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远军专利>正文

一种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15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包括电枢机构、励磁机构、密封罩体机构、尾水管、导叶机构、转轮和蜗壳,蜗壳、导叶机构、转轮和尾水管依次构成水流通道,密封罩体机构包括旋转罩和固定罩,旋转罩与固定罩同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构成封闭的环形空腔,励磁机构与电枢机构同轴上、下层并列安装在环形空腔内,励磁机构安装在旋转罩内,电枢机构安装在固定罩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寿命长,建设成本与生产管理成本较低,水能转化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
技术介绍
水轮发电装置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冲击式水轮机和反击式水轮机两大类。冲击式水轮机的转轮受到水流的冲击而旋转,工作过程中水流的压力不变,主要是动能的转换;反击式水轮机的转轮在水中受到水流的反作用力而旋转,工作过程中水流的压力能和动能均有改变,但主要是压力能的转换。 冲击式水轮机,由于其工作轮仅部分过水,部分水斗受力,故该类水轮机所需流量较小,比较适合小流量高水头的发电场所。冲击式水轮机,按水流的流向可分为切击式(又称水斗式)和斜击式两类,在等径水轮条件下,切击式的受力力臂相对斜击式较大,但运行水轮转速相对较小。 反击式水轮机可分为混流式、轴流式、斜流式和贯流式。在混流式水轮机中,水流径向进入导叶机构,轴向流出转轮;在轴流式水轮机中,水流径向进入导叶,轴向进入和流出转轮;在斜流式水轮机中,水流径向进入导叶而以倾斜于主轴某一角度的方向流进转轮,或以倾斜于主轴的方向流进导叶和转轮;在贯流式水轮机中,水流沿轴向流进导叶和转轮。轴流式、贯流式和斜流式水轮机按其结构还可分为定桨式和转桨式。定桨式的转轮叶片是固定的;转桨式的转轮叶片可以在运行中绕叶片轴转动,以适应水头和负荷的变化。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轴流式和混流式水轮机。 现有的水轮机普遍所存在的问题是:1)水轮机的叶轮与发电机和励磁电机需通过较长的传动轴传动,而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传动轴的安装更换,传动轴连接处会采用法兰连接,同时为了维持传动轴稳定转动,避免偏心转动,会在转轴的连接处以及中部设置多个轴承,轴承的增多会加大转动过程中的摩擦耗能,轴承容易因摩擦升温烧坏,且较长传动轴出现偏心转动时,容易导致对发电机造成损坏;2)现有水轮发电装置的发电机和励磁机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主要由导线中强电流产热、及轴承转动摩擦产热),需要安装专用的散热、冷却系统,当散热、冷却系统出现问题时,容易导致机芯、轴承烧坏,而且即使在冷却系统正常工作下,由于定子和转子呈内、外层分布,位于内层的转子产生的废热需通过定子与转子的隔空间隙层传导到外界,隔空间隙层的导热速率小,内层转子与外层定子存在较大的温差,内层转子容易烧毁;3)现有水轮机,由于在水流能量利用上存在较大的水流动能余留和摩擦产热损耗,水流能量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现阶段,轴流式水轮机的较高稳定效率仅为90%;4)现有的每组水轮发电机均是针对不同地形的定制机,造成原材料、组件、线材和零部件不能够通用,不能够批量生产;5)由于水轮发电机中的定子、转子、凸极、传动轴等部件需要承受较高的温度或较大的受力,其定子、转子、凸极、传动轴等部件对材料强度要求高。上述因素给电站的建设造成了较大的投入成本与生产管理成本,且电站生产产能相对较低,部分小型可利用水能资源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现有水轮发电装置中传动轴和轴承由于受力较大、摩擦产温较高,其损耗较大;2)现有水轮发电装置的发电机和励磁机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需要安装专用的冷却系统,且其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欠佳,容易烧毁机芯;3)现有水轮机的较高稳定效率仅在90%左右;4)现有的水轮发电机均是针对不同地形的定制机,体积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够批量生产;5)水轮发电机中的定子、转子、凸极、传动轴等部件对材料强度要求高。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包括电枢机构、励磁机构、密封罩体机构、尾水管、导叶机构、转轮和蜗壳;蜗壳、导叶机构、转轮和尾水管依次构成水流通道;密封罩体机构包括旋转罩和固定罩,旋转罩与固定罩同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构成封闭的环形空腔;励磁机构与电枢机构同轴上、下层并列安装在环形空腔内;励磁机构安装在旋转罩内,电枢机构安装在固定罩内;电枢机构包括第一电枢绕组和第二电枢绕组,第一电枢绕组和第二电枢绕组同轴内、外层环形分布在固定罩内;励磁机构包括第一励磁绕组和第二励磁绕组,第一励磁绕组与第二励磁绕组同轴内、外层环形分布在旋转罩内;转轮的下环外圆周固定连接旋转罩内圆周,固定罩固定安装在尾水管上端部;作为进一步优化说明,所述旋转罩与固定罩的连接间隙处设置有导电刷,导电刷用于励磁电流的输入。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尾水管和导叶机构与旋转罩的间隙部位设置陶瓷密封轴承;该种结构可提高环形空腔的密封性,改善密封轴承的工作环境,减小密封轴承的受力负荷,减小固定罩与旋转罩的摩擦。作为进一步优化,为了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所述旋转罩与固定罩边角连接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折形离心甩水边环,折形离心甩水边环的间隙口沿径向朝外。作为进一步优化,为了更好的增强折形离心甩水边环的甩水效果和耐磨性,所述折形离心甩水边环内还安装有树脂耐磨环。工作原理:该专利技术所述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工作时,水流经过导叶机构的引导与控制,流入转轮,转轮在水流压力的驱动下带动旋转罩共同转动,旋转罩带动第一励磁绕组和第二励磁绕组转动,第一励磁绕组和第二励磁绕组分别切割第一电枢绕组和第二电枢绕组的线圈,第一电枢绕组的电流用于励磁供电,第二电枢绕组用于输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由于其电枢机构和励磁机构直接通过密封罩体机构安装在尾水管和转轮之间,发电工作过程产生的废热可直接通过旋转罩与固定罩散热到水流中,有效的省去了专门的冷确散热系统。而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相对于常规发电机的转子结构模式,其热量传导无需通过转子与定子间的隔空层,其电枢机构和励磁机构废热可直接散热到水流中,相比现有的发电机散热方式,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能有效避免烧毁机芯的问题,增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有效的省去了常规的冷确散热系统,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能有效避免烧毁机芯的问题,增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电枢机构、励磁机构与转轮的一体化,动力传动无需通过传动轴部件传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能有效的避免传动轴偏心问题和轴承摩擦耗能问题,简化水轮发电装置的结构,降低材料要求,较大程度地缩小设备体积,增强设备的通用性,减少电站建设成本与生产管理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其水轮机发电机的稳定效率可达93%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垂直剖视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励磁机构所在平面的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的电枢机构所在平面的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二的垂直剖视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二中折形离心甩水边环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三中折形离心甩水边环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为电枢机构、11为第一电枢绕组、12为第二电枢绕组、2为励磁机构、21为第一励磁绕组、22为第二励磁绕组、3为密封罩体机构、31为旋转罩、32为固定罩、33为密封轴承、34为环形空腔、35为陶瓷密封轴承、36为折形离心甩水边环、37为树脂耐磨环、4为尾水管、5为导叶机构、6为转轮、7为蜗壳、8为导电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包括电枢机构(1)、励磁机构(2)、密封罩体机构(3)、尾水管(4)、导叶机构(5)、转轮(6)和蜗壳(7),蜗壳(7)、导叶机构(5)、转轮(6)和尾水管(4)依次构成水流通道,密封罩体机构(3)包括旋转罩(31)和固定罩(32),旋转罩(31)与固定罩(32)同轴通过密封轴承(33)连接构成封闭的环形空腔(34),励磁机构(2)与电枢机构(1)同轴上、下层并列安装在环形空腔(34)内,励磁机构(2)安装在旋转罩(31)内,电枢机构(1)安装在固定罩(32)内,电枢机构(1)包括第一电枢绕组(11)和第二电枢绕组(12),第一电枢绕组(11和第二电枢绕组(12)同轴内、外层环形分布在固定罩(32)内,励磁机构(2)包括第一励磁绕组(21)和第二励磁绕组(22),第一励磁绕组(21)与第二励磁绕组(22)同轴内、外层环形分布在旋转罩(31)内,转轮(6)的下环外圆周固定连接旋转罩(31)内圆周,固定罩(32)固定安装在尾水管(4)上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平装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包括电枢机构(1)、励磁机构(2)、密封罩体机构(3)、尾水管(4)、导叶机构(5)、转轮(6)和蜗壳(7),蜗壳(7)、导叶机构(5)、转轮(6)和尾水管(4)依次构成水流通道,密封罩体机构(3)包括旋转罩(31)和固定罩(32),旋转罩(31)与固定罩(32)同轴通过密封轴承(33)连接构成封闭的环形空腔(34),励磁机构(2)与电枢机构(1)同轴上、下层并列安装在环形空腔(34)内,励磁机构(2)安装在旋转罩(31)内,电枢机构(1)安装在固定罩(32)内,电枢机构(1)包括第一电枢绕组(11)和第二电枢绕组(12),第一电枢绕组(11和第二电枢绕组(12)同轴内、外层环形分布在固定罩(32)内,励磁机构(2)包括第一励磁绕组(21)和第二励磁绕组(22),第一励磁绕组(21)与第二励磁绕组(22)同轴内、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远军
申请(专利权)人:郭远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