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2494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鱼类栖息地划分边界范围;(2)确定特征鱼类及地形地貌特征因子;(3)对鱼类栖息地予以分区;(4)对鱼类栖息地予以分级;(5)对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予以分类;(6)对鱼类栖息地保护予以量化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基于河道纵向形态、河道横向形态、河道局部形态等地形地貌特征因子条件要求下,按照鱼类栖息地保护范围分区、保护程度分级、保护内容分类的划分原则,从源头规划与部署了河流鱼类栖息地的保护、修复、补偿及科研工作要求,填补和完善了我国河流鱼类栖息地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体系,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管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栖息地通常是指某种生物或某个生态群体生存繁衍的地域或环境类型,广义上,栖息地概念中不但包含了生物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包含了生存空间中的全部环境因子。对于鱼类而言,其栖息地是指维持其正常生活、生长、觅食、繁殖以及其他生命循环周期的场所,包括鱼类完成全部生活史过程所必需的水域范围,如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以及连接不同生活史阶段水域的洄游通道等,鱼类栖息地不仅提供鱼类的生存空间,同时还提供满足鱼类生存、生长、繁殖的全部环境因子,如地形地貌(河道纵向形态、河道横向形态、河道局部形态等)、水动力(水力类条件、流态类条件等)、水文情势(流量及过程、水深、水位变幅及持续时间、泥沙含量等)、水环境质量(水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等,地形地貌因子侧重于鱼类栖息地的物理形态条件,水动力、水文情势因子则侧重于鱼类栖息地的水动力特征、水文过程,水环境质量因子则侧重于鱼类栖息地的水质条件。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等涉水建筑物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拦河大坝的建设与运行改变了所在河流的地形地貌、水动力、水文情势、水环境质量等环境因子条件,对涉及河流的鱼类资源及其多样性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作为全世界拥有大坝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大坝数量仍在不断上升,随着近年国家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其数量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水利水电工程等涉水建筑物带来的鱼类栖
息地保护问题也日趋突出,迫切需要规划与部署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目前,我国河流鱼类栖息地保护、修复、补偿及科研工作大都处于研究、设想、设计阶段,已见报道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栖息地评估方法等理论研究方面,针对河流鱼类栖息地保护的研究理论与技术体系仍未成系统,适合我国河流实际及国情的技术成熟、保护效果较好且便于操作、实施的实例更是缺乏,对工程实际指导有限,与国外较为完善的理念和技术方法相比还存在差距,难以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与平衡。因此,如何开展适合我国河流环境因子实际的鱼类栖息地系统划分及保护工作,填补和完善我国河流鱼类栖息地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体系,并为规划技术成熟、保护效果较好且便于操作、实施的鱼类栖息地保护实例铺垫理论与技术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该方法在基于河道纵向形态、河道横向形态、河道局部形态等地形地貌特征因子条件要求下,对河流鱼类栖息地予以分区、分级、分类,并根据鱼类栖息地的保护、修复、补偿及科研工作要求,规划、部署和完善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体系,以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与平衡。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鱼类栖息地划分边界范围:根据河流流域整体性或河段局部性不同的鱼类栖息地保护要求,确定流域或河段鱼类栖息地划分涉及河流干支流的边界范围;(2)确定特征鱼类及地形地貌特征因子:调查边界范围内的鱼类资源、地形地貌情况,并根据调查成果确定边界范围内特征鱼类,
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3)对鱼类栖息地予以分区:根据边界范围内的特征鱼类空间分布情况,结合与特征鱼类所在水域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从空间布局角度对边界范围进行鱼类栖息地的分区;其中,由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鱼类栖息地分区类型为:根据河道纵向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急流区、缓流区、蜿蜒区和顺直区;根据河道横向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断面复杂区、断面简单区、深水区、浅水区、底质丰富区、底质简单区、糙率大区和糙率小区;根据河道局部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涉水建筑物上下游的天然河段区、减水河段区、涨水河段区、深潭密集区、深潭稀疏区、浅滩密集区、浅滩稀疏区、江心洲密集区、江心洲稀疏区、支流入汇密集区、支流入汇稀疏区、主流分叉区和支流汇流区;(4)对鱼类栖息地予以分级:根据河流生态功能定位与保护规划对边界范围内特征鱼类的保护要求,对边界范围内各分区类型的鱼类栖息地按照保护程度级别要求予以分级;(5)对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予以分类:根据边界范围内鱼类栖息地分区、分级情况,并结合与特征鱼类所在水域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实际,在边界范围内各分区类型的鱼类栖息地保护范围内,按照相应保护级别要求,规划、部署和完善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各类型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体系,其中,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类型为:保护类措施、修复类措施、补偿类措施、科研类措施;(6)对鱼类栖息地保护予以量化评价:根据边界范围内各区、各级、各类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体系的规划与部署情况,对流域或河段鱼类栖息地保护工作成果的量化特征指标予以评价;所述步骤(1)鱼类栖息地保护要求根据河流生态功能定位与保护规划对涉及流域或河段涉水建筑物工程建设综合开发利用需配套的鱼类资源保护要求予以确定;所述边界范围应根据河流干支流的水
生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其水力联系实际予以确定。所述步骤(2)中所述鱼类资源情况包括鱼类区系组成、资源丰度、保护要求、生态习性,以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重要生境分布位置及规模情况;所述地形地貌情况包括河道纵向形态、河道横向形态、河道局部形态情况;所述特征鱼类是指与鱼类栖息地划分密切相关的、受保护的珍稀、濒危及特有鱼类;所述地形地貌特征因子为与特征鱼类生活习性、摄食习性、繁殖习性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因子。所述步骤(3)中减水河段区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取调水构筑物工程涉水建筑物下游的减水河段,包括水电工程的水库大坝至发电厂房区间河段、水利工程水库大坝至下游较大支流汇入区间河段;所述涨水河段区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大坝上游的水库库区河段,包括水库库尾水位消落产生的变动回水河段;所述主流分叉区是指河流主流在平面上分成若干汊道的区域,较小的比降、含沙量、洪峰变差系数和流量变幅是主流分叉区形成的有利条件;所述支流汇流区是指河流主流分成若干汊道流经一定距离后,并在河流下游处予以汇流的区域。所述步骤(5)中保护类措施是指天然河流保留、鱼类保护区划定、鱼类替代生境、渔政管理措施;所述修复类措施是指河道内栖息地修复、洪泛区连通性修复、河岸带生态修复措施;所述的补偿类措施是指过鱼导鱼、人工增殖放流、人工鱼巢、生态流量调度、水温变化影响减缓措施;所述科研类措施是指鱼类栖息地影响机理研究、鱼类资源监测与调查、保护措施效果评估措施。所述步骤(6)中对流域或河段鱼类栖息地保护工作成果的量化特征指标为:天然河段保留率、鱼类保护区占比、替代与再造栖息地占比、河流系统连通性、栖息地类型多样性及保护措施覆盖率;其中,天然河段保留率是指边界范围内保留的天然河段长度占边界范围干支流河段总长度的比例;鱼类保护区占比是指边界范围内划定的珍稀
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河段长度占边界范围干支流河段总长度的比例;替代与再造栖息地占比是指边界范围内鱼类替代生境与再造生境河段长度占边界范围干支流河段总长度的比例;河流系统连通性是指边界范围内河流的干支流、上下游水流的连续性和水系的连通状况;栖息地类型多样性是指边界范围内深潭、浅滩、江心洲各类鱼类栖息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鱼类栖息地划分边界范围:根据河流流域整体性或河段局部性不同的鱼类栖息地保护要求,确定流域或河段鱼类栖息地划分涉及河流干支流的边界范围;(2)确定特征鱼类及地形地貌特征因子:调查边界范围内的鱼类资源、地形地貌情况,并根据调查成果确定边界范围内特征鱼类,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3)对鱼类栖息地予以分区:根据边界范围内的特征鱼类空间分布情况,结合与特征鱼类所在水域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从空间布局角度对边界范围进行鱼类栖息地的分区;其中,由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鱼类栖息地分区类型为:根据河道纵向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急流区、缓流区、蜿蜒区和顺直区;根据河道横向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断面复杂区、断面简单区、深水区、浅水区、底质丰富区、底质简单区、糙率大区和糙率小区;根据河道局部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涉水建筑物上下游的天然河段区、减水河段区、涨水河段区、深潭密集区、深潭稀疏区、浅滩密集区、浅滩稀疏区、江心洲密集区、江心洲稀疏区、支流入汇密集区、支流入汇稀疏区、主流分叉区和支流汇流区;(4)对鱼类栖息地予以分级:根据河流生态功能定位与保护规划对边界范围内特征鱼类的保护要求,对边界范围内各分区类型的鱼类栖息地按照保护程度级别要求予以分级;(5)对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予以分类:根据边界范围内鱼类栖息地分区、分级情况,并结合与特征鱼类所在水域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实际,在边界范围内各分区类型的鱼类栖息地保护范围内,按照相应保护级别要求,规划、部署和完善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各类型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体系,其中,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类型为:保护类措施、修复类措施、补偿类措施、科研类措施;(6)对鱼类栖息地保护予以量化评价:根据边界范围内各区、各级、各类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体系的规划与部署情况,对流域或河段鱼类栖息地保护工作成果的量化特征指标予以评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鱼类栖息地划分边界范围:根据河流流域整体性或河段局部性不同的鱼类栖息地保护要求,确定流域或河段鱼类栖息地划分涉及河流干支流的边界范围;(2)确定特征鱼类及地形地貌特征因子:调查边界范围内的鱼类资源、地形地貌情况,并根据调查成果确定边界范围内特征鱼类,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3)对鱼类栖息地予以分区:根据边界范围内的特征鱼类空间分布情况,结合与特征鱼类所在水域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从空间布局角度对边界范围进行鱼类栖息地的分区;其中,由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鱼类栖息地分区类型为:根据河道纵向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急流区、缓流区、蜿蜒区和顺直区;根据河道横向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断面复杂区、断面简单区、深水区、浅水区、底质丰富区、底质简单区、糙率大区和糙率小区;根据河道局部地形地貌条件划分的涉水建筑物上下游的天然河段区、减水河段区、涨水河段区、深潭密集区、深潭稀疏区、浅滩密集区、浅滩稀疏区、江心洲密集区、江心洲稀疏区、支流入汇密集区、支流入汇稀疏区、主流分叉区和支流汇流区;(4)对鱼类栖息地予以分级:根据河流生态功能定位与保护规划对边界范围内特征鱼类的保护要求,对边界范围内各分区类型的鱼类栖息地按照保护程度级别要求予以分级;(5)对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予以分类:根据边界范围内鱼类栖息地分区、分级情况,并结合与特征鱼类所在水域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子实际,在边界范围内各分区类型的鱼类栖息地保护范围内,按照相应保护级别要求,规划、部署和完善科学、合理、操作性
\t强的各类型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体系,其中,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类型为:保护类措施、修复类措施、补偿类措施、科研类措施;(6)对鱼类栖息地保护予以量化评价:根据边界范围内各区、各级、各类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体系的规划与部署情况,对流域或河段鱼类栖息地保护工作成果的量化特征指标予以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鱼类栖息地保护要求根据河流生态功能定位与保护规划对涉及流域或河段涉水建筑物工程建设综合开发利用需配套的鱼类资源保护要求予以确定;所述边界范围应根据河流干支流的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其水力联系实际予以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鱼类栖息地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鱼类资源情况包括鱼类区系组成、资源丰度、保护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理魏浪陈国柱陈凡纵霄赵再兴赵谊孙显春王志光夏豪唐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