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昌德专利>正文

多功能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79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的多功能健身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床板和床架,床板由前板、中板和后板组成,前、后板底面分别固定于U型前、后框体,中板固定于前梁;前板板面固定有直角三角形架体,两弹簧一端固定于架体水平直角边,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连接手环,架体斜边下端固定有自行车骑行装置,前床腿连接有脚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锻炼者做简单有效的运动,便可以达到健美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增强身体机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健美健身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需要,但进行一些常规运动受到场地的限制,超强度的锻炼对非专业人士、老年人、身体有疾病、工作繁忙、学习紧张和发育中的青少年都有一定的制约,等等原因都使健美健身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提倡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更多的人也逐渐有了健身意识,但目前市场上的健身器材存在着如下不足1、体积大占空间(能折叠但容易被遗忘不实用);2、易损坏不牢固;3、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身体情况不能都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的多功能健身器。本技术多功能健身器,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床板和床架,所述床架由前床腿、后床腿、U型前框体、U型后框体、前梁和后梁组成,前、后床腿顶部分别与水平设置的U型前、后框体固定,U型后框体底边连接后梁的一端,后梁的另一端设置倒置U型槽,所述槽内设置的螺母与螺杆连接,所述螺母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与后梁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前板连接;前梁的中部固定于U型前框体底边,所述前梁端部连接T型支架,所述支架两端设置有弹性套;所述床板由前板、中板和后板组成,前、后板底面分别固定于U型前、后框体,中板固定于前梁;所述前板板面固定有位于竖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架体,平行设置的两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架体水平直角边,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沿架体顶部固定销设置的槽轮于另一端连接手环,所述固定销两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架体斜边下端固定有自行车骑行装置,所述前床腿连接有脚踏板。本技术所述脚踏板为上、下平行设置的平板通过四根弹簧固定为一体,所述上平板设置有足型槽,所述槽内设置有突起。本技术所述床架设置有倒立V型稳固支架,所述支架两端分别与前、后床腿连接。本技术所述直角三角形架体顶端设置有足底穴位图板。本技术所述中板下端两侧连接有腰部固定带。所述后板板面设置有颈部固定枕,于后板固定枕位置连接有颌部固定带。本技术只需要锻炼者做简单有效的运动,便可以达到健美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增强身体机能。它的使用性强,不占空间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床架和床板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包括床板和床架,如图2所示,床架由前床腿1、后床腿2、U型前框体3、U型后框体4、前梁5和后梁6组成。竖直设置的两根前床腿1和两根后床腿2顶部分别与基本水平设置的U型前、后框体3、4的两平行边固定。U型后框体4底边连接后梁的一端,后梁的另一端设置倒置U型槽7,所述槽内设置的螺母与螺杆28连接,所述螺母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与后梁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前板连接;通过旋转螺杆使螺母在倒置U型槽内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连接件引起连接杆带动后板沿后梁方向做部分移动,最终可以达到延长床板拉伸颈部的目的。前梁为可伸缩梁体,前梁5的中部固定于U型前框体底边,前梁5端部连接T型支架8,前梁与T型支架的竖边成直角,支架两端设置有弹性套9。床板由前板10、中板11和后板12组成,前板固定于U型前框体,中板固定于后梁,后板于U型后框体上,后板可沿U型前框体移动。床板由木板层和海绵层构成,图2中以前板示意,由木板层和海绵层构成。如图1所示,前板10板面固定有位于竖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架体13,架体水平直角边穿过前板,平行设置的两弹簧14一端固定于所述架体水平直角边位置的前板,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钢丝绳15,钢丝绳沿架体顶部固定销设置的槽轮16设置,并于另一端连接手环17。固定销两端设置有手柄18。架体斜边下端固定有自行车骑行装置19。两根前床腿分别连接有脚踏板20。如图1所示,脚踏板20为上、下平行设置的平板通过四根弹簧固定为一体,所述上平板设置有足型槽21,所述槽内设置有突起,可以进行足底按摩。床架设置有两个倒立V型稳固支架22,支架两端分别与前、后床腿连接。直角三角形架体顶端设置有足底穴位图板23。中板11下端两侧连接有腰部固定带25,后板12板面设置有颈部固定枕26,于后板固定枕位置连接有颌部固定带27,使用自行车骑行装置时,将颈部置于固定枕凹陷处,将腰部和下颌用带子固定。使用本技术仰卧利用连接弹簧的手环可以做上肢肌肉锻炼;仰卧利用床板和T型支架做仰卧起坐锻炼腹部肌肉;仰卧利用自行车骑行装置可以做下肢肌肉强化锻炼;在脚踏板位置上下跳动,可以做下肢强化及足底按摩;将腰部和下颌用带子固定,转动螺杆拉伸颈部治疗落枕。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包括床板和床架,其特征是,所述床架由前床腿、后床腿、U型前框体、U型后框体、前梁和后梁组成,前、后床腿顶部分别与水平设置的U型前、后框体固定,U型后框体底边连接后梁的一端,后梁的另一端设置倒置U型槽,所述槽内设置的螺母与螺杆连接,所述螺母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与后梁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前板连接;前梁的中部固定于U型前框体底边,所述前梁端部连接T型支架,所述支架两端设置有弹性套;所述床板由前板、中板和后板组成,前、后板底面分别设置于U型前、后框体上,中板固定于前梁;所述前板板面固定有位于竖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架体,平行设置的两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架体水平直角边,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沿架体顶部固定销设置的槽轮于另一端连接手环,所述固定销两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架体斜边下端固定有自行车骑行装置,所述前床腿连接有脚踏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板为上、下平行设置的平板通过四根弹簧固定为一体,所述上平板设置有足型槽,所述槽内设置有突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所述床架设置有倒立V型稳固支架,所述支架两端分别与前、后床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所述直角三角4.形架体顶端设置有足底穴位图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所述中板下端两侧连接有腰部固定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所述后板板面设置有颈部固定枕,于后板固定枕位置连接有颌部固定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的多功能健身器。本技术包括床板和床架,床板由前板、中板和后板组成,前、后板底面分别固定于U型前、后框体,中板固定于前梁;前板板面固定有直角三角形架体,两弹簧一端固定于架体水平直角边,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连接手环,架体斜边下端固定有自行车骑行装置,前床腿连接有脚踏板。本技术只需要锻炼者做简单有效的运动,便可以达到健美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增强身体机能。文档编号A63B22/08GK2782155SQ20052002562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丁昌德, 田庆泰 申请人:丁昌德, 田庆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包括床板和床架,其特征是,所述床架由前床腿、后床腿、∪型前框体、∪型后框体、前梁和后梁组成,前、后床腿顶部分别与水平设置的∪型前、后框体固定,∪型后框体底边连接后梁的一端,后梁的另一端设置倒置∪型槽,所述槽内设置的螺母与螺杆连接,所述螺母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与后梁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前板连接;前梁的中部固定于∪型前框体底边,所述前梁端部连接T型支架,所述支架两端设置有弹性套;所述床板由前板、中板和后板组成,前、后板底面分别设置于∪型前、后框体上,中板固定于前梁;所述前板板面固定有位于竖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架体,平行设置的两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架体水平直角边,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沿架体顶部固定销设置的槽轮于另一端连接手环,所述固定销两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架体斜边下端固定有自行车骑行装置,所述前床腿连接有脚踏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昌德田庆泰
申请(专利权)人:丁昌德田庆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