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多点曝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5281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促进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多点曝气方法,由流量泵、皮软管、多点曝气装置(包含不同型号的塑料水管、缠绕带、曝气头)构成:所述的多点曝气装置与流量泵和皮软管良好组合,与生态浮床形成一个整体,使曝气流与污染水体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点曝气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单一的植物生态浮床修复污染水体周期性长的问题,且本多点曝气装置能较好地避免曝气流量过大对植物根系造成的伤害。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提高浮床净化污染水体效率的实际工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
本专利属于水体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多点曝气方法。2
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植物技术,即生物浮岛技术或人工浮岛技术,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将改良或驯化的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栽植到水面,利用植物根系吸附、吸收和截留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收割植物体的形式将其移出水体,从而能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目前,传统的生态浮床技术主要依靠浮床上的植物静态吸收作用去除污染水体中的营养盐,其吸收的速度及效率受限。公开号为(CN104030446A)公开了一种组合生态浮床修复系统,公开号为(CN100340501C)公开了一种立体型生态浮床及其净水方法,两者均是组合生态浮床,植物群落在污染水体中的生长,不断地移走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水中的污染物,抑制藻类的生长并向周围环境释放一定量氧气,促进污水中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对污染水体的治理目的。生态浮床净化污染水体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植物根系吸附悬浮物的同时为微生物和其他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其吸收速率和去除营养盐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本专利技术以生态浮床为载体,通过在浮床上增设多点曝气装置,适当的人工曝气使得污染水体中的溶解氧得到提升,为水体中的微生物提供优越的繁殖栖息场所,并且用过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污染物,从而起到促进浮床修复水体的作用。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针对浮床修复污染水体周期性长的现状,提供了一种能快速利用浮床净化污染水体的多点曝气方法,由流量泵、皮软管、多点曝气装置(包含不同型号塑料水管、缠绕带)构成。该方法与浮床形成良好的修复污染水体的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且能有效地解决了曝气流量过大时对植物根系造成的伤害。本技术专利中的多点曝气装置包含不同型号的塑料管、缠绕带,并与流量泵、皮软管连接,使之与浮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体化成型使得植物能完全发挥净化作用。所述流量泵通过缠绕带将其固定在塑料长管的中心位置打孔处,塑料短管通过缠绕带将其固定在塑料长管的另一面各开孔处,塑料短管的另一端需和皮软管连接,形成串联关系,促使恒定气流均匀地进入到污染水体中,各皮软管应垂直而下固定在浮床载体的通孔处,自上而下的固定方式确保注入皮软管中的空气转换成细微气泡,为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能完全发挥植物净化水体的作用。本技术专利中,在流量泵的选择上,当浮床面积占污染水体面积的50%或低于50%时,其流量范 围需控制在10~30m3/(m2·d);浮床面积超过污染水体面积的50%时,其流量范围应大于30m3/(m2·d)。本技术专利中,塑料长管长度80~120cm,塑料短管4~6cm,塑料短管直径4~6cm;流量泵与塑料长管相连接,需在塑料长管中心位置打孔,其孔直径应稍大于泵口直径,在泵口处用缠绕带包裹,将其塞进位于长管中心位置的孔处;在塑料长管中心位置打孔处的对立方向,按照等距离开孔,该孔径应与塑料长管中心位置的孔径保持一致,且开孔处需和长为4~6cm之间的塑料短管连接,塑料短管的直径应稍小于开孔处直径,空隙处应用缠绕带填满,使其与开孔处贴合;各塑料短管应与口径稍大于上述所提及的塑料短管直径的皮软管相连接,且皮软管应保持一定的长度,便于其固定在浮床上。本技术专利中,皮软管应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固定在浮床载体的通孔处。(浮床型号为:HCFC3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促进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多点曝气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以浮床为载体,浮床上增设多点曝气装置,有效地改善了污染水体中的溶解氧缺乏的现象,合适的气流增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净化效率。多点曝气方法使得污染水体区域能均匀地受到曝氧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曝气对水体的扰动作用,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对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去除效果。4附图说明附图为促进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多点曝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流量泵;2-塑料长管;3-塑料短管;4-皮软管;5-曝气头;6-生态浮床。5具体内容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试验对象为常州市科教城若愚河河段,进入河道的污水主要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污水,春夏季节河道时常发生黑臭现象,鱼虾绝迹。2015年6月~7月在常州大学环境学院实验室进行多点曝气装置增进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能力试验。试验前先将多点曝气装置制好,每个植物桶配备一个多点曝气装置,选取1米的塑料长管(2),两边均封口,塑料长管(2)两边自留10cm长度,在长管50cm处打一个孔,在该孔的对立方向每隔20cm处打孔,孔径稍小于泵口直径,对立方向的每个孔均用直径稍小于且两端开通的5cm塑料短管(3)嵌套,且用皮软管(4)嵌套;50cm开孔处嵌套皮管后需和流量泵(1)联接;其余开孔处通过皮软管(4)连接曝气头(5)放入水体中,皮软管(4)应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固定在浮床(6)载体的通孔处,该装置缝隙处均用缠绕带包裹。经过一个月的试验证明,采用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多点曝气方法是一种完全可行且很方 便的净化水质的手段,试验在稳定运行阶段TN、TP、CODMn、NH3-N、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80.29%、63.18%、70.11%、75.94%、64.47%。该结果与未用该多点曝气装置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多点曝气装置,包括流量泵(1)、塑料长管(2)、塑料短管(3)、皮软管(4)、曝气头(5)和生态浮床(6)。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泵(1)直接嵌套在塑料长管(2)的中心位置开孔处,塑料短管(3)嵌套在塑料长管(2)开孔处,每个孔处用皮软管(4)连接,曝气头(5)与皮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促使气流进入到污染水体,过程中进行嵌套时,需用缠绕带使其固定,形成修复水体的有机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浮床去除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的多点曝气装置,包括流量泵(1)、塑料长管(2)、塑料短管(3)、皮软管(4)、曝气头(5)和生态浮床(6)。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泵(1)直接嵌套在塑料长管(2)的中心位置开孔处,塑料短管(3)嵌套在塑料长管(2)开孔处,每个孔处用皮软管(4)连接,曝气头(5)与皮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促使气流进入到污染水体,过程中进行嵌套时,需用缠绕带使其固定,形成修复水体的有机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流量泵(1)与塑料长管(2)相连接,需在塑料长管(2)中心位置打孔,其孔直径应稍大于泵口直径,在泵口处用缠绕带包裹,将其塞进位于长管(2)中心位置的孔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彦君许秋瑾胡小贞耿荣妹冯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