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2569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历史用电数据;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结构信息;根据历史用电数据和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将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中的每两个组团电网之间建立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以实现组团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通过建设柔性直流背靠背将负荷中心同步电网,隔离成多个同步电网,简化了电网结构,增大了变电站间平均电气距离,降低了交直流间的相互影响,可有效解决负荷中心(如珠三角电网)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相互影响突出以及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目前电网主要存在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相互影响突出以及大面积事故风险高等问题。具体而言,目前广东电网主要有以下问题:(1)电网联系紧密,短路电流超标广东电网尤其是珠三角电网联系紧密,枢纽站数量多,单座电厂、变电站出线较多,厂站间电气距离近,造成整体短路电流水平超标。(2)直流落点密集,交直流相互影响突出,电网运行风险高目前广东电网形成“强直弱交”交直流混联的电网结构,直流故障时容易引起大范围的潮流转移,电网的稳定问题突出。各直流均落点珠三角负荷中心地区,单回直流容量大,直流落点距离近,相互影响较大,多回直流连锁故障的风险较高,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3)电网结构复杂,难以抵御电网严重故障广东珠三角电网复杂,电网结构不够清晰,潮流难以控制,难以构筑电网安全的第二、第三道防线,抵御严重故障的能力较差,大面积停电的风险较高。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相互影响突出以及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高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将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中的每两个组团电网之间建立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以实现组团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其中,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包括:选取N个历史用电数据大于预定阈值的目标区域;其中,N为正整数;根据N个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其中,所述N个目标区域在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内均匀分布。其中,所述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城市的历史用电数据。其中,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包括: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两个组团电网;其中,每个组团电网由环网构成。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结构信息;组团电网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中的每两个组团电网之间建立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以实现组团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其中,所述组团电网划分模块包括:目标区域选取模块,用于选取N个历史用电数据大于预定阈值的目标区域;其中,N为正整数;组团电网划分单元,用于根据N个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其中,所述N个目标区域在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内均匀分布。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城市的历史用电数据。其中,所述组团电网划分单元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两个组团电网;其中,每个组团电网由环网构成。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将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中的每两个组团电网之间建立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以实现组团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通过建设柔性直流背靠背将负荷中心同步电网,隔离成多个同步电网,简化了电网结构,增大了变电站间平均电气距离,降低了交直流间的相互影响,可有效解决负荷中心(如珠三角电网)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相互影响突出以及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高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力负荷中心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相互影响突出以及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高等问题。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包括:S101、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其中,所述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城市的历史用电数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分析历史用电数据时,可以根据划分的区域进行分析,也可以直接根据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城市进行分析。S102、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结构信息;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历史用电数据和电网结构信息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获取。S103、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其中,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包括:选取N个历史用电数据大于预定阈值的目标区域;其中,N为正整数;根据N个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其中,所述N个目标区域在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内均匀分布。其中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包括: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两个组团电网;其中,每个组团电网由环网构成。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划分组团电网的时候,可以根据电力负荷中心原先的电网结构进行划分,在划分时,可以将用电量较多的地区尽量的划分在不同的组团电网内。S104、将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中的每两个组团电网之间建立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以实现组团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在本实施例中,以广东现有网架为基础,将广东电网划分为东、西两个内部联系紧密的组团电网,各组团内由若干环网构成,两组团电网间通过柔直背靠背实现异步互联。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利用已有内外双环网,以较小的代价,最大程度解决电网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负荷中心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案示意图,根据广东电网负荷电源分布及现有内外双环网结构特点,通过在广州与东莞、广州与深圳等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将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中的每两个组团电网之间建立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以实现组团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负荷中心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将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中的每两个组团电网之间建立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以实现组团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用电数据和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包括:选取N个历史用电数据大于预定阈值的目标区域;其中,N为正整数;根据N个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电网结构信息,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其中,所述N个目标区域在所述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内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电力负荷中心内各个城市的历史用电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异步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预定数量个组团电网包括:将所述电力负荷中心的电网分为两个组团电网;其中,每个组团电网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英陈松波李峰刘正超吴科成高超刘新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