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316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包括PLC模块、变频器控制主电路和与PLC模块输出端相接的变频器驱动电路,PLC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电平转换电路和输入按键,PLC模块的输出端接有指示灯,变频器控制主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电源、整流电路、IGBT逆变电路和变频器,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接,PLC模块的输入端还接有用于采集变频器工作电压电流的采样保护电路,变频器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器和隔离驱动电路,缓冲器的输入端与PLC模块的输出端相接,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IGBT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具有驱动效果好,带载能力强的功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频器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变频器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作为可调速驱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现有的变频器驱动电路多采用TLP250或A3120驱动芯片触发IGBT逆变电路中的各个IGBT管,TLP250或A3120驱动芯片驱动效果差,且每个芯片均需要设置隔离电路进行信号隔离保护,这无疑增加了控制电路的体积和布线复杂度,可靠性差;因此出现了驱动能力强的芯片PC929,IGBT逆变电路中的各相驱动均采用芯片PC929与芯片PC923组合驱动电路,组合驱动电路虽然提高了驱动能力强,但是控制复杂且控制器往往会出现带载能力弱的问题,控制器无法直接驱动各个IGBT管,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设计合理、控制简单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通过在控制器后设置缓冲器,提高带载能力,且逆变电路中的每个IGBT管均采用相同结构的驱动电路,控制简单,抗干扰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具有驱动效果好,带载能力强的功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模块、变频器控制主电路和与PLC模块输
出端相接的变频器驱动电路,所述PLC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电平转换电路和输入按键,所述PLC模块的输出端接有指示灯,所述变频器控制主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电源、整流电路、IGBT逆变电路和变频器,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PLC模块的输入端还接有用于采集变频器工作电压电流的采样保护电路,所述变频器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器和隔离驱动电路,缓冲器的输入端与PLC模块的输出端相接,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IGBT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缓冲器为芯片SN54LS06,所述芯片SN54LS06的1A管脚、2A管脚、3A管脚、4A管脚、5A管脚和6A管脚均与PLC模块相接。上述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为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电路,所述整流桥电路的交流输入端接有两端接口P1,交流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接在两端接口P1上。上述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逆变电路包括IGBT管Q4、IGBT管Q5、IGBT管Q6、IGBT管Q9、IGBT管Q10、IGBT管Q11和三端接口P2,所述IGBT管Q4的集电极、IGBT管Q5的集电极和IGBT管Q6的集电极的连接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直流正输出端相接,所述IGBT管Q9的发射极、IGBT管Q10的发射极和IGBT管Q11的发射极的连接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直流负输出端相接,IGBT管Q4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与IGBT管Q9的集电极相接,另一路与三端接口P2的第1管脚相接;IGBT管Q5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与IGBT管Q10的集电极相接,另一路与三端接口P2的第2管脚相接;IGBT管Q6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与IGBT管Q11的集电极相接,另一路与三端接口P2的第3管脚相接,变频器的信号输入端接在三端接口P2上。上述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型号为PC923的芯片U1、型号为PC923的芯片U2、型号为PC923的芯片U3、型号为PC923的芯片U4、型号为PC923的芯片U5和型号为PC923的芯片U6,所述芯片U1的第2管脚与5V电源相接,芯片U1的第3管脚经电阻
R4与芯片SN54LS06的1Y管脚相接,芯片U1的第6管脚经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的连接端相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2与IGBT管Q4的门极相接;所述芯片U2的第2管脚与5V电源相接,芯片U2的第3管脚经电阻R9与芯片SN54LS06的2Y管脚相接,芯片U2的第6管脚经电阻R8与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的连接端相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7的发射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7与IGBT管Q5的门极相接;所述芯片U3的第2管脚与5V电源相接,芯片U3的第3管脚经电阻R14与芯片SN54LS06的3Y管脚相接,芯片U3的第6管脚经电阻R13与三极管Q8的基极和三极管Q12的基极的连接端相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12与IGBT管Q6的门极相接;所述芯片U4的第2管脚与5V电源相接,芯片U4的第3管脚经电阻R19与芯片SN54LS06的4Y管脚相接,芯片U4的第6管脚经电阻R18与三极管Q13的基极和三极管Q14的基极的连接端相接,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14的发射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17与IGBT管Q9的门极相接;所述芯片U5的第2管脚与5V电源相接,芯片U5的第3管脚经电阻R24与芯片SN54LS06的5Y管脚相接,芯片U5的第6管脚经电阻R23与三极管Q15的基极和三极管Q16的基极的连接端相接,三极管Q15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16的发射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22与IGBT管Q10的门极相接;所述芯片U6的第2管脚与5V电源相接,芯片U6的第3管脚经电阻R29与芯片SN54LS06的6Y管脚相接,芯片U6的第6管脚经电阻R28与三极管Q17的基极和三极管Q18的基极的连接端相接,三极管Q17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18的发射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27与IGBT管Q11的门极相接。上述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芯片LM7824。上述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保护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电平转换电路将远程输电线上的整流后的直流电源转换为PLC模块需要的直流供电电源,避免了远距离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使用效果好。2、本技术隔离驱动电路由六路结构相同的驱动电路组成,控制简单,且每路驱动电路均采用PC923芯片进行驱动隔离,电路简单,控制方便,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3、本技术在PLC模块后设置缓冲器,提高PLC模块的带载能力,保证PLC模块可够直接驱动IGBT,准确度高,响应速度快,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具有驱动效果好,带载能力强的功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缓冲器和隔离驱动电路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流电路和IGBT逆变电路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交流电源; 2—整流电路; 3—IGBT逆变电路;4—变频器; 5—电平转换电路; 6—输入按键;7—PLC模块; 8—指示灯; 9—缓冲器;10—隔离驱动电路; 11—采样保护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PLC模块7、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模块(7)、变频器控制主电路和与PLC模块(7)输出端相接的变频器驱动电路,所述PLC模块(7)的输入端接有电平转换电路(5)和输入按键(6),所述PLC模块(7)的输出端接有指示灯(8),所述变频器控制主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电源(1)、整流电路(2)、IGBT逆变电路(3)和变频器(4),电平转换电路(5)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2)的输出端相接,所述PLC模块(7)的输入端还接有用于采集变频器(4)工作电压电流的采样保护电路(11),所述变频器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器(9)和隔离驱动电路(10),缓冲器(9)的输入端与PLC模块(7)的输出端相接,隔离驱动电路(10)的输出端与IGBT逆变电路(3)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缓冲器(9)为芯片SN54LS06,所述芯片SN54LS06的1A管脚、2A管脚、3A管脚、4A管脚、5A管脚和6A管脚均与PLC模块(7)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模块(7)、变频器控制主电路和与PLC模块(7)输出端相接的变频器驱动电路,所述PLC模块(7)的输入端接有电平转换电路(5)和输入按键(6),所述PLC模块(7)的输出端接有指示灯(8),所述变频器控制主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电源(1)、整流电路(2)、IGBT逆变电路(3)和变频器(4),电平转换电路(5)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2)的输出端相接,所述PLC模块(7)的输入端还接有用于采集变频器(4)工作电压电流的采样保护电路(11),所述变频器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器(9)和隔离驱动电路(10),缓冲器(9)的输入端与PLC模块(7)的输出端相接,隔离驱动电路(10)的输出端与IGBT逆变电路(3)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缓冲器(9)为芯片SN54LS06,所述芯片SN54LS06的1A管脚、2A管脚、3A管脚、4A管脚、5A管脚和6A管脚均与PLC模块(7)相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2)为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电路,所述整流桥电路的交流输入端接有两端接口P1,交流电源(1)的电源输出端接在两端接口P1上。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逆变电路(3)包括IGBT管Q4、IGBT管Q5、IGBT管Q6、IGBT管Q9、IGBT管Q10、IGBT管Q11和三端接口P2,所述IGBT管Q4的集电极、IGBT管Q5的集电极和IGBT管Q6的集电极的连接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直流正输出端相接,所述IGBT管Q9的发射极、IGBT管Q10的发射极和IGBT管Q11的发射极的连接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直流负输出端相接,IGBT管Q4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与IGBT管Q9的集电极相接,另一路与三端接口P2的第1管脚相接;IGBT管Q5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与IGBT管Q10的集电极相接,另一路与三端接口P2的第2管脚相接;IGBT管Q6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与IGBT管Q11的集电极相接,另一路与三端接口P2的第
\t3管脚相接,变频器(4)的信号输入端接在三端接口P2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驱动电路(10)包括型号为PC923的芯片U1、型号为PC923的芯片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朋左宁心陈浪飞何伟文杜君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