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速自动裱纸机,包括上端的面纸输送机构及下端的底纸输送机构,所述面纸输送机构包括飞达部及设置于飞达部后端的输纸部,所述输纸部包括相匹配的第一传送带及压紧轮组,所述飞达部包括前后架设的滑轨及可滑动设置于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轨一端设置有驱动滑块的气缸,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往复向前上方送纸的推纸组件及驱动推纸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飞达部快速精准的将面纸传送至输纸部,第一传送带与压紧轮组配合快速输送面纸,同时底纸输送机构通过第二传送带与风箱作用快速将底纸输送到同一终端,输纸过程稳定,效率高,精准度高,大大提高了纸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糊盒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自动裱纸机。
技术介绍
纸品制作过程中使用的裱纸机,裱纸机是它是将面纸(带有彩色图案的卡纸)与底纸(瓦楞纸、卡纸)通过涂胶、定位和压合处理将印刷有精美彩色图文的面纸与底纸精细的裱合在一起的纸品加工设备。然而,裱纸加工一直是包装印刷生产的薄弱环节,通常纸张在裱纸机上出现漂移现象,尤其是纸张由于重量比较轻且运动速度比较快,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导致纸张漂移,最终面纸与底纸黏贴不整齐,出现错位而产生大量不良品。飞达送纸装置是包装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送纸是整机设备的第一道工序,所以决定了整个设备加工的精度和效率。飞达送纸装置主要是对纸张进行分离和传送,目前,飞达送纸装置主要是采用机械手将纸张吸住,再通过机械输送至下道工序的所需的位置,这样可以降低累积误差及调试的难度,由于纸张轻薄,采用机械手送纸容易造成纸张变形,放纸时纸张位置有偏移,而且机械手输送的速度慢,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一种高速自动裱纸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速自动裱纸机,包括上端的面纸输送机构及下端的底纸输送机构,所述面纸输送机构包括飞达部及设置于飞达部后端的输纸部,所述输纸部包括相匹配的第一传送带及压紧轮组,所述飞达部包括前后架设的滑轨及可滑动设置于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轨一端设置有驱动滑块的气缸,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往复向前上方送纸的推纸组件及驱动推纸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推纸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块及下端与连接块铰接的支撑臂,所述连接块底部设置有若干吸盘,所述支撑臂上端与滑块铰接,所述连接块还设置有推臂,所述推臂与驱动组件铰接。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面纸输送机构与底纸输送机构同时运作,面纸输送机构的飞达部的驱动组件驱动推纸组件向前上方运动,同时气缸驱动滑轨上的滑块向前运动,滑块带动推纸组件及驱动组件同步向前运动,从而将纸张向前传送,输纸部的第一传送带配合压紧轮组高速稳定的将面纸传送至终端。送纸完毕后,驱动组件驱动推纸组件复位,同时气缸驱动推纸组件及驱动组件向后运动。飞达部采用往复送纸的方式将滑块、推纸组件及驱动组件的运动同步化,对推纸、复位的动作进行限制、规范,使送纸动作十分协调、快捷,而且高度同步化的运动使纸张传送精准,避免纸张偏移。驱动组件推动推臂运动,推臂推动连接块运动,从而带动吸盘向前送纸。支撑臂分别与滑块及连接块铰接,推臂与驱动组件铰接,使整个送纸过程动作协调不干涉,避免送纸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既保护了高速裱纸机飞达,又提高了生产率。进一步的,所述底纸输送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有多个吸风孔,所述第二传送带下方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连接有吸气装置。底纸最终要与面纸压合,而底纸表面涂有胶水,不适合使用压紧轮组传输。本技术通过风箱与具有多个吸风孔的第二传松带配合,将底纸吸附于第二传送带上,随着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速度输送底纸,效率高,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滑块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凸起部与推臂末端铰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凸轮来推动推臂运动,既实现高速送纸运动,又有效协调整体送纸运动的同步性。所述凸轮可选用任一种现有技术实现。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还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向前延伸且导轨后端与滑块铰接,所述连接块还设置有导块与导轨匹配,所述导块前端与连接块铰接。连接块带动吸盘送纸的过程中,通过匹配的导块与导轨的配合,防止连接块运动过程中出现偏移,进一步的加强送纸的精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与连接块铰接的一端向前弯曲。支撑臂在连接块运动的同时对运动块起到导向及支撑的作用,将支撑臂一端设置成向前弯曲的形状,有效减小连接块送纸时对支撑臂产生应力的影响,而且连接块复位时能够使复位更顺畅,有效提高支撑臂及连接块的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吸盘连接有吸气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通过飞达部快速精准的将面纸传送至输纸部,第一传送带与压紧轮组配合快速输送面纸,同时底纸输送机构通过第二传送带与风箱作用快速将底纸输送到同一终端,输纸过程稳定,效率高,精准度高,大大提高了纸品的质量。飞达部通过伺服电机及气缸驱动推纸组件往复送纸,各动作同步性高,协调性好,有效提高了飞达结构送纸的效率及稳定性,而且延长了飞达结构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飞达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飞达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底纸输送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自动裱纸机,如图1-4所示,包括上端的面纸输送机构1及下端的底纸输送机构2,所述面纸输送机构1包括飞达部3及设置于飞达部3后端的输纸部4,所述输纸部4包括相匹配的第一传送带41及压紧轮组42,所述飞达部3包括前后架设的滑轨31及可滑动设置于滑轨31上的滑块32,所述滑轨31一端设置有驱动滑块32的气缸33,所述滑块32上设置有往复向前上方送纸的推纸组件34及驱动推纸组件34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推纸组件34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块341及下端与连接块341铰接的支撑臂342,所述连接块341底部设置有若干吸盘344,所述支撑臂342上端与滑块32铰接,所述连接块341还设置有推臂343,所述推臂343与驱动组件铰接。所述底纸输送机构2包括第二传送带21,所述第二传送带21设置有多个吸风孔23,所述第二传送带21下方设置有风箱22,所述风箱22连接有吸气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滑块32上的伺服电机35,所述伺服电机35连接有凸轮(图中未出示),所述凸轮的凸起部与推臂343末端铰接。所述滑块32还设置有导轨36,所述导轨36向前延伸且导轨36后端与滑块32铰接,所述连接块341还设置有导块345与导轨36匹配,所述导块345前端与连接块341铰接。所述支撑臂342与连接块341铰接的一端向前弯曲。所述吸盘344连接有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可选用任一现有技术实现。以上为本技术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自动裱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的面纸输送机构及下端的底纸输送机构,所述面纸输送机构包括飞达部及设置于飞达部后端的输纸部,所述输纸部包括相匹配的第一传送带及压紧轮组,所述飞达部包括前后架设的滑轨及可滑动设置于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轨一端设置有驱动滑块的气缸,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往复向前上方送纸的推纸组件及驱动推纸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推纸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块及下端与连接块铰接的支撑臂,所述连接块底部设置有若干吸盘,所述支撑臂上端与滑块铰接,所述连接块还设置有推臂,所述推臂与驱动组件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自动裱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的面纸输送机构及下端的底纸输送机构,所述面纸输送机构包括飞达部及设置于飞达部后端的输纸部,所述输纸部包括相匹配的第一传送带及压紧轮组,所述飞达部包括前后架设的滑轨及可滑动设置于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轨一端设置有驱动滑块的气缸,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往复向前上方送纸的推纸组件及驱动推纸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推纸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块及下端与连接块铰接的支撑臂,所述连接块底部设置有若干吸盘,所述支撑臂上端与滑块铰接,所述连接块还设置有推臂,所述推臂与驱动组件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自动裱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纸输送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荣,林惠波,黄敏毅,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