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自动车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862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7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便携式自动车篷,包括底座、直线型动力源、骨架和罩体,所述底座上设置直线型动力源,直线型动力源带动所述骨架展开或收缩,骨架上设置所述罩体;所述骨架包括数量与所述动力输出支杆数量相同的伸缩架,多组伸缩架对应所述动力输出支杆设置;所述伸缩架包括第一主动支杆,第二主动支杆、第一从动支杆和第二从动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自动车篷,每一组伸缩架的第一主动支杆都铰接于底座或直线型动力源的支架上,第一从动支杆均铰接于同一铰接环上,使任何一组伸缩架受到的力都可以直接传递到底座上,还会被其它伸缩架通过铰接环分散一部分,从而提高便携式自动车篷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护的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自动车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保护类产品主要为全覆盖车衣和铝膜半罩车衣,这种车衣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手动打开覆盖在汽车外壳上,在不使用时需用户手动收纳,这种车衣的打开和收纳的操作较为繁琐,且打开和收纳过程极其不方便;这种车衣由于贴合在汽车的车身上,隔热效果不好,并且由于车身的车漆表面会有灰尘等硬颗粒,车衣和车身直接接触,在盖车衣和脱车衣的时候可能会带动硬颗粒划伤车身表面,所以衍生出力一种全自动便携车篷,在其骨架收缩的小体积时安放在汽车的顶部,然后通过控制部控制骨架伸展将罩体撑开,防尘、防晒隔热等效果突出,不使用时,通过控制部控制骨架收缩,然后从车顶取下放在后备箱等处,操作过程简单,使用方便,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然而现有全自动便携车篷一般为通过两个主动支撑部分别连两侧的骨架部分,导致车篷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便携式自动车篷。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车篷,包括底座、直线型动力源、骨架和罩体,所述底座上设置直线型动力源,直线型动力源带动所述骨架展开或收缩,骨架上设置所述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型动力源包括支架、输出轴和多根动力输出支杆,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输出轴根据控制要求沿支架进行直线伸或缩运动;多根所述动力输出支杆沿所述输出轴的圆周方向分散设置,并且各动力输出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所述骨架包括数量与所述动力输出支杆数量相同的伸缩架,多组伸缩架对应所述动力输出支杆设置;所述伸缩架包括第一主动支杆,第二主动支杆、第一从动支杆和第二从动支杆;所述动力输出支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主动
支杆的躯干部;所述第一主动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架或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从动支杆的中部与第一主动支杆的中部铰接,第一从动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从动支杆的一端,第二从动支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主动支杆的中部;多组伸缩架的第一从动支杆远离第二冲动支杆的一端均铰接于同一铰接环;所述第一主动支杆与第二主动支杆的铰接处连接所述罩体,所述第二主动支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罩体。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支杆铰接于第一主动支杆的位置位于第一主动支杆与第一从动支杆铰接处至底座或支架一段的躯干上。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型动力源包括电动推杆、气缸或液压伸缩杆。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与第二主动支杆的自由端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为摁按扣子连接、磁力扣子连接或者魔术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架包括六组,分别为沿所述输出轴圆周方向顺时针依次设置的第一伸缩架、第二伸缩架、第三伸缩架、第四伸缩架、第五伸缩架和第六伸缩架;所述第一伸缩架和第四伸缩架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伸缩架与第六伸缩架对称设置于所述平面的两侧,第二伸缩架与所述第一伸缩架的夹角大于45度小于90度;所述第三伸缩架与第五伸缩架对称设置与所述平面两侧,所述第三伸缩架与所述第一伸缩架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35度。本技术的便携式自动车篷,每一组伸缩架的第一主动支杆都铰接于底座或直线型动力源的支架上,第一从动支杆均铰接于同一铰接环上,使任何一组伸缩架受到的力都可以直接传递到底座上,还会被其它伸缩架通过铰接环分散一部分,从而提高便携式自动车篷的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自动车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自动车篷收缩运动时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自动车篷收展开时的骨架的结构示意
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伸缩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自动车篷收展开时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自动车篷的直线型动力源处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6,提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自动车篷,包括底座10、直线型动力源20、骨架30和罩体40,所述底座10上设置直线型动力源20,直线型动力源20带动所述骨架30展开或收缩,骨架30上设置所述罩体40。上述直线型动力源20包括支架、输出轴和多根动力输出支杆21,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底座10,所述输出轴根据控制要求沿支架进行直线伸或缩运动;多根所述动力输出支杆21沿所述输出轴的圆周方向分散设置,并且各动力输出支杆2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上述骨架30包括数量与所述动力输出支杆21数量相同的伸缩架31,多组伸缩架31对应所述动力输出支杆21设置;所述伸缩架31包括第一主动支杆301,第二主动支杆302、第一从动支杆303和第二从动支杆304;所述动力输出支杆21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主动支杆301的躯干部。所述第一主动支杆30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架或底座10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支杆30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从动支杆303的中部与第一主动支杆301的中部铰接,第一从动支杆30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从动支杆304的一端,第二从动支杆304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主动支杆302的中部;多组伸缩架31的第一从动支杆303远离第二冲动支杆的一端均铰接于同一铰接环32;当直线型动力源20驱动输出轴做伸缩运动时,动力输出支杆21会带动第一主动支杆301沿第一主动支杆301与底座10或支架的铰接处转动,第一主主动支杆运动,从而带动同一伸缩骨架30
中的其他支杆联动,从而实现该骨架30的伸缩或展开,因为各伸缩架31的结构相同,且与直线型动力源20的连接结构相同,所以多个伸缩架31的动作同步。上述铰接环32即为各第一从动支杆303的汇集连接部,将各第一从动支杆303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各伸缩架31同步完成伸缩动作。上述第一主动支杆301与第二主动支杆302的铰接处连接所述罩体40,所述第二主动支杆302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罩体40。所述罩体40由可以遮挡风、雨、灰尘等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结构,如帆布、塑料薄膜等。本实施例中,上述动力输出支杆21铰接于第一主动支杆301的位置位于第一主动支杆301与第一从动支杆303铰接处至底座10或支架一段的躯干上,结构紧凑。本实施例中,上述直线型动力源20包括电动推杆、气缸或液压伸缩杆。上述电动推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可用于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工艺流程中作为执行机械使用,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或自动控制,控制方便。上述气缸气压是一种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上述液压伸缩杆是一种可以手动控制的伸缩装置,通过改变液体压力控制输出轴伸或缩。无论气缸、电动推杆还是液压伸缩杆都可以快速的提供动力。本实施例中,上述罩体40与第二主动支杆302的自由端活动连接,当罩体40在受到一定强度的风力或者外力时,罩体40会脱开第二主动支杆302的自由端,达到通风,卸力的作用,从而保护骨架30不会反折破坏。本实施例中,上述活动连接为摁按扣子连接、磁力扣子连接或者魔术贴连接,上述各种连接结构均具有安装方便、结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自动车篷,包括底座、直线型动力源、骨架和罩体,所述底座上设置直线型动力源,直线型动力源带动所述骨架展开或收缩,骨架上设置所述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型动力源包括支架、输出轴和多根动力输出支杆,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输出轴根据控制要求沿支架进行直线伸或缩运动;多根所述动力输出支杆沿所述输出轴的圆周方向分散设置,并且各动力输出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所述骨架包括数量与所述动力输出支杆数量相同的伸缩架,多组伸缩架对应所述动力输出支杆设置;所述伸缩架包括第一主动支杆,第二主动支杆、第一从动支杆和第二从动支杆;所述动力输出支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主动支杆的躯干部;所述第一主动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架或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从动支杆的中部与第一主动支杆的中部铰接,第一从动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从动支杆的一端,第二从动支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主动支杆的中部;多组伸缩架的第一从动支杆远离第二冲动支杆的一端均铰接于同一铰接环;所述第一主动支杆与第二主动支杆的铰接处连接所述罩体,所述第二主动支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罩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自动车篷,包括底座、直线型动力源、骨架和罩体,所述底座上设置直线型动力源,直线型动力源带动所述骨架展开或收缩,骨架上设置所述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型动力源包括支架、输出轴和多根动力输出支杆,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输出轴根据控制要求沿支架进行直线伸或缩运动;多根所述动力输出支杆沿所述输出轴的圆周方向分散设置,并且各动力输出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所述骨架包括数量与所述动力输出支杆数量相同的伸缩架,多组伸缩架对应所述动力输出支杆设置;所述伸缩架包括第一主动支杆,第二主动支杆、第一从动支杆和第二从动支杆;所述动力输出支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主动支杆的躯干部;所述第一主动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架或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从动支杆的中部与第一主动支杆的中部铰接,第一从动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从动支杆的一端,第二从动支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主动支杆的中部;多组伸缩架的第一从动支杆远离第二冲动支杆的一端均铰接于同一铰接环;所述第一主动支杆与第二主动支杆的铰接处连接所述罩体,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忠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迈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