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天线合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3209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天线合路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天线合路器体积较大的问题。该带通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电路,该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作为该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该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该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频率控制电路,该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作为该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当该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预设电压时,该频率控制电路通过控制该带通滤波电路的回路参数控制该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当该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预设电压时,该频率控制电路通过控制该带通滤波电路的回路参数控制该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二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天线合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无线通信中,各个通信枢纽或通信车辆为克服发射机底部噪声和多天线布局使天线方向图恶化的影响,均采用了天线合路器,而天线合路器主要是由多个独立的带通滤波器组成。现有技术中,天线合路器中的带通滤波器通常采用螺旋滤波器。例如,当天线合路器的工作频段为58MHz时,若单个螺旋滤波器的带宽为2.42MHz,则该天线合路器需要24个螺旋滤波器组成。可见,实现现有技术中的天线合路器对螺旋滤波器的数量需求较多。然而,单个螺旋滤波器的体积较大,约为228mm×127mm×127mm,这必然会使得现有技术中的天线合路器的体积也较大,导致应用场景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天线合路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天线合路器体积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电路,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频率控制电路,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当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频率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回路参数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当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频率控
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回路参数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二频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合路器,包括上述带通滤波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带通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电路和频率控制电路,在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即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预设电压时,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即此时带通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在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即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预设电压时,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二频率,即此时带通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二频率。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中心工作频率可控,由于在天线合路器中不会同时使用中心工作频率相邻的两个带通滤波器,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带通滤波器,可以替代现有天线合路器中中心工作频率相邻的两个带通滤波器,从而降低了天线合路器的体积,扩宽了天线合路器的应用场景。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详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给出减小天线合路器体积的实现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天线合路器,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带通滤波电路101,带通滤波电路101的输入端作为该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带通滤波电路101的输出端作为该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频率控制电路102,频率控制电路102的输入端作为该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CTL;当频率控制电路102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预设电压时,频率控制电路102通过控制带通滤波电路101的回路参数控制带通滤波电路101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当频率控制电路102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预设电压时,频率控制电路102通过控制带通滤波电路101的回路参数控制带通滤波电路101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二频率。其中,带通滤波电路101的中心工作频率即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控制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CTL的输入电压,控制带通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中心工作频率可控。由于在天线合路器中不会同时使用中心工作频率相邻的两个带通滤波器,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带通滤波器,可以替代现有天线合路器中中心工作频率相邻的两个带通滤波器,即,上述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为相邻的中心工作频率;当需要使用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的带通滤波器时,向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CTL输入第一预设电压;当需要使用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二频率的带通滤波器时,向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CTL输入第二预设电压;从而可以降低天线合路器的体积,扩宽天线合路器的应用场景。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具体应用于VHF(Very High Frequency,
甚高频)频段的天线合路器时,带通滤波电路101具体可以为带内阻抗为50Ω,带外阻抗为高阻的带通滤波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带通滤波电路101具体可以为切比雪夫带通滤波电路。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切比雪夫带通滤波电路可以包括六个第一电容C1~C6、五个第二电容C7~C11和五个第一电感L1~L5,其中:该六个第一电容串联,构成一个电容支路,该电容支路的两端分别对应该切比雪夫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每两个相邻第一电容间的接线节点和一个第二电容的一端、一个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且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相连;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相连后的接线端接地。此时,频率控制电路102可以包括五个第三电容C12~C16、五个第四电容C17~C21、五个第二电感L6~L10和五个二极管D1~D5,其中:每个第三电容的一端和一个第四电容的一端、一个第二电感的一端、一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且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该二极管的阳极相连;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该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后的接线端接地;五个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频率控制电路102的输入端;五个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作为频率控制电路102的五个输出端;该切比雪夫带通滤波电路中的每两个相邻第一电容间的接线节点连接频率控制电路102的一个输出端。图2所示的带通滤波器,在控制端CTL输入负电压时,使二极管D1~D5导通,带通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在控制端CTL输入正电压时,使二极管D1~D5截止,回路参数改变,带通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变化为第二频率。在图2所示的带通滤波器中,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假设,天线合路器的最低工作频率为30MHz,工作频段为58MHz,现有技术中采用螺旋滤波器实现天线合路器,当单个螺旋滤波器的带宽为2.42MHz时,则需要58/2.42=24个螺旋滤波器,第1个螺旋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f1=30+2.42/2=31.21MHz,第2个螺旋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f2=f1+2.42,第3个螺旋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f3=f2+2.42,第4个螺旋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
f4=f3+2.42,以此类推,第23个螺旋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f23=f22+2.42,第24个螺旋滤波器的中心工作频率f24=f23+2.42。若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通滤波电路,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频率控制电路,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当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频率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回路参数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当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频率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回路参数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二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通滤波电路,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频率控制电路,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带通滤波器的控制端;当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频率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回路参数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一频率;当所述频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频率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回路参数控制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工作频率为第二频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的带内阻抗为50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滤波电路具体为切比雪夫带通滤波电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比雪夫带通滤波电路具体包括六个第一电容、五个第二电容和五个第一电感,其中:所述六个第一电容串联;每两个相邻第一电容间的接线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红何明利范喜全刘钢峰黄国清胡森哲茹丽妙姚雄伟李俊杰何圣华冯源江金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武汉嘉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