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泳行走两用鞋,它包括鞋的本体,其主要是在鞋体上连接有由侧蹼(1、3)和前、后蹼(2、4)围成的蹼片,侧蹼与前、后蹼之间由褶皱片(5、6、7、8)连接,在所有的褶皱片上设有骨架(9)。前蹼(2)与侧蹼(1、3)之间由褶皱片(5、6)连接,后蹼(4)与侧蹼(1、3)之间由褶皱片(7、8)连接。在骨架与鞋体之间连有拉绳(11),骨架端头设有的弹性钩(12)与环绕鞋底的凹槽(10)配合。蹼片可随着人在水中蹬水或收腿一张一合,所以可提高在水中的前进速度。而在出水后蹼片完全与鞋体贴合,以方便在陆地行走。非常适合在江河湖海日常作业以及武装泅渡、水中紧急救援、打捞等场合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既能穿着在陆地上行走,又能在游泳中起到脚蹼作用的游泳行走两用鞋。
技术介绍
一般在游泳或潜水时,人们很喜欢使用脚蹼来提高在水中的前进速度。然而这种脚蹼体积较大较笨,不便携带,出水后行走时又要换鞋,使用比较麻烦。而一般的鞋子只能在陆地上行走时穿用,它本身不具备脚蹼的功能,若到水中除丧失本身的功能外还会成为一种累赘,既增加了身体的重量,又降低了前进速度,特别是在水中紧急抢救来不及脱鞋或武装泅渡等过程中只能带来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鞋子和脚蹼功能单一、脱换麻烦等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在陆地上行走,又能在水中发挥脚蹼作用的游泳行走两用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鞋体上连接有由侧蹼和前、后蹼围成的蹼片,侧蹼与前、后蹼之间由褶皱片连接,在所有的褶皱片上设有骨架。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前蹼与侧蹼之间由褶皱片连接,后蹼与侧蹼之间由褶皱片连接。在骨架与鞋体之间连有拉绳,骨架的端头设有弹性钩。骨架端头的弹性钩与环绕鞋底的凹槽配合。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不难看出,由于在鞋体上连接了由侧蹼、前后蹼、褶皱片及骨架和拉绳,当人们在水中蹬腿时,蹼片就会自动张开呈伞状而增大排水面积。而在收腿时,由于水对蹼片的阻力,就会使蹼片自动收合而与鞋体贴紧。随着人在游泳过程中双腿的一收一蹬,则蹼片也随之一合一张,如此这样连续动作,即可提高在水中的前进速度。出水后蹼片会自动与鞋体贴合,通过连在骨架上的弹性钩嵌入鞋体的凹槽内,即可将蹼片与鞋体固定,这时只起到鞋子的作用,可穿着在陆地上任意行走。这种两用鞋的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也低,具有鞋子和脚蹼的双重作用,特别适合江河湖海边人们的日常作业以及军警武装泅渡、水中紧急救援、打捞等场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蹼片展开时的俯视状态)。图2图1的侧视图。图3骨架撑开及与鞋体结合的示意图。图4蹼片与鞋体完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是在鞋体上连接有由侧蹼1、3和前、后蹼2、4以及褶皱片5、6、7、8构成的蹼片,每个褶皱片5、6、7、8与侧蹼1、3或前、后蹼2、4的连接处均设有骨架9,这个骨架9的一端与鞋体连接,另一端头上带有一弹性钩12,骨架9与鞋体之间还设有一拉绳11。在鞋底侧面的一周或与骨架9相应的地方间隔设有一凹槽10,弹性钩12可嵌入到这个凹槽10内,也可以从这个凹槽10中拉出(参见图3)。所说的侧蹼1、3,前、后蹼2、4,褶皱片5、6、7、8均与鞋体上沿或鞋面固定连接;所说的侧蹼1、3,前、后蹼2、4和褶皱片5、6、7、8是由如防水布等柔性织物制成,而骨架9和弹性钩12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需在水中使用时,只要将弹性钩12从凹槽10中拉出即可,此时整个蹼片为像雨伞似的松散状态。当人在水中蹬腿时,蹼片全部张开像图1、图2所示那样,增大了推水面积,有利于提高人在水中的前进速度。而人在收腿时,由于水对蹼片前进的阻力,就会使蹼片整个紧贴于鞋体上,缩小了作用于水的面积。在人的双腿一蹬一收的过程中,蹼片随之一张一合,就可使人在水中快速前进。由于在骨架9与鞋体之间连有拉绳11的作用,所以在蹼片张开时不会反张过去,而在收合时又不影响蹼片与鞋体的贴合。若人出水后,蹼片自动贴合在鞋体上,只要将与骨架9相连的弹性钩12按入凹槽10固定即可,这时只当一般鞋子使用,完全可以方便地在陆地行走。权利要求1.一种游泳行走两用鞋,它包括鞋的本体,其特征是在鞋体上连接有由侧蹼(1、3)和前、后蹼(2、4)围成的蹼片,侧蹼(1、3)与前、后蹼(2、4)之间由褶皱片(5、6、7、8)连接,在所有的褶皱片上设有骨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行走两用鞋,其特征是前蹼(2)与侧蹼(1、3)之间由褶皱片(5、6)连接,后蹼(4)与侧蹼(1、3)之间由褶皱片(7、8)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行走两用鞋,其特征是在骨架(9)与鞋体之间连有拉绳(11),骨架(9)的端头设有弹性钩(1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泳行走两用鞋,其特征是骨架(9)端头的弹性钩(12)与环绕鞋底的凹槽(10)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行走两用鞋,其特征是所说的侧蹼(1、3)、前、后蹼(2、4)、褶皱片(5、6、7、8)以及骨架(9)均与鞋口上沿或鞋面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游泳行走两用鞋,它包括鞋的本体,其主要是在鞋体上连接有由侧蹼(1、3)和前、后蹼(2、4)围成的蹼片,侧蹼与前、后蹼之间由褶皱片(5、6、7、8)连接,在所有的褶皱片上设有骨架(9)。前蹼(2)与侧蹼(1、3)之间由褶皱片(5、6)连接,后蹼(4)与侧蹼(1、3)之间由褶皱片(7、8)连接。在骨架与鞋体之间连有拉绳(11),骨架端头设有的弹性钩(12)与环绕鞋底的凹槽(10)配合。蹼片可随着人在水中蹬水或收腿一张一合,所以可提高在水中的前进速度。而在出水后蹼片完全与鞋体贴合,以方便在陆地行走。非常适合在江河湖海日常作业以及武装泅渡、水中紧急救援、打捞等场合使用。文档编号A43B5/00GK2772556SQ20052007839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建 申请人:王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泳行走两用鞋,它包括鞋的本体,其特征是在鞋体上连接有由侧蹼(1、3)和前、后蹼(2、4)围成的蹼片,侧蹼(1、3)与前、后蹼(2、4)之间由褶皱片(5、6、7、8)连接,在所有的褶皱片上设有骨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