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光束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861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束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头光束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头光束灯,包括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主固定架和设置于所述主固定架上的灯;所述主固定架包括旋接筒、设置于所述旋接筒的外壁上的下支撑罩、集成杆、旋设于所述集成杆的中部的集成球、沿着所述集成球的径向旋设于所述集成球上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导向筒、沿着所述导向筒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向筒内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的内顶板、旋设于所述集成杆的上端的第一固定座和旋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上侧的上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头光束灯操作方便,调节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束灯
,尤其涉及一种多头光束灯
技术介绍
光束灯是各种活动中经常用到的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调节。但是,传统的光束灯操作不方便,调节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调节方便的光束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头光束灯,解决传统的光束灯操作不方便,调节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头光束灯,包括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主固定架和设置于所述主固定架上的灯;所述主固定架包括旋接筒、设置于所述旋接筒的外壁上的下支撑罩、沿着所述旋接筒的轴向旋设于所述旋接筒的上侧的集成杆、旋设于所述集成杆的中部的集成球、沿着所述集成球的径向旋设于所述集成球上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导向筒、沿着所述导向筒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向筒内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的内顶板、旋设于所述集成杆的上端的第一固定座和旋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上侧的上顶板;沿着所述旋接筒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集成杆相适应;于所述旋接筒的侧壁内凹设有主卡接固定槽,所述主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下支撑罩相适应;于所述下支撑罩的上部凹设有第一载物槽,所述第一载物槽的侧壁为曲面;所述集成球为球状;沿着所述集成球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横梁相适应;于所述横梁内穿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导向筒相适应;沿着所述导向筒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伸缩导向孔,所述伸缩导向孔和所述升降杆相适应;所述升降杆为圆柱状;所述内顶板的侧壁为球面;所述第一固定座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轴向于其下部设置有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集成杆相适应;于所述上顶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锁定槽,所述第二锁定槽和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适应。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架、旋设于所述固定架的内侧的第一插接杆、套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杆上且压紧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弹簧、沿着所述固定架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上端的主安装杆、设置于所述主安装杆的侧壁上的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主安装杆的上端的承载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和所述第一定位件之间的拉杆、设置于所述承载件的上端的第一旋转座、旋设于所述第一旋转座上的内旋转件和设置于所述内旋转件的侧壁上的辅助固定件。其中,于所述第一旋转座的侧壁内凹设有主旋接槽,所述主旋接槽和所述内旋转件相适应;所述内旋转件的侧壁为椭球面;于所述内旋转件内凹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辅助固定件相适应;所述承载件的侧壁为球面;沿着所述承载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旋接孔,所述第一旋接孔和所述主安装杆相适应;所述主安装杆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圆台状;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侧壁内凹设有主旋接槽,所述主旋接槽和所述拉杆相适应;所述灯的个数为N;所述N≥4,且所述N≤20;所述N为偶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多头光束灯,包括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
的边缘处的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主固定架和设置于所述主固定架上的灯;所述主固定架包括旋接筒、设置于所述旋接筒的外壁上的下支撑罩、沿着所述旋接筒的轴向旋设于所述旋接筒的上侧的集成杆、旋设于所述集成杆的中部的集成球、沿着所述集成球的径向旋设于所述集成球上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导向筒、沿着所述导向筒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向筒内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的内顶板、旋设于所述集成杆的上端的第一固定座和旋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上侧的上顶板;沿着所述旋接筒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集成杆相适应;于所述旋接筒的侧壁内凹设有主卡接固定槽,所述主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下支撑罩相适应;于所述下支撑罩的上部凹设有第一载物槽,所述第一载物槽的侧壁为曲面;所述集成球为球状;沿着所述集成球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横梁相适应;于所述横梁内穿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导向筒相适应;沿着所述导向筒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伸缩导向孔,所述伸缩导向孔和所述升降杆相适应;所述升降杆为圆柱状;所述内顶板的侧壁为球面;所述第一固定座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轴向于其下部设置有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集成杆相适应;于所述上顶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锁定槽,所述第二锁定槽和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适应;本技术的多头光束灯操作方便,调节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头光束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固定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架的主视图。1-底座;2-支撑架;21-第一插接杆;22-第一弹簧;23-固定架;24-主安装杆;25-承载件;26-第一旋转座;27-内旋转件;28-辅助固定件;29-拉杆;210-第一定位件;3-灯;4-主固定架;41-集成杆;42-第一固定座;43-上顶板;44-内顶板;45-导向筒;46-横梁;47-升降杆;48-下支撑罩;49-旋接筒;410-集成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多头光束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多头光束灯,包括底座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支撑架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主固定架4和设置于所述主固定架4上的灯3;所述主固定架4包括旋接筒49、设置于所述旋接筒49的外壁上的下支撑罩48、沿着所述旋接筒49的轴向旋设于所述旋接筒49的上侧的集成杆41、旋设于所述集成杆41的中部的集成球410、沿着所述集成球410的径向旋设于所述集成球410上的横梁46、设置于所述横梁46上的导向筒45、沿着所述导向筒45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向筒45内的升降杆47、设置于所述升降杆47的上端的内顶板44、旋设于所述集成杆41的上端的第一固定座42和旋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42的上侧的上顶板43;沿着所述旋接筒49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集成杆41相适应;于所述旋接筒49的侧壁内凹设有主卡接固定槽,所述主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下支撑罩48相适应;于所述下支撑罩48的上部凹设有第一载物槽,所述第一载物槽的侧壁为曲面;所述集成球410为球状;沿着所述集成球410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横梁46相适应;于所述横梁46内穿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导向筒45相适应;沿着所述导向筒45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伸缩导向孔,所述伸缩导向孔和所述升降杆47相适应;所述升降杆47为圆柱状;所述内顶板44的侧壁为球面;所述第一固定座42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固定座42的轴向于其下部设置有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集成杆41相适应;于所述上顶板43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锁定槽,所述第二锁定槽和所述第一固定座42相适应。所述支撑架2包括固定架23、旋设于所述固定架23的内侧的第一插接杆21、套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杆21上且压紧于所述固定架23上的第一弹簧22、沿着所述固定架23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3的上端的主安装杆24、设置于所述主安装杆24的侧壁上的第一定位件210、设置于所述主安装杆24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头光束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支撑架(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主固定架(4)和设置于所述主固定架(4)上的灯(3);所述主固定架(4)包括旋接筒(49)、设置于所述旋接筒(49)的外壁上的下支撑罩(48)、沿着所述旋接筒(49)的轴向旋设于所述旋接筒(49)的上侧的集成杆(41)、旋设于所述集成杆(41)的中部的集成球(410)、沿着所述集成球(410)的径向旋设于所述集成球(410)上的横梁(46)、设置于所述横梁(46)上的导向筒(45)、沿着所述导向筒(45)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向筒(45)内的升降杆(47)、设置于所述升降杆(47)的上端的内顶板(44)、旋设于所述集成杆(41)的上端的第一固定座(42)和旋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42)的上侧的上顶板(43);沿着所述旋接筒(49)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集成杆(41)相适应;于所述旋接筒(49)的侧壁内凹设有主卡接固定槽,所述主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下支撑罩(48)相适应;于所述下支撑罩(48)的上部凹设有第一载物槽,所述第一载物槽的侧壁为曲面;所述集成球(410)为球状;沿着所述集成球(410)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横梁(46)相适应;于所述横梁(46)内穿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导向筒(45)相适应;沿着所述导向筒(45)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伸缩导向孔,所述伸缩导向孔和所述升降杆(47)相适应;所述升降杆(47)为圆柱状;所述内顶板(44)的侧壁为球面;所述第一固定座(42)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固定座(42)的轴向于其下部设置有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集成杆(41)相适应;于所述上顶板(43)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锁定槽,所述第二锁定槽和所述第一固定座(42)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光束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支撑架(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主固定架(4)和设置于所述主固定架(4)上的灯(3);所述主固定架(4)包括旋接筒(49)、设置于所述旋接筒(49)的外壁上的下支撑罩(48)、沿着所述旋接筒(49)的轴向旋设于所述旋接筒(49)的上侧的集成杆(41)、旋设于所述集成杆(41)的中部的集成球(410)、沿着所述集成球(410)的径向旋设于所述集成球(410)上的横梁(46)、设置于所述横梁(46)上的导向筒(45)、沿着所述导向筒(45)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向筒(45)内的升降杆(47)、设置于所述升降杆(47)的上端的内顶板(44)、旋设于所述集成杆(41)的上端的第一固定座(42)和旋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42)的上侧的上顶板(43);沿着所述旋接筒(49)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集成杆(41)相适应;于所述旋接筒(49)的侧壁内凹设有主卡接固定槽,所述主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下支撑罩(48)相适应;于所述下支撑罩(48)的上部凹设有第一载物槽,所述第一载物槽的侧壁为曲面;所述集成球(410)为球状;沿着所述集成球(410)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横梁(46)相适应;于所述横梁(46)内穿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导向筒(45)相适应;沿着所述导向筒(45)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伸缩导向孔,所述伸缩导向孔和所述升降杆(47)相适应;所述升降杆(47)为圆柱状;所述内顶板(44)的侧壁为球面;所述第一固定座(42)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固定座(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明奎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睿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