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08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其主要在高尔夫球杆的手握处束设握把套,该握把套分为内层的握杆胶套及外层的披覆层,该握杆胶套为对应球杆呈中空状具束缩性的环套,令其套入球杆的手握处时恰形成紧密束合状,其外围中间部位具有凹陷部,以供外层的披覆层披覆,该披覆层由内贴层与外触层所组成,先经缝制成复合材质,然后利用黏剂将内贴层黏贴附着在握杆胶套上;据此,藉由披覆层与握杆胶套之间的接触面均是相同材质而黏剂可以将该相同材质稍作溶解,使其两者呈一体成形的方式固接在一起而不致于散开分离。(*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藉由接触面均是相同的材质而黏剂可以将该相同的材质稍作溶解,使其两者呈一体成形的方式固接在一起而不致于散开分离的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的握把套,请参阅图5-6所示,主要在高尔夫球杆5的手握处束设握把套6,该握把套6分为内层的握杆胶套61及外层的披覆层62,该握杆胶套61为对应球杆5呈中空状具束缩性的环套,令其套入球杆5的手握处时恰形成紧密束合状,其外围中间部位具有凹陷部611,以供外层的披覆层62披覆,该披覆层62由真皮或合成皮制成,然后经黏剂将披覆层62以绕设的方式包覆黏附在握杆胶套61上。然而,如此的公知结构于实际实施使用时,却有如下的缺点急待改善:1.该握把套由于外层的披覆层是由真皮或合成皮制成,并经黏剂将披覆层以绕设的方式包覆黏附在握杆胶套的凹陷部上,其两者为不同材质且之间的黏着力主要是靠黏剂本身的黏力,其黏附效果较不佳,又因击球的瞬间握把处将受到相当的震动力,促使真皮或合成皮的披覆层会与握杆胶套产生相对移位现象,久而久之将使黏剂的黏力断离,终造成披覆层与握杆胶套的散开分离。2.该握把套由于外层的披覆层是由真皮或合成皮制成,并经黏剂将披覆层以绕设的方式包覆黏附在握杆胶套的凹陷部上,其两者为不同材质且之间的黏着力主要是靠黏剂本身的黏力,其黏附效果较不佳,又因打球难免会-->历经风吹雨淋日晒的情形,久而久之将使黏剂的黏力衰退,终亦造成披覆层与握杆胶套的散开分离。3.该握把套由于外层的披覆层是由真皮或合成皮制成,并经黏剂将披覆层以绕设的方式包覆黏附在握杆胶套的凹陷部上,其两者为不同材质且之间的黏着力主要是靠黏剂本身的黏力,其黏附效果较不佳,又因在组装时,是将握把套的套入端稍微撑开以套入握杆,并从握把套后端插入打气针予以灌气,将握把套稍微撑开,并推入到握杆定住才完成组装,所以,在稍微撑开握把套同时,有时将使披覆层因不慎而剥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以避免披覆层与握杆胶套散开分离的高用夫球杆握把套结构。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在高尔夫球杆的手握处束设握把套,所述握把套分为内层的握杆胶套及外层的披覆层,所述握杆胶套为对应球杆呈中空状具束缩性的环套,令其套入球杆的手握处时恰形成紧密束合状,其外围中间部位具有凹陷部,以供外层的披覆层彼覆,其中:该披覆层由内层与握杆胶套同材质的内贴层而外层为一外触层所组成,先经缝制成复合材质,然后利用黏剂将披覆层的内贴层黏贴附着在握杆胶套上;据此,由于与握杆胶套之间的接触面均是相同材质而黏剂可以将该相同材质稍作溶解然后才黏合在一起,使其两者呈一体成形的方式固接在一起而不致于散开分离。该披覆层是以绕设的方式黏贴附着在握杆胶套上。该披覆层是以包围披覆的方式黏贴附着在握杆胶套上。所述握杆胶套及内贴层是由橡胶材质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前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图5是公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公知结构的侧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1球杆      2握把套     21握杆胶套   211凹陷部22披覆层   221内贴层   222外触层    3黏剂<公知>5球杆      6握把套     61握杆胶套   611凹陷部62披覆层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的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主要在高尔夫球杆1的手握处束设握把套2,该握把套2分为内层的握杆胶套21及外层的披覆层22,该握杆胶套21为对应球杆1呈中空状具束缩性的环套,令其套入球杆1的手握处时恰形成紧密束合状,其外围中间部位具有凹陷部211,以供外层的披覆层22披覆,其中:该披覆层22由一内层与握杆胶套同材质的内贴层221与外层的外触层222所组成,四周先经缝制成一复合材质,然后利用黏剂3涂抹在内贴层221及握杆胶套21凹陷部211上,而将整个披覆层22以绕设的方式黏贴附着在握杆胶套21上,令该内贴层221及握杆胶套21两者因均是相同材质而黏剂3可以-->将该材质稍作溶解然后才黏合在一起,使其两者呈一体成形的方式固接在一起而不致于散开分离。另,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亦可以利用黏剂3涂抹在内贴层221及握杆胶套21凹陷部211上,而将整个披覆层22以包围披覆的方式黏贴附着在握杆胶套21上,该包围披覆的方式可以以一整片包覆或分片包覆。于实施使用时,请参阅图3-4所示,要先决定披覆层22与握杆胶套21之间是要以绕设的方式或以包围披覆的方式黏设,并将披覆层22的内贴层221与披覆层22的外触层222依需要形状大小予以同样的裁剪,然后将该披覆层22的内贴层221与该披覆层22的外触层222叠合,四周经车缝线缝制成一复合材质,再利用黏剂3在握杆胶套21凹陷部211处及该披覆层22的内贴层221上涂抹,之后以绕设的方式或包围披覆的方式将披覆层22黏贴附着在握杆胶套21上,即告完成。由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握把套披覆层与握杆胶套的黏合,其两者接触面均是相同的材质,而黏剂可以将该材质稍作溶解然后才一体成形的黏合在一起,即使击球的瞬间握把处将受到震动力,也不致于使其两者散开分离。2.由于本技术握把套披覆层与握杆胶套的黏合,其两者接触面均是相同的材质,而黏剂可以将该材质稍作溶解然后才一体成形的黏合在一起,即使历经风吹雨淋日晒的情形,也不致于使其两者散开分离。3.由于本技术握把套披覆层,其是先将内贴层与外触层叠合,然后四周再经车缝线缝制成一复合材质,所以即使击球的瞬间握把处将受到震动力或者历经风吹雨淋日洒的情形,也不致于使披覆层的外触层与内贴层散开分离。4.由于本技术握把套披覆层与握杆胶套的黏合,其两者接触面均-->是相同的材质,而黏剂可以将该材质稍作溶解然后才一体成形的黏合在一起,且握把套的披覆层是先将内贴层与外触层叠合,然后四周再经车缝线缝制成一复合材质,所以即使在组装时,必须将握把套打气撑开,也不会有披覆层脱落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在高尔夫球杆的手握处束设握把套,所述握把套分为内层的握杆胶套及外层的披覆层,所述握杆胶套为对应球杆呈中空状具束缩性的环套,所述握杆胶套套入球杆的手握处,其外围中间部位具有供外层披覆层彼覆的凹陷部,其特征在于:该 披覆层由内层与握杆胶套同材质的内贴层而外层为一外触层所组成,所述内贴层与外触层经缝制构成复合材质,所述披覆层的内贴层利用可将相同材质的内贴层与握杆胶套稍作溶解的黏剂黏贴附着在握杆胶套上,其两者呈一体成形的方式固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尔夫球杆握把套结构,在高尔夫球杆的手握处束设握把套,所述握把套分为内层的握杆胶套及外层的披覆层,所述握杆胶套为对应球杆呈中空状具束缩性的环套,所述握杆胶套套入球杆的手握处,其外围中间部位具有供外层披覆层彼覆的凹陷部,其特征在于:该披覆层由内层与握杆胶套同材质的内贴层而外层为一外触层所组成,所述内贴层与外触层经缝制构成复合材质,所述披覆层的内贴层利用可将相同材质的内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启智
申请(专利权)人:永南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