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明专利>正文

腹腰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11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腰运动机构,其座体向上延设有一定位架;定位架上端设有一固定座;腹腰运动器具有一纵向导引部的长形容置体,可固定于座体固定座上;弹力构件容设于容置体导引部前端的;滑杆的前端抵置于该弹力构件端部,后端向后延伸出该容置体一长度距离的方式,可前后滑动地容设于该容置体导引部内;一抵座设于该滑杆后端端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腹腰运动机构。由于现代都会生活节奏匆忙,人们投注于工作的时间增长,且户外空间减少,使得现代人缺乏运动,造成普遍性腹部凸出现象,然而近年来在健身健美的风潮下,有更多人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及身材的均匀,使得运动器材的需求便有增无减,因此许多厂家便发展出供腹部运动的运动器材,以应时尚的需求。对于腹部的运动器,一般在基体两侧对称地设置一握把,及于该基体中央处设有一纵向延伸的槽轨,供一滑板组合滑动,同时于该纵向槽轨上并设一弹性带,利用该弹性带的回复抗力,以限制该滑板达到于该纵向槽轨滑动的力量,使使用者于运动时,该滑板的一端可顶住腹部作为支点,利用双手握持该握把,来拉动该基体与该滑板作相对的滑动,以锻练腹肌,然而该种腹部运动因以使用者的腹部作为双手出力的支点,使得在运动时,只有双手的动作,而腹部仅处于压迫的状态,根本没有运动的动作,因此根本无法有效达到其腹腰运动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使腹腰达到拉伸、出力运动状态,有效达到腹腰运动的腹腰运动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腹腰运动机构,其座体向上延设有一定位架;定位架上端设有一固定座;腹腰运动器具有一纵向导引部的长形容置体,可固定于座体固定座上;弹力构件容设于容置体导引部前端的;滑杆的前端抵置于该弹力构件端部,后端向后延伸出该容置体一长度距离的方式,可前后滑动地容设于该容置体导引部内;一抵座设于该滑杆后端端部。腹腰运动器可与该座体与定座分离。腹腰运动器前端可套设一支架。支架前端处可分设二各向前外侧相互呈一夹角处伸的脚部。腹腰运动器的滑杆后端连接一抵板式的抵座。抵座两侧可设一腰带。腹腰运动器的容置体前端及该腹腰运动器的滑杆后端可各分别套设一抵座。二抵座上可各向外侧延设出二手把。座体两侧可各增设一延伸至腹腰运动器容置体近后端处的托架。托架两侧可各设有一向外侧延伸的手把。腹腰运动器容置体后端可设一弹力构件的调节构件。调节构件包括有螺栓,其一端延伸入前述容置体内一距离,可转动地设于前述容置前端端面;推板与螺栓伸入容置体的一端连接,并抵设于前述弹力构件上。腹腰运动器的抵座上可设有一滚筒式的软性衬垫。本技术使用方便,可通过对腹腰达肌肉的拉伸、出力运动,有效达到腹腰锻炼效果,其结合蹲立锻炼腿部肌肉,并且其可供两人共同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该腹腰运动器内部运动弹力构件的设置示意图。图3本技术该托架及把手的示意图。图4本技术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5本技术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6本技术第三具体实施例的设置示意图之一。图7本技术第三具体实施例的设置示意图之二。如图1-7所示,本技术在可稳固放置于面构架或为地面固定物的座体10上设一定位架11,以固定一腹腰运动器20,使该腹腰运动器20可以该座体10为支点,供使用者腹腰部作推顶的动作,达到对腹腰部拉伸、推挤及出力运动状态。如图1所示,该定位架11呈长杆状,由座体10前端位置处向上延伸一适当高度的方式设置,于该定位架11上端设有一固定座12,该固定座12定位架11可将上述腹腰运动器20稳固地固定,而不致使上述腹腰运动器20于使用者使用时滑动,并可于该管束松开时,使腹腰运动器20与该座体10定位架11相分离。如图1、2所示,腹腰运动器20前端设有一容置体21,该容置体21可为长形管体或长形杆体,呈水平的方式以前端固设于上述固定座12上,而后端以向后延伸一长度距离,使该容置体21可稳固地概呈水平地架置。又于该容置体21内设有一纵向导引部212,用以供容置一弹力构件23及一滑杆22,使该滑杆22可沿该导引部212滑动。该滑杆22以与该容置体21相互平行地向后延伸出该容置体21后端一长度距离,于该滑杆22延伸的后端端部上并设有一抵座221,且于该抵座221的后端面上并可设一软性衬垫222,该软性衬垫222可为滚筒状,用以供使用者腹部可舒适地抵置于该抵座221上,并应使用者腹腰部向前推项的前倾角度的度改变,柔和地在使用者腹部上、下处的间滑移。再者滑杆22的前端则以不与容置体21分离地容置于上述导引部212内,并以前端端面顶置于该弹力构件23端的方式设置,使该滑杆22可由使用者腹腰的推顶沿上述容置部212作纵向的滑移,同时利用设于该容置部212前端处该弹力构件23的回复抗力,产生一适当阻力,使使用者腹腰部须出力向前推顶才能使该滑杆22作纵向滑移,以达到腹腰拉伸、推挤及出力的有效运动状态,同时于使用者腰腹后摆时,并利用该弹力构件23的回复抗力,使该滑杆22可再向后推出,供使用者腹腰部可往复地运动。此外,弹力构件23前端可设有一调节构件30,用以调节上述弹力构件32回复抗力的大小,以便供使用者作最合适的抗力调整。该调节构件30于上述容置体21导引部212内可滑动地设一推板31,并使推板31抵置于上述弹力构件23前端端部上,同时于该推板31上并,连接一螺栓32,螺栓32则以前端延伸出容置体21前端端面,而后端伸入上述容置体21导引部212内一距离的方式可转动地设于上述容置体21上,利用伸入上述容置体21的螺纹部,使该调节构件30可于上述容置体21外转动该螺栓32,调节该推板31的位置,以调整上述弹力构件23的回复抗力,供使用者对弹力构件23的回复抗力作线性调整,达到适合使用者的需求。再者,如图1及图3所示,该座体10两侧并可各增设一托架13,该托架13可分别由该座体10两侧延伸至上述腹腰运动器20容置体21近后端处,并以一箍合部131将上述容置体21束合托置,使上述腹腰运动器20可更稳固地固定,供使用者腹腰部向前推顶时出力。又于该二托架13外侧并可各增设一手把40,该二手把40以分别由该二托架13外侧向外延伸一距离的方式设置,以便使用者握持,提供尚未熟练腹腰运动器20的使用者作为运动时的支力点,以便运动时身体可得更佳的平衡。如图4及图5所示,为本技术将该腹腰运动器20与前述座体10(如图1所示)分离的一种使用情形的第二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该腹腰运动器20的前端可套设一支架50a,该支架50a于后端处设有一束套51a,用与腹腰运动器20容置体21前端相固定连接,并于该束套51a前端处分设有二各向前方外侧相互呈一夹角延伸的脚部52a,使该腹腰运动器20可以该二脚部52a为支点,可上、下一角度活动地顶置于地面墙角或其他固定物的底部位置,使使用者以此设置状态作运动时,须配合蹲立的方式来达到腹部运动的动作,不但可使腹腰达到运动效果,并可使腿部同样地达到运动效果。此外,该实施例中,该腹腰运动器20滑杆22后端除了可为具有滚筒状软性衬垫的抵座,并于该抵座两侧设置一腰带223a固定腰部外,亦可换置一抵板式抵座221a,该抵座221a可呈近似人体腹部弧度的板体,以可上、下转动一角度的方式枢设于该滑杆22后端端部上,使使用者的腹部可稳固地抵置,同时并可于该抵座221a板体两侧设上述腰带223a,及该抵座221a的后端面上设一次性衬垫222a,其中该腰带223a如果使用于该抵座为滚筒状衬垫的抵座时,则须连接一可转动的扣耳,使该腰带223a与该抵座可随使用者推顶角度的变化,做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腰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座体向上延设有一定位架;定位架上端设有一固定座;腹腰运动器具有一纵向导引部的长形容置体,可固定于座体固定座上;弹力构件容设于容置体导引部前端的;滑杆的前端抵置于该弹力构件端部,后端向后延伸出该容置体一长度距离的方式,可前后滑动地容设于该容置体导引部内;一抵座设于该滑杆后端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