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6120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基于流式细胞术,其包括:传输单元、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及微控制单元;从所述传输单元流出的单个藻类样品被所述光源发出的激发光激发而产生相应的荧光,所述荧光经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信号对藻类样品的数目进行计数测量;其中,所述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和微控制单元收容于一收容腔内,所述传输单元固设于所述收容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藻类计数测量装置能够直接放置于湖泊、海洋等水域中进行藻类样品的原位计数测量,能够避免到现场进行藻类样品的采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藻类计数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严重威胁到其他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为了有效地防控藻类,对藻类进行必要的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反映藻类生物量的方法有叶绿素a含量测量法和细胞计数法。该两种方法一般都需要到现场进行藻类样品的采样,然后再将采样得到的藻类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藻类样品的计数测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藻类计数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藻类计数测量方法仍存在现场采样等费时费力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计数测量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藻类计数测量方法仍存在现场采样等费时费力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基于流式细胞术,包括:传输单元、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及微控制单元;从所述传输单元流出的单个藻类样品被所述光源发出的激发光激发而产生相应的荧光,所述荧光经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信号对藻类样品的数目进行计数测量;其中,所述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和微控制单元收容于一收容腔内,所述传输单元固设于所述收容腔外。优选地,所述传输单元包括针泵及针管,所述藻类样品经所述针泵、针管,从所述针管的针头依次流出。优选地,所述针管的直径为0.16nm。优选地,所述传输单元还包括过滤件,与所述针泵连接,通过所述过滤件使得经杂质过滤的藻类样品进入所述针泵。优选地,所述收容腔呈L型,所述传输单元位于所述L型的缺口处。 优选地,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与所述光源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该水平面与所述传输单元的传输路径所在方向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透镜、滤光片及光电倍增管,所述荧光经所述透镜聚焦、所述滤光片滤除杂散光后,入射至所述光电倍增管进行光电转换,以得到所述电信号。优选地,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还包括通光件,设置于所述滤光片与光电倍增管之间,所述通光件上开设有一通孔,供经所述滤光片滤除杂散光后的荧光透过。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传输单元的传输路径宽度。优选地,所述光源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发光的中心波长为450nm。由上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和微控制单元设置于收容腔内,而传输单元设置于收容腔外,使得藻类技术测量装置能够直接放置于湖泊、海洋等水域中进行藻类样品的原位计数测量,避免了到现场进行藻类样品的采样,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藻类计数测量方法仍存在现场采样等费时费力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的藻类计数测量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图1中传输单元的结构框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传输单元的结构框图;图4为图1中光电转换单元的结构框图;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光电转换单元的结构框图;图6为一具体实施例的藻类计数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计算机接收到的电信号的波形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藻类计数测量装置;10、收容腔、1、传输单元;11、针泵;12、针管;121、针头;14、过滤件;2、光源;21、激光器;3、光电转换单元;31、透镜;32、滤光片;33、光电倍增管;34、通光件;341、通孔;4、微控制单元;5、藻类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予以进一步地详尽说明。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一种藻类计数测量装置100包括:传输单元1、光源2、光电转换单元3和微控制单元4。其中,传输单元1仅可以供单个藻类样品通过,例如玻璃毛细管组件或者直径较小的针管组件等。光源2可以是由激光器或者LED组成的宽谱光源,用以发出激发光。较优地,光源2的中心波长为450nm,相应地,光源2发出的激发光的中心波长也为450nm。进一步地,在450nm的激发光的激发下,藻类样品中的藻类会形成荧光效应,即含藻类的藻类样品因被激发光激发而产生中心波长大致为680nm的荧光。光电转换单元3用以进行光电转换,即将光信号(例如荧光)转换为电信号。光电转换单元34可以为光电倍增管或者其它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电路组成。从传输单元1流出的单个藻类样品被光源2发出的激发光激发而产生相应的荧光,荧光经光电转换单元34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微控制单元4根据电信号对藻类样品的数量进行计数测量。进一步地,光源2、光电转换单元3和微控制单元4收容于收容腔10内,传输单元1固设于收容腔10外。其中,光电转换单元3与微控制单元4可以采用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器件,以提高藻类计数测量装置100的实用性。通过如上所述的设置,实现了设置于收容腔10内的光源2、光电转换单元3和微控制单元4等器件的防水效果,使得藻类计数测量装置100能够直接放置于湖泊、海洋等水域中进行藻类样品的原位计数测量,即藻类样品通过传输单元1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在传输路径的传输过程中将受到光源2发出的激发光的激发,进而通过光电转换单元3进行光电转换,以利于微控制单元4对藻类样品的数量进行原位计数测量,以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到现场进行藻类样品采样的费时费力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藻类计数测量装置100并未设置容器,其放置于湖泊、海洋等水域中之后,水域中的藻类样品进入固设于收容腔10之外的传输单元1,由传输路径进行传输,最终直接流回水域中,也就是说,藻类计数测量装置100并未对传输单元1进行密封,避免了现场中藻类样品采样对生物链产生的影响,保持了原有的生物环境的生态平衡。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传输单元1包括针泵11及针管12。其中,藻类样品经针泵11、针管12,从针管12的针头121依次流出。通过针泵11,使得流入针管12的包含有藻类的藻类样品具有一定的流速,进而使得该藻类样品可以从针管12的针头121中依次流出。进一步地,针管12的直径为0.16nm,以使藻类样品仅能一个一个地依次从针管12中通过,以利于藻类样品的计数测量。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传输单元1还包括过滤件14,与针泵11连接,通过过滤件14使得经杂质过滤的藻类样品进入针泵11。其余组件与图2中的各组件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地,过滤件14为过滤网,设置在针泵11上,用于将藻类样品中颗粒较大的杂质过滤,以防止直径小于针泵11的针管12被堵塞,进而堵塞了传输单元2的传输路径。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单元3包括透镜31、滤光片32及光电倍增管33。其中,荧光经透镜31聚焦、滤光片32滤除杂散光后,入射至光电倍增管33进行光电转换,以得到电信号。透镜31的聚焦倍数由光电转换单元3的空间大小决定,只要经透镜31聚焦后的荧光仍然可以透射至光电转换单元3的滤光片32上即可。当然,在 其他实施例中,透镜31也可以使用具有放大效果的物镜替代。滤光片32的选定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基于流式细胞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单元、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及微控制单元;从所述传输单元流出的单个藻类样品被所述光源发出的激发光激发而产生相应的荧光,所述荧光经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信号对藻类样品的数目进行计数测量;其中,所述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和微控制单元收容于一收容腔内,所述传输单元固设于所述收容腔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基于流式细胞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单元、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及微控制单元;从所述传输单元流出的单个藻类样品被所述光源发出的激发光激发而产生相应的荧光,所述荧光经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信号对藻类样品的数目进行计数测量;其中,所述光源、光电转换单元和微控制单元收容于一收容腔内,所述传输单元固设于所述收容腔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包括针泵及针管,所述藻类样品经所述针泵、针管,从所述针管的针头依次流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直径为0.16n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包括过滤件,与所述针泵连接,通过所述过滤件使得经杂质过滤的藻类样品进入所述针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计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雁鸿黄强靳杰邝国涛王子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生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