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及其生产工艺,涉及涂料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酯树脂30‑50份、硅酮橡胶22‑28份、纤维素纳米纤丝2‑5份、镍粉4‑8份、炭黑5‑10份、铜粉4‑6份、松木油15‑25份、乳木果油1‑2份、乙二醇丁醚醋酸酯5‑10份、丙酮5‑8份、醋酸乙酯5‑8份、甲基溶纤剂10‑15份、分散剂4‑8份、补强剤1‑3份、聚乙二醇3‑7份、三聚磷酸钠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生产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附着力强,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及各种电器设备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已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元件小型化、高度集成化以及电子仪器仪表轻量化、高速化和数字化;电磁信号,由于其易受外界电磁干扰而出现动作失误,从而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屏蔽措施,才能保障其不受干扰和瘫痪。现有的电磁屏蔽涂料以导电涂料为主,导电涂料中加入的导电性填料一般是金、银、铜、镍等金属粉末和炭黑、石墨等非金属粉末。但是,金属粉末价格较高,而且材料重量较大,炭黑、石墨等非金属粉末导电性又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及其生产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酯树脂30-50 份、硅酮橡胶22-28份、纤维素纳米纤丝 2-5份、镍粉4-8份、炭黑5-10份、铜粉4-6份、松木油15-25份、乳木果油1-2份、乙二醇丁醚醋酸酯5-10份、丙酮5-8份、醋酸乙酯5-8份、甲基溶纤剂10-15份、分散剂4-8份、补强剤1-3份、聚乙二醇3-7份、三聚磷酸钠2-4份。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酯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为多官能聚合物醇胺盐。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镍粉、炭黑和铜粉的粒径为纳米级,所述镍粉粒径为25-45纳米,所述炭黑和所述铜粉粒径为120-300纳米。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所述镍粉、所述炭黑、所述铜粉放入100-110℃烤箱中放置15-25min除去原料中的水分;(2)将所述丙酮、所述醋酸乙酯和所述甲基溶纤剂混合,加热至60-70℃,在5000-6000r/min下加入所述纤维素纳米纤丝,搅拌10-15min,再加入所述硅酮橡胶,搅拌1-2小时,超声分散7-10 分钟;(3)将所述聚酯树脂加热至60-70℃,在 5000-6000 r/min下搅拌并加入烘干后的所述镍粉、所述炭黑、所述铜粉、所述松木油、所述乳木果油和所述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搅拌20-30分钟;(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产物混合,并加入所述分散剂、所述补强剤、所述聚乙二醇,并搅拌均匀,加入所述三聚磷酸钠调节pH,采用超声波方式分散,分散时间为 1-2h,即得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步骤(4)中调节pH为6.5-8.5。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得到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粒径为200-350nm,固含量为1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价格低廉、导电性强的特点。炭黑粉末作为导电填料,其分散性好,价格低廉,用作电磁屏蔽是较为理想的材料,与铜粉、镍粉同时作为填料,增强了涂料的导电性。分散剂能使导电填料充分分散,补强剂能增大附着力,使得涂料在经过喷涂、刷涂、浸涂和辊涂等工艺时能有很强的附着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酯树脂30份、硅酮橡胶22份、纤维素纳米纤丝 2份、镍粉4份、炭黑5份、铜粉4份、松木油15份、乳木果油1份、乙二醇丁醚醋酸酯5份、丙酮5份、醋酸乙酯5份、甲基溶纤剂10份、分散剂4份、补强剤1份、聚乙二醇3份、三聚磷酸钠2份。聚酯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分散剂为多官能聚合物醇胺盐。镍粉、炭黑和铜粉的粒径为纳米级,镍粉粒径为25纳米,炭黑和铜粉粒径为120纳米。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镍粉、炭黑、铜粉放入100℃烤箱中放置15min除去原料中的水分;(2)将丙酮、醋酸乙酯和甲基溶纤剂混合,加热至60℃,在5000r/min下加入纤维素纳米纤丝,搅拌10min,再加入硅酮橡胶,搅拌1小时,超声分散7分钟;(3)将聚酯树脂加热至60℃,在 5000 r/min下搅拌并加入烘干后的镍粉、炭黑、铜粉、松木油、乳木果油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搅拌20分钟;(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产物混合,并加入分散剂、补强剤、聚乙二醇,并搅拌均匀,加入三聚磷酸钠调节pH,采用超声波方式分散,分散时间为 1h,即得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步骤(4)中调节pH为6.5。得到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粒径为200nm,固含量为10%。实施例2: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酯树脂50 份、硅酮橡胶28份、纤维素纳米纤丝5份、镍粉8份、炭黑10份、铜粉6份、松木油25份、乳木果油2份、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0份、丙酮8份、醋酸乙酯8份、甲基溶纤剂15份、分散剂8份、补强剤3份、聚乙二醇7份、三聚磷酸钠4份。聚酯树脂为聚酰亚胺树脂。分散剂为多官能聚合物醇胺盐。镍粉、炭黑和铜粉的粒径为纳米级,镍粉粒径为45纳米,炭黑和铜粉粒径为300纳米。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镍粉、炭黑、铜粉放入110℃烤箱中放置25min除去原料中的水分;(2)将丙酮、醋酸乙酯和甲基溶纤剂混合,加热至70℃,在6000r/min下加入纤维素纳米纤丝,搅拌15min,再加入硅酮橡胶,搅拌2小时,超声分散10分钟;(3)将聚酯树脂加热至70℃,在6000 r/min下搅拌并加入烘干后的镍粉、炭黑、铜粉、松木油、乳木果油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搅拌30分钟;(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产物混合,并加入分散剂、补强剤、聚乙二醇,并搅拌均匀,加入三聚磷酸钠调节pH,采用超声波方式分散,分散时间为2h,即得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步骤(4)中调节pH为8.5。得到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粒径为350nm,固含量为15%。实施例3: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酯树脂40 份、硅酮橡胶25份、纤维素纳米纤丝3.5份、镍粉6份、炭黑7.5份、铜粉5份、松木油20份、乳木果油1.5份、乙二醇丁醚醋酸酯7.5份、丙酮6.5份、醋酸乙酯6.5份、甲基溶纤剂12.5份、分散剂6份、补强剤2份、聚乙二醇5份、三聚磷酸钠3份。聚酯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分散剂为多官能聚合物醇胺盐。镍粉、炭黑和铜粉的粒径为纳米级,镍粉粒径为35纳米,炭黑和铜粉粒径为210纳米。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镍粉、炭黑、铜粉放入105℃烤箱中放置20min除去原料中的水分;(2)将丙酮、醋酸乙酯和甲基溶纤剂混合,加热至65℃,在5500r/min下加入纤维素纳米纤丝,搅拌12.5min,再加入硅酮橡胶,搅拌1.5小时,超声分散8.5分钟;(3)将聚酯树脂加热至65℃,在 5500 r/min下搅拌并加入烘干后的镍粉、炭黑、铜粉、松木油、乳木果油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搅拌25分钟;(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产物混合,并加入分散剂、补强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酯树脂30‑50 份、硅酮橡胶22‑28份、纤维素纳米纤丝 2‑5份、镍粉4‑8份、炭黑5‑10份、铜粉4‑6份、松木油15‑25份、乳木果油1‑2份、乙二醇丁醚醋酸酯5‑10份、丙酮5‑8份、醋酸乙酯5‑8份、甲基溶纤剂10‑15份、分散剂4‑8份、补强剤1‑3份、聚乙二醇3‑7份、三聚磷酸钠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酯树脂30-50 份、硅酮橡胶22-28份、纤维素纳米纤丝 2-5份、镍粉4-8份、炭黑5-10份、铜粉4-6份、松木油15-25份、乳木果油1-2份、乙二醇丁醚醋酸酯5-10份、丙酮5-8份、醋酸乙酯5-8份、甲基溶纤剂10-15份、分散剂4-8份、补强剤1-3份、聚乙二醇3-7份、三聚磷酸钠2-4份。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丙烯酸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多官能聚合物醇胺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粉、炭黑和铜粉的粒径为纳米级,所述镍粉粒径为25-45纳米,所述炭黑和所述铜粉粒径为120-300纳米。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所述镍粉、所述炭黑、所述铜粉放入10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夏嘉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