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穿线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9898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穿线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耳机柄,所述耳机柄的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扣合后的腔体中形成线槽,所述上盖或下盖可打开,打开后向所述耳机柄内穿入音频信号线。所述耳机柄的上盖和下盖扣合后通过卡扣、点胶或超声波焊接连接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音频信号线能够很顺利地到达耳机壳内部,便于对喇叭等物件进行焊接,能够提高耳机制造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穿线耳机,具体涉及耳机柄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耳机,通常设置有耳机柄,音频信号线沿耳机柄穿入耳机壳体内部与扬声器单体连接。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310376614.5)中公开了一种耳机,与后声腔连通有延伸管(相当于耳机柄),延伸管用于收容音频信号线,音频信号线穿过延伸管后再穿过后端的固定部,通过固定部实现对音频信号线的固定,在该专利中耳机柄是一个整体管状结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520127734.6)中公开了一种耳机,耳机壳上设置有耳机柄,耳机线从耳机柄穿入耳机壳内部,在该专利中耳机柄和耳机壳是一个整体管状结构。由于耳机柄具有一定的长度,而且是一个整体无法打开,导致线材在穿过耳机柄时不易操作,在生产过程中,会导致人力和工装的投入增大,同时还容易对耳机柄和耳机芯线造成损伤。为了将进入耳机壳体内部的音频信号线固定住,通常将音频信号线打结,利用绳结阻止音频信号线被拉出耳机壳体,但是绳结体积较大,占用耳机壳体内部空间,不方便对耳机壳体内部空间进一步开发利用,例如再设置吸音组件提高低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穿线耳机,通过调整耳机柄的组合结构,将耳机柄设计为可打开式,从而方便了穿入音频信号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穿线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耳机柄,所述耳机柄的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扣合后的腔体中形成线槽,所述上盖或下盖可打开,打开后向所述耳机柄内穿入音频信号线。进一步,所述耳机柄的上盖和下盖扣合后通过卡扣、点胶或超声波焊接连接组合。进一步,所述下盖与所述外壳一体制成,所述上盖可打开;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上盖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盖覆盖至所述凹槽区域。进一步,所述凹槽区域设置有透声孔与所述线槽连通,所述透声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进一步,所述线槽前端设置有穿线孔与所述耳机外壳内部连通,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进一步,所述穿线孔处点胶固定所述音频信号线。进一步,所述耳机柄后端设置有SR,所述音频信号线穿过所述SR进入所述线槽。进一步,所述音频信号线上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位于所述线槽中,阻止所述音频信号线被拉出所述线槽。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易穿线耳机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使音频信号线能够很顺利地到达耳机壳内部,便于对喇叭(扬声器单体)等物件进行焊接,能够提高耳机制造速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穿线,穿线后通过点胶或打端子的方式对信号线固定,提高了信号线路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易穿线耳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易穿线耳机的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耳机后壳体的立体图(不含上盖);图4是本专利技术易穿线耳机的剖视图。图中:1.前壳体;2.耳机柄;2-1.上盖;2-2.下盖;2-3.穿线孔;2-4.透声孔;3.SR;4.音频信号线;5.端子;6.扬声器单体;7.后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在该实施例中,一种易穿线耳机,包括外壳,外壳设置有耳机柄2,耳机柄2的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盖2-1和下盖2-2,上盖2-1和下盖2-2扣合后的腔体中形成线槽,上盖2-1可打开,打开后向耳机柄2内穿入音频信号线4。如图2所示,耳机的外壳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7,后壳体7是入耳端。耳机柄2的上盖2-1和下盖2-2扣合后通过卡扣、点胶或超声波焊接连接组合。这个组合操作在穿线后进行。如图2所示,下盖2-2与前壳体1一体制成,上盖2-1可打开;前壳体1上对应上盖2-1设置有凹槽,上盖2-1覆盖至凹槽区域。如图3所示,凹槽区域设置有透声孔2-4与线槽连通,透声孔2-4设置在前壳体1上。设置透声孔2-4,能够利用耳机柄2,使耳机柄2内部形成低音管,提高耳机低频效果。线槽前端设置有穿线孔2-3与耳机外壳内部连通,穿线孔2-3也设置在前壳体1上。耳机柄2后端设置有SR3,音频信号线4穿过SR3进入线槽。然后,通过穿线孔2-3进入耳机外壳内部,与扬声器单体6连接。实施例2在该实施例中,穿线孔2-3处点胶固定音频信号线4。如图3所示,由于穿线孔2-3处是一个很狭窄的区域,所以点胶很容易
固定住,而且耳机柄是可以打开的结构,方便在穿线孔2-3处点胶。这样设计可以阻止音频信号线4被拉出线槽,增强音频信号线4与扬声器单体6的连接结构。实施例3在该实施例中,音频信号线4上设置有端子5,端子5位于线槽中,阻止音频信号线4被拉出线槽,如图4所示,这样设计可以增强音频信号线4与扬声器单体6的连接结构。由于耳机柄是可以打开的结构,方便将带有端子5的音频信号线4放置进线槽中。端子5可以采用钳合在音频信号线4上的金属片,也可以采用注塑在音频信号线4上的胶块。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穿线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耳机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柄的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扣合后的腔体中形成线槽,所述上盖或下盖可打开,打开后向所述耳机柄内穿入音频信号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穿线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耳机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柄的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扣合后的腔体中形成线槽,所述上盖或下盖可打开,打开后向所述耳机柄内穿入音频信号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穿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柄的上盖和下盖扣合后通过卡扣、点胶或超声波焊接连接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穿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与所述外壳一体制成,所述上盖可打开;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上盖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盖覆盖至所述凹槽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穿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金华徐敏龙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