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线机的刀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147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线机的刀架总成,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两沿其纵向移动、刀口相对的刀片,以及驱动两所述刀片相向/背向运动的驱动机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剥线与切断动作只需由一个电机控制即可完成,相比传统的多个气缸分别推送方式,降低了成本且结构简单;另外,在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剥线时,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即可调整上刀与下刀在半切状态时两刀口之间的距离,调节精度高,从而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剥线机,尤其涉及一种剥线机的刀架总成
技术介绍
剥线机是一种将电线外包裹的塑料包皮与金属芯剥离的机器,通常由进线轮组、出线轮组、刀架总成等组成,由进线轮组夹持电线送至刀架处进行剥线、切断后再由出线轮组夹持输出。目前,现有的剥线机的刀架上的上、下两刀片是由气缸推动进行上下运动,由于刀架要实现剥线与切断的动作,因此,需要设置多个气缸进行配合,成本高且结构较复杂;另外,由于不同粗细的电线上的塑料包皮的厚度不一,在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剥线时,需要根据塑料包皮的厚度,调整上、下刀片运动的幅度,由于上、下刀片是气缸推动的,只能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进行调节,费时费力,调节的精度低,容易存在误差,影响该加工效率。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剥线机的刀架总成,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剥线机的刀架总成,只需一个电机就可以控制剥线与切断的动作,而且可同时利用该电机自动调整两刀片上下运动的幅度,以便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剥线。本技术的剥线机的刀架总成,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两沿其纵向移动、刀口相对的刀片,以及驱动两所述刀片相向/背向运动的驱动机
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转动、具有正旋螺纹和反旋螺纹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板和底板转动连接;-两所述刀片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导座,两所述导座分别与所述丝杆的两螺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侧板及所述顶板上均设有检测其中一个所述刀片是否处于零点位置的光电耦合器,分别为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其中一个所述导座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配合的第一遮光片,所述丝杆顶端连接有随其转动、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配合的第二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为半圆形。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还连接有两直线轴承,两所述直线轴承分别位于所述丝杆两侧、分别贯穿两所述导座。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直线轴承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导座相抵的复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丝杆顶端轴向连接有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电机的电机带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遮光片通过连接在与所述传动带轮同轴连接的遮光座上随所述丝杆转动。借由上述方案,通过本技术,剥线与切断动作只需由一个电机控制即可完成,相比传统的多个气缸分别推送方式,降低了成本且结构简单;另外,在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剥线时,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即可调整上刀与下刀在半切状态时两刀口之间的距离,调节精度高,从而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进线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进线方向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在出线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出线方向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遮光片与遮光座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剥线机的刀架总成,包括支撑框架10,支撑框架10由顶板11、底板12和两侧板13围合而成,在支撑框架10上设有两沿其纵向移动、刀口相对的刀片,以及驱动两刀片相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本技术中两刀片的剥线与切断动作由电机31控制,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10上的电机31,以及由电机31驱动转动、具有正旋螺纹和反旋螺纹的丝杆32,丝杆32的两段螺纹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33,将丝杆3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架10的顶板11和底板12转动连接。具体的,在丝杆32顶端轴向连接一传动带轮36,将传动带轮36通过同步带与电机31的电机带轮37传动连接,当电机31转动时,丝杆32也跟随转动。两刀片分别为上刀21、下刀22,上刀21连接有上固定板23,上固定板23连接有上导座25,将上导座25穿过丝杆32并与其中一个螺母33连接;对应的,下刀22连接有下固定板24,下固定板24连接有下导座26,将下导座26穿过丝杆32并与另外一个螺母33连接。如此,当电机31带动丝杆32转动时,上导座25与下导座26即可分别带动上刀21与下刀22在纵向上移动,使上刀21与下刀22相向或背向运动,使上刀21与下刀22实现半切、全切、松开的工作过程,完成剥线、切断的动作。为了使上导座25与下导座26平稳地在纵向上运动,本技术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还连接有两直线轴承34,使两直线轴承34分别位于丝杆32两侧,并使两直线轴承34分别贯穿上导座25与下导座26。利用两直线轴承34辅助上导座25与下导座26在纵向上的直线运动,同时起到导向作用。当上刀21与下刀22闭合切断电线后,电机31反转使上刀21与下刀22复位,为了使上导座25与下导座26能够迅速带动上刀21与下刀22复位,本技术在其中一个直线轴承34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上导座25和下导座26相抵的复位弹簧35。因上刀21与下刀22闭合后,复位弹簧35被压缩,当电机31反转后,复位弹簧35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对上导座25与下导座26提供推力,从而使上导座25与下导座26迅速带动上刀21与下刀22复位。为了使电机31能够控制上刀21与下刀22的剥线和切断动作,本技术在支撑框架10的侧板13及顶板11上均设有检测上刀21是否处于零点位置的光电耦合器,分别为第一光电耦合器41、第二光电耦合器42,在上导座25上连接有与第一光电耦合器41配合的第一遮光片43,在丝杆32顶端连接有随其转动、与第二光电耦合器42配合的第二遮光片44,本技术中第二遮光片44为半圆形。本技术利用第一光电耦合器41与第二光电耦合器42共同检
测上刀21的零点位置,当第一光电耦合器41与第二光电耦合器42射出的光分别被第一遮光片43与第二遮光片44遮挡,认为上刀21处于零点位置,电机31启动,上导座26带动上刀21向下运动,此时,第一遮光片43不再遮挡第一光电耦合器41,而又因第二遮光片44为半圆形,继续遮挡第二光电耦合器42,此时,上刀21与下刀22在半切状态,对电线进行剥线;当第二遮光片44越过第二光电耦合器42,不再遮挡第二光电耦合器42,则电机31反转,使上刀21与下刀22复位到零点,控制系统检测到零点,控制电机31正转至上刀21与下刀22全切状态,将电线切断,如此,完成剥线与切断的动作,电机31再次反转,继续检测零点,重复上述过程。当然,第二遮光片44不仅仅限制为半圆形,本技术是利用第二遮光片44遮挡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这段时间,使上刀21与下刀22在半切状态。在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剥线时,只需控制电机31转动的圈数,从而调整上刀21与下刀22在半切状态时两刀口之间的距离。为了使第二遮光片44随丝杆32转动,本技术将第二遮光片44连接在具有轴孔的遮光座45上,将遮光座45与传动带轮36同轴连接,如此,第二遮光片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剥线机的刀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两沿其纵向移动、刀口相对的刀片,以及驱动两所述刀片相向/背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转动、具有正旋螺纹和反旋螺纹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板和底板转动连接;‑两所述刀片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导座,两所述导座分别与所述丝杆的两螺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线机的刀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两沿其纵向移动、刀口相对的刀片,以及驱动两所述刀片相向/背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转动、具有正旋螺纹和反旋螺纹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板和底板转动连接;-两所述刀片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导座,两所述导座分别与所述丝杆的两螺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机的刀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侧板及所述顶板上均设有检测其中一个所述刀片是否处于零点位置的光电耦合器,分别为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其中一个所述导座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配合的第一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惠斯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