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321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4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液化气体收容罐具备:在内部具有收容液化气体的收容空间(10)的罐主体(7)、从罐主体(7)向上方突出并在内部具有与收容空间(10)连通的凸空间(21)的罐顶盖(8)、及连通部(9),使凸空间(21)中的、液化气体的气相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收容空间(10)中的、能够产生与凸空间(21)的气相独立的气相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
技术介绍
已知有如下船舶:为了运输极低温的液体等,在船体中设置了船宽方向上的纵剖面构成多边形的箱型的液货罐、球形罐等收容罐。这种收容罐在多数情况下具有用于在其上部进行装卸的、被称作罐顶盖的构造。在该罐顶盖上,为了在收容罐内的压力上升而超过预定压力的情况下保护罐而设置有释放压力的泄压阀等各种配管和装置类。上述收容罐为了提高输送效率,希望尽可能地提高作为货物的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例如,在以98%左右的装货率进行了一个月的航行的情况下,货物因温度上升等而膨胀,有时在卸货时变为99.5%左右的装货率。此时,在上述罐顶盖的内部确保有很少的气相,泄压阀的端部不浸入液相中。作为将收容罐内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收集在对产生挥发性气体的货物进行了卸货之后的罐内的气体而回收烃类气体的回收装置。该专利文献1的回收装置具有使未回收的惰性气体等返回罐内的管路。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642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运输液化气体的收容罐中,根据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称作“IGCCode”)对液货罐的构造设置了限制。即,对于上述收容罐,在由“IGCCode”规定的构造的范围内,以总容积尽可能大的方式进行设计。该“IGCCode”还规定了上述泄压阀不浸入液相中。在上述“IGCCode”中,对于2016年7月1日之后开始动工的新造船,开始使用以下规则。该规则为“以超过98%的货物装货率运行的液化气体运输船,在(a)状态下,在该液货罐内不得存在独立的气窝”。(a)的状态如下所述。1.5%Lpp吃水差(船首和船尾)并且15度倾斜…(a)“Lpp”指的是搭载有液货罐的船舶的船首尾垂线间的长度。在上述收容罐中,当货物装货率超过98%并且液化气体运输船在(a)条件下倾斜时,有可能在收容罐主体的肩部独立地形成气窝。因此,若要切实地满足“IGCCode”的规定,则需要将液化气体的装货率抑制为98%以下。若像这样地将液化气体的装货率抑制得较低,则导致一次航行所运输的液化气体的量下降,而输送效率变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使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下降地满足“IGCCode”规定的条件,从而能够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液化气体收容罐具有在内部具有收容液化气体的收容空间的罐主体。该液化气体收容罐还具有从上述罐主体向上方突出并在内部具有与上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凸空间的罐顶盖。该液化气体收容罐还具备连通部,上述连通部使上述凸空间中的、
上述液化气体的气相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上述收容空间中的、能够产生与上述凸空间的气相独立的气相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连通部使存在于罐顶盖的凸空间的上部气相区域与罐主体的收容空间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在罐主体的收容空间内能够产生的气相独立。其结果是,能够不使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下降地满足“IGCCode”规定的条件。由此,能够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液化气体收容罐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具备释放阀,在上述罐主体的内部超出预定压力时,上述释放阀能够将上述凸空间的气相向上述罐主体的外部放出。通过这样构成,在罐顶盖的凸空间内以释放阀不会浸入液相的方式来确保凸空间的气相。因此,即使在罐主体的收容空间内产生有气相,也能够通过连通部来连通凸空间的气相与收容空间的气相,只要释放阀工作,即可使收容空间的气相向罐主体的外部释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一或者第二技术方案中的连通部在比上述罐主体靠外侧处使上述上部气相区域与上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容易地对与现有罐的形状相同的罐追加连通部。因此,能够抑制设计复杂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三技术方案中的连通部具有形成槽状的空间的槽形成部。也可以是,连通部进而经由上述槽形成部使上述上部气相区域与上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通过这样地将连通部形成为槽状,而能够使设置连通部的设置空间为最小限度。因此,能够与设置连通部的空间相应地抑制罐容量下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三技术方案中的连通部具备管状的外部配管。也可以是,连通部进而经由上述外部配管使上述上部气相区域与使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零件的成本,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施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五技术方案中的外部配管具备位移吸收部,上述位移吸收部吸收上述罐顶盖相对于上述罐主体的相对位置的位移。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在罐主体与罐顶盖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摇动、倾斜等而发生位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位移吸收部来吸收该位移。因此,能够抑制从被连通部连接的罐主体、罐顶盖作用于该连结部的应力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一~第六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连通部具备管状的内部配管。也可以是,连通部进而经由上述内部配管在上述罐主体的内侧使上述上部气相区域与上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通过这样构成,在罐主体的外部无需设置连通部的空间。因此,与在设置了罐主体之后在外部形成连通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连通部的施工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技术方案,船舶具备第一~第七技术方案中的
任一液化气体收容罐。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因航行中的倾斜、摇动等在罐主体内形成有气相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气相独立地形成。因此,能够不使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下降地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液化气体收容罐,能够不使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下降地满足“IGCCode”规定的条件,能够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主视图。图5是形成于一般的船舶的液货罐内的独立的气窝的说明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罐顶盖附近的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外部配管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7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接着,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船舶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概略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船舶1是运输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液化石油气)的LPG运输船。该船舶1为了运输更多的LPG,能够将LPG以冷却液化而缩小了体积的状态储藏于液货罐3(液化气体收容罐)。在该
液货罐的外表面安装有绝热材料。如图1所示,在船舶1的船体2的内部形成有多个货舱4。上述货舱4是收容液货罐3的空间。上述货舱4沿着船首尾方向排列成一列地设有多个。在船首尾方向上相邻的货舱4彼此被分隔壁6沿船首尾方向划分。本实施方式中的货舱4形成于比船体2的上甲板5靠下方的位置。在该图1中,以箭头表示船体2的船首尾方向,以“F”箭头表示船首方向,以“A”箭头表示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气体收容罐,具备:在内部具有收容液化气体的收容空间的罐主体;从所述罐主体向上方突出并在内部具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凸空间的罐顶盖;及连通部,使所述凸空间中的、所述液化气体的气相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能够产生与所述凸空间的气相独立的气相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7 JP 2015-0672461.一种液化气体收容罐,具备:在内部具有收容液化气体的收容空间的罐主体;从所述罐主体向上方突出并在内部具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凸空间的罐顶盖;及连通部,使所述凸空间中的、所述液化气体的气相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能够产生与所述凸空间的气相独立的气相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其中,所述液化气体收容罐具备释放阀,在所述罐主体的内部超出预定压力时,所述释放阀能够将所述凸空间的气相向所述罐主体的外部放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其中,所述连通部在比所述罐主体靠外侧处使所述上部气相区域与所述独立气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乡康平宫崎智尾崎友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