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35738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5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积水排除装置预埋后难以准确的对正排水立管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其包括固定件和第一调心件。固定件具有第三通道;第一调心件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轴线与第三通道的轴线间隔;第一调心件能够在第三通道中沿第三通道的周向转动;第一调心件还具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中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蓄水槽和通入第一蓄水槽的第一排水件;第一排水件的第一通道的下端伸入至的第一蓄水槽的上边沿之下;第一调心件还具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开设于第一调心件的下端面;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三通道;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蓄水槽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预埋后能够方便准确的连接上下排水立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
技术介绍
积水排除装置是用于卫生间沉箱、厨房或其他位置的积水的排除。现行建筑行业里的楼层中的积水排除装置采用的预埋结构具有预埋后难以准确对正连接排水立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积水排除装置预埋后难以准确的对正排水立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本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包括固定件和第一调心件。固定件具有贯穿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三通道。第一调心件具有贯穿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三通道;第一通孔的轴线与第三通道的轴线相互间隔;第一调心件位于第三通道中,且第一调心件能够在第三通道中沿第三通道的周向转动;第一调心件还具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位于第一调心件的外周面、第一通孔的内周面、第一调心件的上端面以及第一调心件的下端面四者围成的空间内;第一空腔中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蓄水槽;第一调心件还设有具有第一通道的第一排水件;第一通道的上端贯穿第一调心件的上端面,第一通道的下端伸入至第一蓄水槽的上边沿之下;第一调心件还具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开设于第一调心
件的下端面;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三通道;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蓄水槽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在使用时固定在楼板的底模板上进行预埋,上立管和下立管分别连在第三通道的上端和下端,使得上立管和下立管能够正常排水。第一通孔的轴线与第三通道的轴线相互间隔,且第一调心件能够在第三通道中沿第三通道的周向转动,在转动第一调心件时,能够使第一通孔的轴线能够在一个圆周的任意位置变动,这样可通过转动第一调心件来对正上立管,方便上立管的安装。另外第一排水的第一通道的下端伸入至第一蓄水槽的上边沿之下,当楼层或沉箱中的积水从第一进水口流入第一空腔时,会在第一蓄水槽存蓄一定量的水,形成水封,避免第三通道中的臭气返入楼层中,具有良好的水封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预埋后能够方便准确的连接上下排水立管,且具有良好的水封效果,不会出现臭气返入楼层中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中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第一调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图6为图1中的第二调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图8为图6的D-D剖视图;图9为图1的爆炸图;图10为图1的一个纵向剖视图;图11是图2中的固定件的预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件100;第三通道101,环形配合槽102;上管段110,条筋111;下管段120;连接段130;外护套140,环筋141;隔水环150;连接座160,连接孔161,空槽162;第一调心件200;第一通孔201,第一空腔202,第一蓄水槽203,第一通道204,第一出水口205;第一空间206,第一配合孔207,第一进水口208;第一排水件210;第一外筒221,第一内筒222;第一顶壁231,第一底壁232;第一凸环240;第二凸环250;第一隔板261,第二隔板262;第一封孔块270,第三隔板271,第四隔板272,第一隔间273;第二调心件300;第二通孔301,第二空腔302,第二蓄水槽303,第二通道304,第二出水口305;第二空间306,第二配合孔307,第二进水口308;第二排水件310;第二外筒321,第二内筒322;第二顶壁331,第二底壁332;第三凸环350;第五隔板361,第六隔板362;第二封孔块370,第七隔板371,第八隔板372,第二隔间373;上立管400;下立管500;楼板600;墙体700;下模板810;保护盖8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
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的立体视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本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包括固定件100、第一调心件200和第二调心件300。图2是图1中的固定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固定件100包括上管段110、位于上管段110下方的下管段120以及连接上管段110和下
管段120的连接段130。上管段110和下管段120均为直筒体;连接段130为直径上大下小的锥形管体。上管段110、连接段130以及下管段120的内侧面连接形成贯穿固定件10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三通道101。请继续参见图2,固定件100还包括外护套140,外护套140套设在下管段120的外侧且与下管段120之间具有开口朝下的环形配合槽102。进一步地,上管段110的外侧面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条筋111。外护套140的上端,可选地,连接在连接段130的外壁上。外护套140的外侧面上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筋14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贯穿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三通道;第一调心件;所述第一调心件具有贯穿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三通道的轴线相互间隔;所述第一调心件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且所述第一调心件能够在所述第三通道中沿所述第三通道的周向转动;所述第一调心件还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位于所述第一调心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周面、所述第一调心件的上端面以及所述第一调心件的下端面四者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空腔中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蓄水槽;所述第一调心件还设有具有第一通道的第一排水件;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调心件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的第一蓄水槽的上边沿之下;所述第一调心件还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一调心件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蓄水槽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贯穿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三通道;第一调心件;所述第一调心件具有贯穿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三通道的轴线相互间隔;所述第一调心件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且所述第一调心件能够在所述第三通道中沿所述第三通道的周向转动;所述第一调心件还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位于所述第一调心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周面、所述第一调心件的上端面以及所述第一调心件的下端面四者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空腔中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蓄水槽;所述第一调心件还设有具有第一通道的第一排水件;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调心件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的第一蓄水槽的上边沿之下;所述第一调心件还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一调心件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蓄水槽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还包括第二调心件;所述第二调心件具有贯穿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相互间隔;所述第二调心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第二调心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转动;所述第二调心件还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所述第二调心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周面、所述第二调心件的上端面以及所述第二调心件的下端面四者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空腔中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蓄水槽;所述第二调心件还设有具有第二通道的第二排水件;所述第二通道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二调心件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的第二蓄水槽的上边沿之下;所述第二调心件还具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二调心件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蓄水槽之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心件包括第一外筒、第一内筒、第一顶壁以及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外筒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周面贴合;所述第一内筒的内侧面围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内筒偏心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筒中,所述第一内筒和所述第一
\t外筒之间形成沿上下开口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第一底壁分别封闭所述第一空间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第一外筒、所述第一内筒、所述第一顶壁以及所述第一底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心件包括第二外筒、第二内筒、第二顶壁以及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外筒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周面贴合;所述第二内筒的内侧面围成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内筒偏心套设在所述第二外筒中,所述第二内筒和所述第二外筒之间形成沿上下开口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顶壁和所述第二底壁分别封闭所述第二空间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内筒、所述第二顶壁以及所述第二底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二空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埋型积水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的上边沿沿其径向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睿凡同层排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