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支撑壳体、蜗壳和进气壳体,蜗壳设在支撑壳体的前侧且与支撑壳体之间限定出盛放腔室,进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隔板,隔板将盛放腔室分隔成内置油槽和两个冷媒腔室;两个一级油分离器,两个一级油分离器分别与两个冷媒腔室一一对应设置,每个一级油分离器包括一级入口、一级油出口和一级冷媒出口,每个一级入口和每个一级油出口分别与内置油槽连通,每个一级冷媒出口与相应的冷媒腔室连通;二级油分离器,二级油分离器包括二级入口、二级油出口和二级冷媒出口,二级入口与每个冷媒腔室连通,二级油出口与内置油槽连通,二级冷媒出口与进气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心压缩机,提高了油雾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离心式压缩机中,润滑油中不可避免地会混有部分冷媒,特别是在蒸发压力较高的制冷系统中,润滑油中混有的冷媒含量更多。润滑油中混入的冷媒不但会影响润滑油对离心式压缩机的轴承系统等运动部件的有效润滑,而且会影响离心式压缩机和制冷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现有离心式压缩机的油雾分离系统大致分为外置式油雾分离系统和内置式油雾分离系统。外置式油雾分离系统油雾分离效率低,内置式油雾分离系统,结构设计不对称,内置所需空间较大,无效空间较多,油雾气混合流场分布不均匀,油雾分离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离心压缩机,油雾分离效率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支撑壳体、蜗壳和进气壳体,所述蜗壳设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前侧且与所述支撑壳体之间限定出盛放腔室,所述进气壳体设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前侧,所述进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盛放腔室内且将所述盛放腔室分隔成内置油槽和两个冷媒腔室,所述两个冷媒腔室相对所述离心压缩机的叶轮的旋转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一级油分离器,所述两个一级油分离器分别与所述两个冷媒腔室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一级油分离器包括一级入口、一级油出口和一级冷媒出口,每个所述一级入口和每个所述一级油出口分别与所述内置油槽连通,每个所述一级冷媒出口与相应的所述冷媒腔室连通;二级油分离器,所述二级油分离器设在所述支撑壳体上,所述二级油分离器包括二级入口、二级油出口和二级冷媒出口,所述二级入口与每个所述冷媒腔室连通,所述二级油出口与所述内置油槽连通,所述二级冷媒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通过用隔板将盛放空间分隔成内置油槽和两个冷媒腔室,同时设置二级油分离器和与两个冷媒腔室一一对应的一级油分离器,并使每个一级油分离器的一级入口和一级油出口分别与内置油槽连通,使每个一级油分离器的一级冷媒出口与每个冷媒腔室连通,使二级油分离的二级入口分别与每个冷媒腔
室连通,并使二级油分离器5的二级油出口和二级冷媒出口分别与内置油槽和进气口连通,这不但可使内置油槽内的与润滑油雾混合的冷媒经过四次油雾分离后再进入到进气口,有效地平衡了内置油槽与进气口的压力,同时提高了油雾分离效果,保证了润滑油中不会存在过多的气态冷媒而影响轴承系统等的有效润滑以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在油雾及气体混合物从内置油槽内分别进入到每个一级油分离器以及从每个一级油分离器进入到对应的冷媒腔室的过程中,可降低油雾及气体的混合物的流动流速,增加油雾及气体的混合物在内置油槽、每个一级油分离器和每个冷媒腔室内的停留时间,并且在从内置油槽进入到两个一级油分离器以及从两个一级油分离器进入到对应的两个冷媒腔室内的油雾及气体的混合物的流量均匀,从而保证了油雾及气体的混合物的油雾分离效果。另外使两个冷媒腔室相对离心压缩机的叶轮的旋转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利于优化盛放空间的结构,使得盛放空间内的相关结构紧凑,无效空间占比最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两个一级油分离器分别设在相应的所述冷媒腔室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两个一级油分离器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支撑壳体和所述蜗壳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壳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冷媒腔室的底壁设有与所述内置油槽连通的排油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二级油出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冷媒腔室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二级冷媒出口通过平衡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二级油分离器位于所述两个冷媒腔室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置油槽位于所述两个冷媒腔室的正下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离心压缩机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的左视图;图4是根据图3所示的离心压缩机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离心压缩机的C-C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离心压缩机100;外壳1;支撑壳体11;蜗壳12;排气口121;进气壳体13;进气口131;内置油槽21;冷媒腔室22;隔板3;一级油分离器4;二级油分离器5;平衡管6;轴承系统7;低速轴齿轮传动系统71;高速轴齿轮传动系统72;高速轴721;叶轮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100,其中离心压缩机100可以为单级压缩机或者多级压缩机,离心压缩机100具有排气口121和进气口131。离心压缩机100可用在制冷循环系统例如热泵系统、空调器等中。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外壳1、隔板3、两个一级油分离器4和二级油分离器5。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离心压缩机100还包括轴承系统7和叶轮8等运动部件,其中轴承系统7和叶轮8设在外壳1内。轴承系统7包括低速轴齿轮传动系统71和高速轴齿轮传动系统72。在图2示出的具体示例中,叶轮8外套在高速轴齿轮传动系统72的高速轴721上。离心压缩机100的工作原理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如图1-图3所示,外壳1包括支撑壳体11、蜗壳12和进气壳体13,蜗壳12设在支撑壳体11的前侧且与支撑壳体11之间限定出盛放腔室,进气壳体13设在支撑壳体11的前侧。例如,在图1-图2示出的具体示例中,在前后方向上,进气壳体13、蜗壳12和支撑壳体11顺次相连,蜗壳12与支撑壳体11之间限定出盛放腔室,上述轴承系统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盛放腔室内。进气壳体13上设有进气口131。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3所示,排气口121设在蜗壳12上。由此,冷媒可从进气口131流向离心压缩机100,经离心压缩机100的叶轮8压缩后从排气口121排出。如图4-图5所示,隔板3设在盛放腔室内且将盛放腔室分隔成内置油槽21和两个冷媒腔室22。例如,隔板3可拆卸地设在盛放腔室内,以便于将盛放腔室分隔成内置油槽21
和两个冷媒腔室22。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支撑壳体、蜗壳和进气壳体,所述蜗壳设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前侧且与所述支撑壳体之间限定出盛放腔室,所述进气壳体设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前侧,所述进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盛放腔室内且将所述盛放腔室分隔成内置油槽和两个冷媒腔室,所述两个冷媒腔室相对所述离心压缩机的叶轮的旋转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一级油分离器,所述两个一级油分离器分别与所述两个冷媒腔室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一级油分离器包括一级入口、一级油出口和一级冷媒出口,每个所述一级入口和每个所述一级油出口分别与所述内置油槽连通,每个所述一级冷媒出口与相应的所述冷媒腔室连通;二级油分离器,所述二级油分离器设在所述支撑壳体上,所述二级油分离器包括二级入口、二级油出口和二级冷媒出口,所述二级入口与每个所述冷媒腔室连通,所述二级油出口与所述内置油槽连通,所述二级冷媒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支撑壳体、蜗壳和进气壳体,所述蜗壳设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前侧且与所述支撑壳体之间限定出盛放腔室,所述进气壳体设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前侧,所述进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盛放腔室内且将所述盛放腔室分隔成内置油槽和两个冷媒腔室,所述两个冷媒腔室相对所述离心压缩机的叶轮的旋转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一级油分离器,所述两个一级油分离器分别与所述两个冷媒腔室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一级油分离器包括一级入口、一级油出口和一级冷媒出口,每个所述一级入口和每个所述一级油出口分别与所述内置油槽连通,每个所述一级冷媒出口与相应的所述冷媒腔室连通;二级油分离器,所述二级油分离器设在所述支撑壳体上,所述二级油分离器包括二级入口、二级油出口和二级冷媒出口,所述二级入口与每个所述冷媒腔室连通,所述二级油出口与所述内置油槽连通,所述二级冷媒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