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6579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装置,在定位杆中部位置处开有两个组件定位通孔,在靠近定位杆两端头处设有向下的限位竖臂,两根限位竖臂内侧面为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面相配合的平面结构,两根限位竖臂内侧面之间距离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长度方向的壳体外壁面距离相限位配合,两个组件定位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与所封装电容器的电极引出端子在电容器壳内长度方向上的端子间距相对应定位,两个组件定位通孔的孔径与所封装的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相对应配合。实现将电容器引出端子在电容器外壳长度方向上的定位准确快捷不偏移,端子相互间位置整齐一致,生产安装稳定性和定位垂直性高,提升所封装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的定位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对电容器封装组合件进行固定的电容器封装组合件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力等系统使用的大电流大容量电容器中,所采用的电容器外壳及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的体积均很大,需要将电容器安装在大尺寸的电容器外壳内后再采用环氧进行封装,而这在进行环氧封装前需要对电容器以及其电极引出端子进行良好的定位固定操作,才能达到满足封装生产品质要求;通常对于这类电容器的常规封装方式中存在着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位置安装定位操作不便、定位偏移、高度位置不一、一致性差等缺陷,不利于对电容器的后期安装使用品质,直接降低电容器的最终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电力等系统使用的大电流电容器中在进行环氧封装生产过程中容易存在着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位置安装定位操作不便、定位偏移、高度位置不一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有效提高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稳定性,提高封装生产产品品质的一致性的电容器盖组合件的定位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杆,在定位杆中部位置处开有两个组件定位通孔,在靠近定位杆两端头处设有向下的限位竖臂,两根限位竖臂内侧面为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面相配合的平面结构,两根限位竖臂内侧面之间距离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长度方向的壳体外壁面距离相限位配合,两个组件定位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与所封装电容器的电极引出端子在电容器壳内长度方向上的端子间距相对应定位,两个组件定位通孔的孔径与所封装的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相对应配合。达到实现将所封装的电容器引出端子在电容器外壳长度方向上的定位准确快捷,不发生定位偏移,快速有效提高所封装的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相互间位置的整齐一致性,定位更具稳定协调一致性,生产安装固定效率高,安全可靠,提高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生产封装后的定位稳定性和定位垂直性,提升所封装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的定位品质。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杆两端设有限位竖臂的安装槽孔,两根限位竖臂上端头通过安装槽孔固定安装连接在靠定位杆两端的背面位置处。提高定位装置的制作简单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竖臂在定位杆下方的竖向高度为所封装电容器壳高度的1/4~1/3高。提高对所封装电容器在外壳长度方向上进行定位操作的可靠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组件定位通孔为圆形通孔结构。提高对所封装电容器的电极引出端子穿过圆形通过进行定位的操作便捷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杆和限位竖臂均采用长方体结构。提高定位装置制作的简单便捷有效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杆及限位竖臂均采用铝合金材质结构。提高定位装置制作的简单便捷有效性及使用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的两根限位竖臂在定位杆两端头处的间距为可调节的安装连接结构。提高定位装置对所封装电容器外壳的定位灵活方便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达到实现将所封装的电容器封装组合件在电容器外壳长度方向上的定位准确快捷,不发生定位偏移,快速有效提高所封装的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相互间位置的整齐一致性,定位更具稳定协调一致性,生产安装固定效率高,安全可靠,提高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生产封装后的定位稳定性和定位垂直性,提升所封装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的定位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10,在定位杆10中部位置处开有两个组件定位通孔12,在靠近定位杆两端头处设有向下的限位竖臂11,两根限位竖臂11内侧面为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面相配合的平面结构,两根限位竖臂11内侧面之间距离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长度方向的壳体外壁面距离相限位配合,两个组件定位通孔12之间的孔位间距与所封装电容器的电极引出端子在电容器壳内长度方向上的端子间距相对应定位,两个组件定位通孔的孔径与所封装的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相对应配合。定位杆两端设有限位竖臂的安装槽孔,两根限位竖臂上端头121通过安装槽孔固定安装连接在靠定位杆两端的背面位置处。限位竖臂11在定位杆下方的竖向高度为所封装电容器壳高度的1/4~1/3高。两个组件定位通孔12为圆形通孔结构。定位杆10和限位竖臂11均采用长方体结构。定位杆及限位竖臂11均采用铝合金材质结构。两根限位竖臂11在定位杆两端头处的间距为可调节的安装连接结构。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组件定位通孔、定位杆、限位竖臂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杆,在定位杆中部位置处开有两个组件定位通孔,在靠近定位杆两端头处设有向下的限位竖臂,两根限位竖臂内侧面为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面相配合的平面结构,两根限位竖臂内侧面之间距离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长度方向的壳体外壁面距离相限位配合,两个组件定位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与所封装电容器的电极引出端子在电容器壳内长度方向上的端子间距相对应定位,两个组件定位通孔的孔径与所封装的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相对应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封装组合件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杆,在定位杆中部位置处开有两个组件定位通孔,在靠近定位杆两端头处设有向下的限位竖臂,两根限位竖臂内侧面为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面相配合的平面结构,两根限位竖臂内侧面之间距离与所封装的电容器外壳长度方向的壳体外壁面距离相限位配合,两个组件定位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与所封装电容器的电极引出端子在电容器壳内长度方向上的端子间距相对应定位,两个组件定位通孔的孔径与所封装的电容器电极引出端子相对应配合。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两端设有限位竖臂的安装槽孔,两根限位竖臂上端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智金陈学燕范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