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包括定位倾置的工件的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对应设置,使倾置工件的待加工面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住定位,第一定位体上设置有能与工件一端接触的第一定位斜面,第一定位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定位角度;工件与第一定位斜面接触形成工件接触面,工件接触面与水平面形成工件接触角度;第一定位角度与工件接触角度相同。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快捷精准定位夹具,根据要求设定第一定位角度,可使工件的待加工面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住设定的角度,很轻易就能使待加工面保持设定角度,从而对待加工面进行铣平等加工,定位既精准又高效,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卸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夹具功能较为单一,主要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体,2个相对设置的虎钳,2个支撑体和2个虎钳大致围成四方体。例如加工箱盖毛坯的配合面时,配合面朝上水平放置,箱盖毛坯的两端放在2个支撑体上,2个虎钳从箱盖毛坯另外2侧夹紧箱盖毛坯。这样箱盖毛坯即被紧紧限制住,刀具铣平箱盖毛坯的配合面,或者在配合面上钻孔。当加工箱盖毛坯上的窥视孔时,由于箱盖毛坯的外形不规则,很难使窥视孔水平放置,即使肉眼观测是水平的,仍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找水平,即使找水平了,在虎钳夹紧过程中箱盖毛坯仍会窜动,视孔还是很难水平定位住。可见现有的夹具功能单一,不能定位不规则工件,而且定位费时、费力,效率低,定位精度差,操作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定位既精准又高效,操作便捷,省时省力。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包括定位倾置的工件的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对应设置,使倾置工件的待加工面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住定位,所述第一定位体上设置有能与所述工件一端接触的第一定位斜面,第一定位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定位角
度;所述工件与第一定位斜面接触形成工件接触面,工件接触面与水平面形成工件接触角度;第一定位角度与工件接触角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体上设有能抵顶所述倾置的工件另一端的抵顶部。所述第一定位体上设置有定位支撑平置的工件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定位体上设置有定位支撑平置的工件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以能升降的方式对应设置在第一定位体、第二定位体上。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螺纹结构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体上。所述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中,至少一个能相对另一个移动调整间距,且第一定位体能倾斜设置以改变第一定位角度。快捷精准定位夹具还包括能夹卸工件的第三定位体和第四定位体,第三定位体和第四定位体相对设置,且围设在所述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周边。所述第三定位体和第四定位体中,至少一个能相对另一个移动,以夹卸所述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上的所述工件。所述第三定位体和第四定位体的相对夹卸处,分别对应形成第三装夹部和第四装夹部,第三装夹部和/或第四装夹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多个,多个凹槽交叉设置;或者多个所述凹槽水平和竖直交叉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第一定位角度与工件接触角度相同,当工件倾斜放置在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处,根据要求设定第一定位角度,即可使工件的待加工面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住设定的角度;例如加工箱盖毛坯上的窥视孔时,箱盖毛坯的配合面朝下倾斜放在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处,由于第一定位角度与工件接触角度相同,第一定位斜面与箱盖毛
坯的配合面相吻合,很轻易就能使窥视孔所在平面水平放置,从而对窥视孔进行铣平等加工;可见定位既精准又高效,操作便捷,省时省力。二、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还可支撑水平放置的工件,例如箱盖毛坯的配合面朝上水平放置,箱盖毛坯的两端分别放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即可对箱盖毛坯的配合面进行铣平加工等。三、调整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的高度,以适应工件的规格尺寸。四、特别是第二支撑部采用螺纹结构,旋进或旋出第二支撑部即可快速调整第二支撑部的高度,操作非常简单、便捷。五、当第三定位体和第四定位体夹紧外表面为曲面的工件时,例如圆柱工件、椭圆柱工件、异形曲面工件等,第三装夹部和/或第四装夹部上的凹槽,与工件的外表曲面形成多条接触线,从而能有力防止工件在第三定位体和第四定位体之间晃动、摆动等,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六、当然第三定位体和第四定位体还可夹卸箱盖毛坯、箱体毛坯、长方体工件、圆柱体工件等,实现普通虎钳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快捷精准定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加工水平放置的箱盖毛坯的配合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箱盖毛坯的配合面水平朝上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箱盖毛坯的窥视孔所在平面水平朝上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定位体 1第一支撑部 11第一定位斜面 12第一定位角度 α第二定位体 2第二支撑部 21抵顶部 22第三定位体 3第三装夹部 31凹槽 32第四定位体 4第四装夹部 41驱动机构 42驱动部 421底座 5箱盖毛坯 1a配合面 11a窥视孔 12a凸缘 13a窿起部 14a工件接触角度 β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快捷精准定位夹具主要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体1和第二定位体2;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对应设置的第
三定位体3和第四定位体4,且围设在第一定位体1和第二定位体2周边。第一定位体1呈板状,一端朝上,该端部设有台阶,此台阶形成第一支撑部11,第一支撑部11由连续弯折的水平台阶面、竖直台阶面和水平台阶面构成。第一支撑部11的水平台阶面的外边缘处形成第一定位斜面12,第一定位斜面12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定位角度α。工件与第一定位斜面12接触形成工件接触面,工件接触面与水平面形成工件接触角度β;第一定位角度α与工件接触角度β相同。第一定位体1的另一端朝外弯折,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装配在底座5上。第二定位体2和第一定位体1相对设置,第二定位体2可采用与第一定位体1类似结构、装配方式。第二定位体2的顶部通过螺纹结构设置有能升降的第二支撑部21。当然,第一支撑部11也可采用上述结构以能升降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定位体1上。第二定位体2还可在朝向第一定位体1的一面,即第二定位体2的底部凸出的台阶形成抵顶部22。抵顶部22由连续弯折的竖直台阶面、水平台阶面和竖直台阶面构成。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21相适配,将工件定位、限制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21之间。如图2所示,当工件的两端分别放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21上时,工件的左端外边缘抵在或靠在第一支撑部11的竖直台阶面上,限制工件朝左边移动、窜动。工件右端凸出的外壁抵在或靠在第二支撑部21上,限制工件朝右边移动、窜动。调整第一支撑部11和/或第二支撑部21的高度,定位、支撑水平放置的工件,或者使工件的待加工面水平放置,或者使工件的待加工面按设定角度放置。第一定位斜面12和抵顶部22相适配,当工件倾斜放在第一定位
体1和第二定位体2之间,即工件的一端靠在第一定位斜面12上,工件的另一端抵在或靠在抵顶部22上,具体而言可以抵在或靠在抵顶部22的竖直台阶面上和/或水平台阶面上。这样,使倾置工件的待加工面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住定位。当第一定位体1和第二定位体2中,至少一个能相对另一个移动调整间距,既可根据工件尺寸调整定位、支撑间距,还可夹持工件、放松工件。例如,第二定位体2通过相适配的滑槽、滑轨,或者相适配的螺母和丝杆装配在底座5上,移动第二定位体2,调整第一定位体1和第二定位体2之间的间距,然后再将第二定位体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装配在底座5上。当然,第一定位体1也可采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包括定位倾置的工件的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对应设置,使倾置工件的待加工面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住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体上设置有能与所述工件一端接触的第一定位斜面,第一定位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定位角度;所述工件与第一定位斜面接触形成工件接触面,工件接触面与水平面形成工件接触角度;第一定位角度与工件接触角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包括定位倾置的工件的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对应设置,使倾置工件的待加工面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住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体上设置有能与所述工件一端接触的第一定位斜面,第一定位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定位角度;所述工件与第一定位斜面接触形成工件接触面,工件接触面与水平面形成工件接触角度;第一定位角度与工件接触角度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体上设有能抵顶所述倾置的工件另一端的抵顶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体上设置有定位支撑平置的工件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定位体上设置有定位支撑平置的工件的第二支撑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以能升降的方式对应设置在第一定位体、第二定位体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捷精准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进中,汪炳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