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6764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0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包括潜水泵,所述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还包括与潜水泵的第一出水口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硬质水管和安装在被安装主体上的导轨,所述硬质水管的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导轨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硬质水管上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第一导向部相抵靠、且所述第二导向部可沿第一导向部的长度方向滑动。在使用时,通过直接牵引该硬质水管即可带动潜水泵升降;同时,导轨的第一导向部与硬质水管的第二导向部相配合,对硬质水管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更便于对硬质水管、以及潜水泵进行升降调节;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施、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潜水泵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大型的海上工程项目对施工中的安装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常规的起重、打桩等工程船靠抛锚定位已很难满足工程本身对建造精度的要求,因此,自升式工作平台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尺度较小的自升式平台,其船体结构相对简单,一般为箱型结构,造价相对较低,但其功能却比较强。该类船一般拥有较大的甲板工作面积,能放置可移动式履带吊、并能进行风机的吊装;也可在甲板面上放置预先设计好的海上生活模块,作为居住场地使用;还可在平台上装设打桩设备,进行打桩作业。该类自升式平台特点鲜明,市场前景较好。基于自升式平台升起后脱离了水面,但是平台上的冷却、消防及施工等都需要使用海水,所以通常会配备潜水系统解决上述用水问题。最常见的潜水系统是采用软管绞车式,即潜水泵出口连接软管,平台舷侧配备软管绞车,潜水泵的收放通过软管绞车实现。此种软管绞车形式的潜水系统通常要占用平台上宝贵的作业空间,且系统组成复杂、维护保养不便;目前对于国内来讲,上述潜水系统中所需的部件主要依靠进口,成本高昂且供货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升降调节、且整体结构简单的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包括潜水泵,所述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还包括与潜水泵的第一出水口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硬质水管和安装在被安装主体上的导轨,所述硬质水管的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导轨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硬质水管上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第一导向部相抵靠、且所述第二导向部可沿第一导向部的长度方向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部的横截面为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导向部的横截面为凹陷的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水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有两条、且两条第一导向部分别位于硬质水管的前后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两条第一导向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水管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法兰,所述支撑法兰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导向部。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水管通过升降固定座组件与被安装主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固定座组件包括安装在被安装主体上的底座、两块与底座相连接的伸缩支撑板、以及两块与伸缩支撑板通过螺栓相连接的活动支撑板,所述伸缩支撑板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伸缩支撑板伸出被安装主体的左侧,所述活动支撑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两块活动支撑板通过螺栓分别与硬质水管的左右两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水管包括多根扬水管,多根扬水管通过螺栓相连接。进一步地,每根扬水管上开设有分出水口,且位于硬质水管上端的分出水口构成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硬质水管下端的分出水口上安装有盲板。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水管上端设有具有吊装孔的吊耳。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其潜水泵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有硬质水管,通过直接牵引该硬质水管即可带动潜水泵升降,因此,该硬质水管同时还具有升降杆的作用;同时,被安装主体上安装有导轨,导轨的第一导向部与硬质水管的第二导向部相配合,对硬质水管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更便于对硬质水管、以及潜水泵进行升降调节;另外,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施、生产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潜水泵与硬质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导轨与被安装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硬质水管与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硬质水管与升降固定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活动支撑板与支撑法兰的连接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 潜水泵2 硬质水管21 第二出水口22 第二导向部23 支撑法兰231 第二连接孔232 第三连接孔24 扬水管241 分出水口242 盲板25 导向滑环26 连接法兰27 加强轴板3 被安装主体31 主甲板面4 导轨41 第一导向部42 连接支撑件5 升降固定座组件51 底座52 伸缩支撑板53 活动支撑板6 吊耳61 吊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申请中所述被安装主体3包括自升式平台、船舶等。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纸面的上下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将纸面的左右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如图4所示,将纸面的上下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包括潜水泵1、与潜水泵1的第一出水口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硬质水管2、以及安装在被安装主体3上的导轨4。硬质水管2的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21,该第二出水口21用于与被安装主体3上相关的用水设备相连接;导轨4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41,硬质水管2上设有第二导向部22,第二导向部22与第一导向部41相抵靠、且第二导向部22可沿第一导向部41的长度方向滑动。在需要对潜水泵1进行升降调节时,利用被安装主体3上已有的吊装设备、例如自升式平台上的平台吊机等,直接牵引硬质水管2,硬质水管2就会带动潜水泵1升降。本技术中的硬质水管2不仅用于通水,还具有牵引潜水泵1的作用,因此,硬质水管2实质上还具有升降杆的作用。这也使得本技术在进行升降操作时,无需再借助专门的起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包括潜水泵(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潜水泵(1)的第一出水口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硬质水管(2)和安装在被安装主体(3)上的导轨(4),所述硬质水管(2)的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21);所述导轨(4)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41),所述硬质水管(2)上设有第二导向部(22),所述第二导向部(22)与第一导向部(41)相抵靠、且所述第二导向部(22)可沿第一导向部(41)的长度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包括潜水泵(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潜水泵(1)的第一出水口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硬质水管(2)和安装在被安装主体(3)上的导轨(4),所述硬质水管(2)的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21);所述导轨(4)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41),所述硬质水管(2)上设有第二导向部(22),所述第二导向部(22)与第一导向部(41)相抵靠、且所述第二导向部(22)可沿第一导向部(41)的长度方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41)的横截面为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导向部(22)的横截面为凹陷的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水管(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部(22),所述第一导向部(41)有两条、且两条第一导向部(41)分别位于硬质水管(2)的前后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1)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两条第一导向部(4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可升降调节的潜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水管(2)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法兰(23),所述支撑法兰(2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森林宋永在卜玉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