声单体20的盆架21与所述限位部13的第一挡墙131、第二挡墙132、第三挡墙133和第四挡墙134的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藏胶槽15。在所述扬声器100的组装过程中,打胶针头(图未示)向所述发声单体20和所述限位部13之间的藏胶槽15注入胶水,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粘结固定。所述电路板3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平台14,并向所述壳体10的外部延伸;另一端向所述发声单体20延伸,并焊接固定于所述发声单体2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30越过所述第一挡墙131的顶部与所述发声单体20焊接固定,并且所述电路板30与所述振动系统25的音圈251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0呈“Y”字形焊接在发声单体20靠近第一挡墙131的两端,所述电路板30遮挡所述第一挡墙131两端形成两个延伸部301,两个延伸部301并经所述第一挡墙131延伸至所述壳体10外,所述第一挡墙131和所述盆架21之间的藏胶槽15从而形成了相对间隔设置的分别由延伸部301遮挡的第一打胶盲区40和第二打胶盲区50。在所述第一打胶盲区40和所述第二打胶盲区5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用于振动发声的发声单体和与所述发声单体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表面凸设具有开口端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所述发声单体,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发声单体之间形成填充胶水的藏胶槽,所述限位部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藏胶槽延伸的将所述胶水导入对应的所述藏胶槽内的导胶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用于振动发声的发声单体和与所述发声单体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表面凸设具有开口端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所述发声单体,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发声单体之间形成填充胶水的藏胶槽,所述限位部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藏胶槽延伸的将所述胶水导入对应的所述藏胶槽内的导胶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胶槽包括沿所述开口端朝所述限位部的底壁方向延伸的注胶槽,所述注胶槽的末端与所述限位部的底壁之间连接有导胶斜坡,所述导胶斜坡具有与所述限位部的侧壁接合的斜坡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覆盖在所述藏胶槽上方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所述壳体外延伸,所述注胶槽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导胶斜坡沿所述注胶槽末端朝所述延伸部下方倾斜延伸并与所述藏胶槽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侧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藏胶槽与所述开口端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从所述开口端 延伸至所述藏胶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致远,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