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蓄冷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耗电量也越来越大,使得电力系统峰谷负荷差加大,电网负荷率增大,电网不得不实行拉闸限电,严重制约着工业生产。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应用蓄冷技术,将空调用电从白天高峰期转移到夜间低谷期,均衡城市电网负荷,达到避峰填谷的目的,蓄冷技术的原理,简而言之,是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继续运转制冷机制冷,并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提供制冷服务,从而避免制冷争用高峰电力。水蓄冷空调系统是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与水的显热相结合来蓄冷,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蓄藏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显热来蓄冷,水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是以水为蓄冷材料,无需其他蓄冷介质,可节省蓄冷介质费用和能耗;而且可以使用常规的冷水机组,也可使用吸收式制冷机组,设备的选择性和可用性范围广,并能使其在经济状态下运行,经济效益好。水蓄冷系统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储存大量冷量的方式。但是,水蓄冷系统的缺点是水蓄冷只利用水的显热,蓄冷密度低。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水蓄冷空调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蓄冷空调系统,包括分层式蓄水槽、第一级制冷机、第二级制冷机、蓄冷泵、空调装置以及电磁阀控制器,所述分层式蓄水槽包括外槽体、第一内槽体、第二内槽体、第三内槽体、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第一内槽体设置于所述外槽体内,所述第二内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槽体内,所述第三内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内槽体内,所述进水管的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层式蓄水槽、第一级制冷机、第二级制冷机、蓄冷泵、空调装置以及电磁阀控制器,所述分层式蓄水槽包括外槽体、第一内槽体、第二内槽体、第三内槽体、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第一内槽体设置于所述外槽体内,所述第二内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槽体内,所述第三内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内槽体内,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空调装置的回水口以及所述蓄冷泵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四路第一支管分别与所述外槽体、第一内槽体、第二内槽体、第三内槽体连通,且每一路所述第一支管分别设置有进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空调装置的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二级制冷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四条第二支管与所述外槽体、第一内槽体、第二内槽体、第三内槽体连通,且每一路所述第二支管均设置有一第二电磁阀,所述外槽体、第一内槽体、第二内槽体、第三内槽体内均分别设置有液压传感器,每一所述液压传感器、每一第一电磁阀以及每一所述第二电磁阀均分别与所述电磁阀控制器连接,所述蓄冷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级制冷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级制冷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级制冷机的进口串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层式蓄水槽、第一级制冷机、第二级制冷机、蓄冷泵、空调装置以及电磁阀控制器,所述分层式蓄水槽包括外槽体、第一内槽体、第二内槽体、第三内槽体、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第一内槽体设置于所述外槽体内,所述第二内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槽体内,所述第三内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内槽体内,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空调装置的回水口以及所述蓄冷泵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四路第一支管分别与所述外槽体、第一内槽体、第二内槽体、第三内槽体连通,且每一路所述第一支管分别设置有进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空调装置的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二级制冷机的出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力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鑫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