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包括由前眼镜框与后眼镜框构成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电源;所述前眼镜框与所述后眼镜框分别设有与眼部位置相应的前腔体与后腔体,其中所述前腔体与后腔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照明装置与补光装置;其中,所述补光装置分布设置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周缘。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将传统护眼灯的单一通过照明防视疲劳作用,改进、优化成为同时拥有防止眼睛视疲劳、防控近视眼、训练眼球灵敏运动以提高记忆力的多功能护眼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眼镜与护眼灯的交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
技术介绍
目前中、小学生晚上看书、写字使用的护眼照明灯几乎都是台式或壁挂式,拥有相对固定的光照度及无频闪以防止眼疲劳而护眼,缺点是只能在桌面或比较固定的场所使用,而且没有预防近视眼的功能。近10年,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的眼科专家对学生近视发病机理大量研究结果提示,学生后天性近视发生主要与看书、写字等″看近″时产生的周边视网膜后离焦,以及学生野外活动少、暴露在强光(10000lux以上照度)下的时间不足有关。深入研究发现,强光照眼降低近视眼发生率有两种机理:1、强光照射可使瞳孔缩小,瞳孔缩小使景深加深,模糊(特别是由于周边离焦性而导致的模糊)减少,所以能抑制近视的发生;2、强光可引起眼内多巴胺增加。实验表明,眼内多巴胺的产生与释放与光照强度呈线性相关,也就是说光照越强,多巴胺释放量越多。许多研究也表明,多巴胺可以抑制近视眼发生,是传导强光抑制近视眼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光照强度越强,越能抑制近视眼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具体的说,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补光装置等结构的配合,形成一种除拥有传统护眼台灯的无频闪,可调光照度等照明特点外,另增加了有益防控近视的补光装置、视网膜前离焦透镜,以及锻练眼球灵敏运动的导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包括由前眼镜框与后眼镜框构成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电源;所述前眼镜框与所述后眼镜框分别设有与眼部位置相应的前腔体与后腔体,其中所述前腔体与后腔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照明装置与补光装置;其中,所述补光装置分布设置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周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照明装置由至少3个照明LED灯排组成,其中2个所述照明LED灯排分别设置于所述后腔体的两侧,其中1个所述照明LED灯排设置于所述后腔体的中部;所述前腔体设有与所述照明LED灯排位置相应的开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补光装置由至少2个LED补光灯排组成,所述后腔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LED补光灯排的灯珠数量相应的通孔,所述LED补光灯排设置于所述通孔内。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灯珠的方向与所述眼部的外侧面相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设有与所述眼部的周缘位置相应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软性电路板、引导灯与引导灯罩,所述引导灯设置于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内表面,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引导灯罩的内表面紧密连接。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后腔体的周缘表面设有与所述引导灯的数量相应的引导灯孔。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腔体的底部设有由振子与振子盖组成的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作为再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腔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眼部位置相应的离焦镜片。作为再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设有防尘镜片,所述前眼镜框的表面设有槽体,所述防尘镜片设置于所述槽体中。为了符合使用者的长时间佩戴,所述后眼镜框的内侧设有硅胶垫,使用时,所述硅胶垫与所述眼部的皮肤相接触。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将传统护眼灯的单一通过照明防视疲劳作用,改进、优化成为同时拥有防止眼睛视疲劳、防控近视眼、训练眼球灵敏运动以提高记忆力的多功能护眼灯。同时,将传统台式或壁挂式看书、写字照明灯,改进成为可穿戴式的写字、看书照明灯,可大大扩展学生使用的场所及方便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推广必将对学生专用护眼灯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前眼镜框1;后眼镜框2;照明LED灯排3;LED补光灯排4;软性电路板5;引导灯6;与引导灯罩7;振动装置8;离焦镜片9;前腔体11;后腔体21;通孔211;引导灯孔212;防尘镜片100;松紧带200;锂电池300;硅胶垫400。具体实施方式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包括由前眼镜框1与后眼镜框2构成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电源;所述前眼镜框1与所述后眼镜框2分别设有与眼部位置相应的前腔体11与后腔体21,其中所述前腔体11与后腔体2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照明装置与补光装置;其中,所述补光装置分布设置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周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照明装置由至少3个照明LED灯排3组成,其中2个所述照明LED灯排3分别设置于所述后腔体21的两侧,其中1个所述照明LED灯排3设置于所述后腔体21的中部;所述前腔
体11设有与所述照明LED灯排位3置相应的开孔11。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腔体21可以分割为与所述眼部对应的两个独立的腔体;进一步的,所述前腔体也可以为上述结构。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其中2个所述照明LED灯排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独立腔体的外侧,另外1个所述照明LED灯排可以设置于两个独立腔体之间。如图1所示,所述补光装置由至少2个LED补光灯排4组成,所述后腔体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LED补光灯排的灯珠数量相应的通孔211,所述LED补光灯排4设置于所述通孔211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珠应当部分伸入所述通孔211内。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灯珠的方向与所述眼部的外侧面相对。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设有与所述眼部的周缘位置相应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软性电路板5、引导灯6与引导灯罩7,所述引导灯设置于所述软性电路板5的内表面,所述软性电路板5的外表面与所述引导灯罩7的内表面紧密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后腔体21的周缘表面设有与所述引导灯的数量相应的引导灯孔212。如图1、图2所示,为了增加保健效果,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腔体的底部设有由振子与振子盖组成的振动装置8,所
述振动装置8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为了进一步保护使用者的视力,作为再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腔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眼部位置相应的离焦镜片9。作为再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设有防尘镜片100,所述前眼镜框的表面设有槽体,所述防尘镜片100设置于所述槽体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以及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模式选择模块、调整模块、MP3模块、扬声器与显示屏(亦可采用循环按键式,无需显示屏)。其中,所述模式选择模块可选模式包括:补光模式、眼球运动引导模式、振动模式、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进一步的,在上述模式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下可同时使用MP3模块;更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模块用于调整照明装置和/或补光装置的亮度。如图1所示,为了符合使用者的长时间佩戴,所述后眼镜框2的内侧设有硅胶垫400,使用时,所述硅胶垫400与所述眼部的皮肤相接触。为了方便使用者佩戴,如图1所示,所述后眼镜框2的两侧可以设置具备弹性的松紧带200;进一步的,为了更加符合不同使用者的头部大小,所述后眼镜框的两侧可以设置日字扣,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包括由前眼镜框与后眼镜框构成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电源;所述前眼镜框与所述后眼镜框分别设有与眼部位置相应的前腔体与后腔体,其中所述前腔体与后腔体位于同一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照明装置与补光装置;其中,所述补光装置分布设置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周缘。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包括由前眼镜框与后眼镜框构成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电源;所述前眼镜框与所述后眼镜框分别设有与眼部位置相应的前腔体与后腔体,其中所述前腔体与后腔体位于同一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照明装置与补光装置;其中,所述补光装置分布设置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周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由至少3个照明LED灯排组成,其中2个所述照明LED灯排分别设置于所述后腔体的两侧,其中1个所述照明LED灯排设置于所述后腔体的中部;所述前腔体设有与所述照明LED灯排位置相应的开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由至少2个LED补光灯排组成,所述后腔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LED补光灯排的灯珠数量相应的通孔,所述LED补光灯排设置于所述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护眼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的方向与所述眼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光,
申请(专利权)人:刘东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