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1951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1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且可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的传送架、依次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第一传感器、第一喷油装置、第二传感器、第二喷油装置、第三传感器、第三喷油装置、第四传感器和第四喷油装置,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上设有滑槽,传送架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依次安装的传感器、喷油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及滑槽、输送机做相应调整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通过异形工件和托料架自身的重力作用辅以电动机传动和拖动,使传送架绕壳体中心轴旋转,并通过布置在壳体内侧的传感器和喷油装置的作用,完成异形工件的涂油,节省能源,整个涂油过程都在壳体内部实现完成,有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涂油
,特别涉及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
技术介绍
异形件是指形状不规则的工件,由于其结构的不规则和多样性,一般很难对异形件进行装夹,尤其对大批量的再制造异形件,需要对其涂油进行保护,以便保存再利用,但不能找到通用的工装夹具对各个异形件进行固定以进行涂油,需要针对不同的异形件更换工装夹具,这样导致工作量大、效率低,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将异形件浸没在油槽中以对异形件涂油,这样会导致油料的浪费,而且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涂油效果明显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使异形产品的涂油过程实现节能、环保,并且涂油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本技术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包括壳体、位于 壳体内且可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的传送架、依次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第一传感器、第一喷油装置、第二传感器、第二喷油装置、第三传感器、第三喷油装置、第四传感器和第四喷油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对应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滚动输送机,所述滚动输送机与第二传送带相对接,传送架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依次安装的传感器、喷油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及滑槽、输送机做相应调整布置;该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还包括托料架,所述托料架上放置有待涂油的异形工件;所述托料架的两个端部设有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轴承,托料架和异形工件通过滑槽从壳体顶部的进料口进入到壳体内,并与所述传送架对接,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与传送架的钩槽配合,在异形工件和托料架的重力作用下辅以电动机传动和拖动,带动传送架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所述第一喷油装置、第二喷油装置、第三喷油装置和第四喷油装置通过输油管道和换向阀与油箱相连通,所述油箱与电动油泵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换向阀和电动油泵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作为本技术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槽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β:β=arctanμ其中,μ为滑槽和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作为本技术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送架由两个呈圆环状的卡盘组成,所述钩槽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卡盘的圆周边缘,所述钩槽上开设有占钩槽圆周长度的九分之二的槽口,所述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通过所述槽口进入到钩槽内与钩槽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卡盘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托料架的宽度,所述卡盘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中心轴上。优选地,所述托料架的底部为网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喷油装置呈U型,第三喷油装置的底面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喷油嘴。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油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下方,第一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 θ 1 = π 2 - arccos r 1 2 + l y 1 2 - r 2 2 2 r 1 l y 1 ]]>其中,r1为壳体的半径,r2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心轴的旋转半径,为第一喷油装置的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 等于第一喷油装置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二喷油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下方,第二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 θ 2 = arccos r 1 2 + l x 2 - r 2 2 2 r 1 l x ]]>其中,r1为壳体的半径,r2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心轴的旋转半径,lx为第二喷油装置的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lx等于第二喷油装置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三喷油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三传感器的下方,第三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 θ 3 = π 2 - arccos r 1 2 + l y 2 2 - r 2 2 2 r 1 l y 2 ]]>其中,r1为壳体的半径,r2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心轴的旋转半径,为第三喷油装置中底面的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等于第三喷油装置中底面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一油液回收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通过异形工件和托料架自身的重力作用辅以电动机传动和拖动,使传送架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并通过布置在壳体内侧的传感器和喷油装置的作用,完成异形工件的涂油,并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油液回收装置,用于对壳体的油液进行回收,防止浪费,节省能源。本技术实现传送架上的钩槽与托料架的配合,从而实现异形工件的自动送入和传出,并在壳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接滑槽和滚动输送机,并采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对托料架进行运输,涂油过程可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且可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的传送架、依次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第一传感器、第一喷油装置、第二传感器、第二喷油装置、第三传感器、第三喷油装置、第四传感器和第四喷油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对应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滚动输送机,所述滚动输送机与第二传送带相对接,传送架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依次安装的传感器、喷油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及滑槽、输送机做相应调整布置;该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还包括托料架,所述托料架上放置有待涂油的异形工件;所述托料架的两个端部设有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轴承,托料架和异形工件通过滑槽从壳体顶部的进料口进入到壳体内,并与所述传送架对接,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与传送架的钩槽配合,在异形工件和托料架的重力作用下辅以电动机传动和拖动,带动传送架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所述第一喷油装置、第二喷油装置、第三喷油装置和第四喷油装置通过输油管道和换向阀与油箱相连通,所述油箱与电动油泵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换向阀和电动油泵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且可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的传送架、依次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第一传感器、第一喷油装置、第二传感器、第二喷油装置、第三传感器、第三喷油装置、第四传感器和第四喷油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对应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滚动输送机,所述滚动输送机与第二传送带相对接,传送架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依次安装的传感器、喷油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及滑槽、输送机做相应调整布置;该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还包括托料架,所述托料架上放置有待涂油的异形工件;所述托料架的两个端部设有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轴承,托料架和异形工件通过滑槽从壳体顶部的进料口进入到壳体内,并与所述传送架对接,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与传送架的钩槽配合,在异形工件和托料架的重力作用下辅以电动机传动和拖动,带动传送架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所述第一喷油装置、第二喷油装置、第三喷油装置和第四喷油装置通过输油管道和换向阀与油箱相连通,所述油箱与电动油泵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换向阀和电动油泵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β:β=arctanμ其中,μ为滑槽和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架由两个呈圆环状的卡盘组成,所述钩槽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卡盘的圆周边缘,所述钩槽上开设有占钩槽圆周长度的九分之二的槽口,所述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通过所述槽口进入到钩槽内与钩槽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盘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托料架的宽度,所述卡盘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中心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架的底部为网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喷油装置呈U型,第三喷油装置的底面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喷油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油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下方,第一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 θ 1 = π 2 - a r c c o s r 1 2 + l y 1 2 - r 2 2 2 r 1 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绪辉杨熠王蕾曹建华刘翔周幼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