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巫锦昌专利>正文

高尔夫球袋上方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54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尔夫球袋上方撑开装置,包括本体座、球袋壳体、活动座和控制杆。活动座藉枢轴可以相对本体座张开或闭合。控制杆藉枢轴与活动座枢接,操作控制杆可以改变活动座与本体座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弹簧和定位轴的配合作用下保持活动座相对本体座的张开或闭合状态,从而改变高尔夫球袋上方的使用空间,便于使用者运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袋上方撑开装置,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高尔夫球袋上方可选择活动撑开以增加使用空间便于运用的装置。目前常见的高尔夫球袋(参考附图说明图1)通常系配合隔板区隔以形成若干小空间便于运用,但高尔夫球袋上方的体积系固定不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袋上方撑开装置,令使用者可选择原有空间利用或选择将高尔夫球袋上方撑开以增加使用空间便于使用者运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装置主要包括本体座、球袋壳体、活动座及控制杆,本体座是一侧具开口的中空框体,其内侧设有若干定位块,其上方与球袋壳体的上方连结固定,下方设有两枢接壁,两枢接壁上方各设有一定位轴分别穿过活动座的两侧壁的滑槽。球袋壳体为空心筒状壳体,其上方与本体座连结固定,并在预定部位车缝有适当面积的挠性体,足以包裹住活动座,挠性体的上方与活动座上的槽孔相对应的部位设有与槽孔大小相应的开口。活动座由两侧壁、接续该两侧壁的衔接壁及限位架组成,其中两侧壁的下方藉枢轴与本体座的两枢接壁下方枢接,使活动座可以相对本体座闭合或张开,当活动座相对本体座的开口张开时,球袋壳体的挠性体随之向外撑开;两侧壁的上方各开设有相对的滑槽,分别供本体座的两枢接壁上的定位轴穿过;该两侧壁上方的预定部位各藉枢轴分别与控制杆的两侧支架预定部位枢接;衔接壁开有槽孔,供操作控制杆用;限位架锁固在衔接壁上,其两侧壁上设有限位槽孔,供控制杆的中间拉杆的穿过;衔接壁的下方设有两定位孔分别供弹簧的一钩环钩卡定位。作为本技术的控制杆,是由两侧支架与接续该两侧支架的中间拉杆组成,其两侧支架与活动座的两侧壁通过枢轴枢接,两侧支架的内侧各具定位孔供弹簧的另一钩环钩卡定位,这样,控制杆通过弹簧与活动座连接;中间拉杆穿过活动座的限位架两侧的限位槽孔;另外,两侧支架各设有内卡槽和外卡槽,供卡掣本体座上的定位轴用。另外,球袋壳体的内部下方枢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块,通过弹性带体将隔板的定位块连接本体座内的定位块和活动座的限位架上的定位块。当控制杆的中间拉杆被向外拉起时,限位于活动座的限位槽孔的上方,而控制杆的两侧支架绕着枢轴向下枢转,使其外卡槽脱离固设于本体座的定位轴,即可将活动座向外枢转并撑开球袋壳体上的挠性体;然后停止对控制杆的中间拉杆的施力,则中间拉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下限位于活动座的限位槽孔的下方,从而使控制杆的两侧支架绕枢轴向上枢转,并由其内卡槽卡掣于前述定位轴而被定位。因此借助活动座的向外枢转同时撑开球袋壳体的挠性体得以增加球袋壳体上方的空间以方便于使用者运用。而欲将活动座归回原位时,向上拉起控制杆的中间拉杆,则其两侧支架向下枢转,使内卡槽脱离定位轴,即可将活动座枢转而朝向本体座的开口合拢,然后停止对中间拉杆的施力,则中间拉杆在弹簧力作用下又向下限位于活动座的限位槽孔的下方,从而使控制杆的两侧支架的外卡槽又重新卡掣于定位轴而完成定位。球袋壳体内部隔板上方的定位块,通过弹性带体分别与本体座内的定位块和限位架上的定位块连接,使球袋壳体上方形成若干小空间;由于弹性带体的弹性和隔板的枢转,活动座向外枢转时各弹性带体得以随之撑开。由此可见,通过操作控制杆,可以控制活动座对本体座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保持活动座相对本体座的张开或闭合状态。如前述,操作控制杆可以使活动座向外张开,撑开球袋壳体上方而使高尔夫球袋上方具有较大空间,以便于使用者运用。此种装置具有操作方便、不占空间的优点。本技术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图1是习用高尔夫球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本体座、活动座与控制杆的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本体座、活动座与控制杆的另一角度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本体座、活动座与控制杆的组合状态立体图(活动座已向外枢转)。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本体座、活动座与控制杆的另一角度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活动座已向外枢转)。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部分断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活动座已向外枢转)。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本体座、活动座与控制杆的组合状态断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本体座、活动座与控制杆的组合状态断面示意图(活动座已向外枢转)。下面根据图2~图10给出本技术一个较好的实施例,它包括一本体座1,是一侧具开口的中空框体,其上方与球袋壳体7的上方71连结固定,而下方设有两枢接壁11,藉枢轴4与活动座2的两侧壁21下方枢接,另外该本体座1的两枢接壁11上方各设有一定位轴111分别穿过活动座2的两侧壁21的滑槽211;一活动座2,是由两侧壁21、接续该两侧壁21的衔接壁22及限位架23所组成,其中该两侧壁21的下方藉枢轴4与本体座1的两枢接壁11下方枢接,且该两侧壁21的上方各开设有相对的滑槽211分别供本体座1的两枢接壁11所设的定位轴111穿过,另外,该两侧壁21上方的预定部位各藉枢轴6(参考图4)分别与控制杆3的两侧支架31预定部位枢接,又前述衔接壁22具有一槽孔220供操作控制杆用,另外衔接壁上锁固有限位架,该限位架23的两侧壁预设的限位槽孔231供前述控制杆3的中间拉杆32的穿过,从而限定中间拉杆32向上或向下的枢转范围,另外,该衔接壁22的下方预设有两定位孔221(参考图6、9)分别供弹簧5的一钩环51钩卡定位;一控制杆3,是由两侧支架31与接续该两侧支架31的中间拉杆32组成,其两侧支架31预定部位藉枢轴6与活动座2的两侧壁21枢接,而中间拉杆32则穿过活动座2的衔接壁22所连结的限位架23的两侧限位槽孔231,又该前述两侧支架31的内侧各具定位孔312(参考图6)供弹簧5的另一钩环52钩卡定位,再由弹簧5的一钩环51与前述活动座2的衔接壁22的两定位孔221分别钩卡定位,因此弹簧5给予控制杆3的中间拉杆32向下的拉力使该中间拉杆32限位于衔接壁22所连结限位架23的限位槽孔231的下方2312,另外两侧支架31各设有两相距适当距离的内卡槽313和外卡槽314可选择其中之一卡掣于前述固设于本体座1的两枢接壁11且伸出于活动座2的两侧壁21的滑槽211的定位轴111;一球袋壳体7,系为空心筒状壳体,其上方71与本体座1连结固定,并在预定部位车缝有适当面积的挠性体72以便于活动座2枢转时向外撑开该挠性体72,而挠性体72以松紧带或具伸缩性的布面为较佳,另外,其上方开设有一对应于活动座2的衔接壁22的槽孔220大小的开口;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当控制杆3的中间拉杆32被向上拉起时限位于活动座2的衔接壁22所固设的限位架23的限位槽孔231的上方2311,而控制杆3的两侧支架31向下枢转,使其外卡槽314脱离固设于本体座1且伸出于活动座2的两滑槽211的定位轴111,随即可将活动座2向外枢转并撑开球袋壳体7上方71所设的挠性体72(参考图8),然后停止对控制杆3的中间拉杆32的施力,即可藉弹簧5的力量使控制杆3的中间拉杆32向下限位于活动座2的限位槽孔231的下方2312,从而使两侧支架31向上枢转并由其内卡槽313卡掣前述定位轴111而被卡掣定位(参考图5、6、8、10),因此藉由前述活动座2的向外枢转同时撑开球袋壳体7的挠性体72得以增加球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袋上方撑开装置,包括一本体座(1)和一球袋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座(1),是一侧具开口的中空框体,其内侧设有若干定位块(10),其上方与球袋壳体(7)的上方(71)连结固定,而下方设有两枢接壁(11),藉枢轴(4) 与活动座(2)的两侧壁(21)下方枢接,另外该本体座(1)的两枢接壁(11)上方各设有一定位轴(111)分别穿过活动座(2)的两侧壁(21)的滑槽(211);所述球袋壳体(7),为空心筒状壳体,其上方(71)与本体座(1)连结固定,并在 预定部位车缝有适当面积的挠性体(72);另外,其挠性体的上方开设有一对应于活动座(2)的衔接壁(22)的槽孔(220)大小的开口;一活动座(2),是由两侧壁(21)、接续该两侧壁(21)的衔接壁(22)及限位架(23)所组成,其中两侧壁 (21)的下方藉枢轴(4)与本体座(1)的两枢接壁(11)下方枢接,且两侧壁(21)的上方各开设有相对的滑槽(211)分别供本体座(1)的两枢接壁(11)所设的定位轴(111)穿过,另外,该两侧壁(21)上方的预定部位各藉枢轴(6)分别与控制杆(3)的两侧支架(31)预定部位枢接,又前述衔接壁(22)具有一槽孔(220)供操作控制杆用,另外限位架(23)锁固在衔接壁(22)上,该限位架(23)的两侧壁预设的限位槽孔(231)供前述控制杆(3)的中间拉杆(32)的穿过,另外,该衔接壁(22)的下方设有两定位孔(221)分别供弹簧的一钩环(51)钩卡定位;一控制杆(3),是由两侧支架(31)与接续该两侧支架(31)的中间拉杆(32)组成,其两侧支架(31)预定部位藉枢轴(6)与活动座(2)的两侧壁(21)枢接, 而中间拉杆(32)则穿过活动座(2)的衔接壁(22)所连结的限位架(23)的两侧限位槽孔(231),又前述两侧支架(31)的内侧各具定位孔(312)供弹簧(5)的另一钩环(52)钩卡定位,再由弹簧(5)的一钩环(51)与前述活动座(2)的衔接壁(22)的两定位孔(221)分别钩卡定位,另外两侧支架(31)各设有两相距适当距离的内卡槽(313)和外卡槽(3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锦昌
申请(专利权)人:巫锦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