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浮选柱,其使用了模式选择部,模式选择部中具有切换结构,该结构更好地对浮选柱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不但能够发现回浆管的堵塞,还能自动切换浮选柱的浮选模式至非中矿循环模式,提高了浮选柱的可靠性;浮选柱的主控机通过对泵的泵送压力的控制,反复的升压和降压,对堵塞部位进行冲击,而浮选柱不论在第一模式下还是第二模式上都可以进行浮选,从而实现在了在线对堵塞部位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高可靠性浮选柱”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4年4月11日,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4101442108,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创造名称是“一种高可靠性浮选柱”。
本申请涉及一种浮选领域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两套充气结构的浮选柱。
技术介绍
浮选柱已是浮选领域的常规设备,浮选柱通常具有中矿循环结构,中矿循环结构将未充分浮选的中矿再次充气返回浮选柱内,现有的中矿循环结构希望更加均匀的将矿浆分布,因此采用较多的回浆管,但过多的回浆管分支导致管的直径较小从而适应于中矿的返回量,并不可避免的出现回浆管堵塞现象。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技术方案来克服回浆管堵塞,首先,回浆管堵塞在浮选过程中很难发现,因为浮选柱为封闭空间,在溢流口处存在大量的溢流泡沫,这些因素都导致难于发现回浆管的堵塞;另一方面,即使发现了堵塞也没有好的办法来疏通,只能是停机维修。但浮选柱内的未完全分选的矿浆只能中止浮选并排掉,这无疑浪费了宝贵的矿产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浮选柱,来解决前述的现有技术中回浆管堵塞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一种高可靠性浮选柱,其包括上料的进口,底部的排矿出口,浮选柱下部具有中矿收集部,中矿收集部与分配器相连,分配器通过多个回浆管连接到浮选柱,回浆管与浮选柱的接口位于中矿收集部的上部。更优选为,中矿收集部将浮选柱的中矿浆收集汇合后通过泵送至模式选择部,模式选择部与分配器相连。更优选为,模式选择部的入料端与泵相连,出料端与分配器相连,模式选择部内设有切换结构,切换结构具有两个环台,分别为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第一环台的直径小于第二环台直径,模式选择部的外壳分为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这两部分分别对应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切换结构的中心还具有供中矿浆流过的通道;第一环台与入料端之间的腔为第一腔,两个环台之间的腔为第二腔,第二环台与出料端的腔为第三腔;第二环台与出料端之间设有止挡部,该止挡部确定了第三腔的最小空间;模式选择部还连接有充气部,压力感测部和回气管,切换结构在模式选择部中有两个位置,在第一位置时,充气部、压力感测部与第一腔相连,回气管与第二腔相连;第二位置时,充气部、压力感测部及回气管均与第二腔相连;回气管与喷气板相连。更优选为,浮选柱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回浆管回料顺畅,泵将中矿浆加压后送入模式选择部,在模式选择部内,中矿浆从切换结构中心通道流过并从出料端流出进入分配器,切换结构被推向第一位置,充气部向中矿浆供气,压力感测部处于受压状态,回气管与第二腔相连处于闲置状态。更优选为,当回浆管中的至少一个被堵塞,出料端的中矿浆排料不畅,这时出料端内压力增高,中矿浆将切换结构向入料端推,并且切换结构最终稳定在第二位置,由第二环台与小直径部共同配合定位;充气部、压力感测部及回气管均与第二腔相连,充气部所供的高压气体直接进入回气管,并从喷气板射出,使浮选柱继续工作直至浮选柱内的矿浆浮选分离完毕,而压力感测部受压力值下降被触发,将该状态信号传至主控机。更优选为,主控机在得到压力感测部的发出的被堵塞信号后,向泵发出指令,使其提高泵送压力,并将泵在该压力下工作保持一个预定时间,之后泵送压力下降至初始压力,这预定的时间内,切换结构被从第二位置推向第一位置,但其状态是不稳定的,整体浮选柱在两种模式下不规律的切换,经过重复多次这样的升压、降压的步骤后,主控机再测压力感测部的压力值,如果其压力上升至并稳定在初始状态,则说明切换结构已经回复到第一位置,回浆管5的堵塞得到的了解决或将其影响降至可接受的范围内。更优选为,主控机对泵的控制为脉冲式升降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申请使用了模式选择部,模式选择部中具有切换结构,该结构更好地对浮选柱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不但能够发现回浆管的堵塞,还能自动切换浮选柱的浮选模式,提高了浮选柱的可靠性;2)本申请的浮选柱的主控机通过对泵的泵送压力的控制,反复的升压和降压,对堵塞部位进行冲击,而浮选柱不论在第一模式下还是第二模式上都可以进行浮选,从而实现在了在线对堵塞部位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浮选柱结构示意图。图2为模式选择部的第一状态。图3为模式选择部的第二状态。图中:1、浮选柱;2、进口;3、分配器;4、溢流口;5、回浆管;6、喷气板;7、中矿收集部;8、可调泵;9、模式选择部;10、充气部;11、压力感测部;12、第一腔;13、第二腔;14、第三腔;15、入料端;16、出料端;17、第一环台;18、第二环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浮选柱1包括上料的进口,底部的排矿出口(未给出附图标记),浮选柱下部具有中矿收集部7,中矿收集部7将浮选柱的中矿浆收集汇合后通过泵8送至模式选择部9,模式选择部9与分配器3相连,中矿浆经过分配器3的分配作用均匀的进入各个回浆管,并回到浮选柱1,回浆管与浮选柱1的接口位于中矿收集部7的上部。从图2中可以知,模式选择部9的入料端15与泵8相连,出料端16与分配器3相连,模式选择部9的切换结构具有两个环台,分别为第一环台17和第二环台18,第一环台17的直径小于第二环台直径18,模式选择部9的外壳分为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这两部分分别对应第一环台17和第二环台18,切换结构的中心还具有供中矿浆流过的通道。第一环台17与入料端15之间的腔为第一腔12,两个环台之间的腔为第二腔,第二环台18与出料端16的腔为第三腔14。第二环台18能够被小直径部止挡,但也不会向右抵住出料端16从而使第三腔彻底消失,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为第二环台18与出料端16之间设有止挡部,该止挡部确定了第三腔14的最小空间。模式选择部9还连接有充气部10,压力感测部11和回气管,切换结构在模式选择部9中有两个位置,第一位置时,充气部10、压力感测部11与第一腔12相连,回气管与第二腔13相连;第二位置时,充气部10、压力感测部11及回气管均与第二腔13相连。工作原理解释如下:浮选柱1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回浆管回料顺畅,泵8将中矿浆加压后送入模式选择部9,在模式选择部9内,中矿浆从切换结构中心通道流过并从出料端16流出进入分配器3,由于中浆矿的流体压力作用,切换结构被推向第一位置,充气部10向中矿浆供气,压力感测部11处于受压状态,回气管与第二腔13相连处于闲置状态。当回浆管中的至少一个被堵塞,出料端16的中矿浆排料不畅,这时出料端16内压力增高,中矿浆将切换结构向入料端15推,并且切换结构最终稳定在第二位置,由第二环台18与小直径部共同配合定位。这时,充气部10、压力感测部11及回气管均与第二腔13相连,充气部10所供的高压气体直接进入回气管,并从喷气板6射出,使浮选柱继续工作直至浮选柱内的矿浆浮选分离完毕,而压力感测部11受压力值下降被触发,将该状态信号传至主控机提醒操作人员注意。这样,通过模式选择部9,使浮选柱可以在两种模式下进行浮选操作,当回浆管被堵时浮选柱自动切换至第二模式,使浮选柱的浮选进行完全,体现了更高的可靠性。进一步,本申请还对浮选柱在线不停机对回浆管5的堵塞进行清理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主控机在得到压力感测部11的信号后,确认至少一个回浆管被堵,然后向泵8发出指令,使其提高泵送压力,并将泵8在该压力下工作保持一个预定时间,之后泵送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可靠性的浮选柱(1),其包括上料的进口(2),底部的排矿出口,其特征在于,浮选柱下部具有中矿收集部(7),中矿收集部(7)与分配器(3)相连,分配器(3)通过多个回浆管连接到浮选柱(1),回浆管与浮选柱(1)的接口位于中矿收集部(7)的上部,中矿收集部(7)将浮选柱的中矿浆收集汇合后通过泵(8)送至模式选择部(9),模式选择部(9)与分配器(3)相连,浮选柱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回浆管回料顺畅,泵将中矿浆加压后送入模式选择部,在模式选择部内,中矿浆从切换结构中心通道流过并从出料端流出进入分配器,切换结构被推向第一位置,充气部向中矿浆供气,压力感测部处于受压状态,回气管与第二腔相连处于闲置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的浮选柱(1),其包括上料的进口(2),底部的排矿出口,其特征在于,浮选柱下部具有中矿收集部(7),中矿收集部(7)与分配器(3)相连,分配器(3)通过多个回浆管连接到浮选柱(1),回浆管与浮选柱(1)的接口位于中矿收集部(7)的上部,中矿收集部(7)将浮选柱的中矿浆收集汇合后通过泵(8)送至模式选择部(9),模式选择部(9)与分配器(3)相连,浮选柱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回浆管回料顺畅,泵将中矿浆加压后送入模式选择部,在模式选择部内,中矿浆从切换结构中心通道流过并从出料端流出进入分配器,切换结构被推向第一位置,充气部向中矿浆供气,压力感测部处于受压状态,回气管与第二腔相连处于闲置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的浮选柱,其特征在于:模式选择部(9)的入料端(15)与泵(8)相连,出料端(16)与分配器(3)相连,模式选择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鑫镛,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优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