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708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包括主轴箱和主轴,主轴箱的前端有前法兰盘和端法兰盘,前轴承后端有后隔套和丝母压靠,主轴箱的后端有后法兰盘;主轴箱上设有集油槽,前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与集油槽连通;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与集油槽连通;在主轴箱上设有前进油口和后进油口,前进油口和后进油口分别与前轴承和后轴承的内外圈之间的腔腔相连通。前进油口、后进油口及集油槽均通过管路分别与稀润滑油供油装置相接,供油装置中设有检测油压和流量的传感器,主轴运行时,对前轴承和后轴承进行润滑,形成稀油连续不断的循环润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油脂润滑的不足,延长了主轴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结构,特别是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斜床身数控车床的主轴轴承多用长效润滑脂进行润滑,一般一个大修期更滑一次润滑脂,此种润滑形式用于单件或者小批量生产比较合适,但不适合用于无人看守的全自动生产线,由于全自动生产线设计上要求24小时工作,一旦润滑脂失效将面临主轴轴承损坏的危险,严重的会导致生产线停产,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全自动生产线的数控车床主轴轴承可长期良好润滑、提高该类机床主轴轴承使用寿命的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包括主轴箱和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安装在主轴箱上的主轴,主轴箱的前端固定有套装在主轴外侧并压靠在前轴承前端外圈的前法兰盘和端法兰盘,前轴承后端内圈有套装在主轴上的后隔套和螺纹连接在主轴上的丝母压靠,主轴箱的后端固定有套装在主轴上的后法兰盘;主轴箱上设有集油槽,前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通过套装在主轴上的后隔套和主轴箱之间形成的前回油腔与集油槽连通;前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还通过套装在主轴上的前隔套和前法兰盘内侧形成的前隔套间隙、前法兰盘内的油道孔、主轴箱上的主轴箱前回油道与集油槽连通;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通过主轴箱与主轴之间形成的后轴承侧空腔与集油槽连通;后轴承外圈与后法兰盘之间装夹有后轴承外压圈,后轴承内圈有套装在主轴上的后轴承内压圈、后隔套和螺纹连接在主轴上的丝母压靠,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还通过后轴承内压圈和后轴承外压圈形成的压圈内腔、主轴箱后回油道与集油槽连通;前轴承至少排列两个,相邻轴承之间的外圈有中间外圈隔套相隔,相邻轴承之间的内圈有中间内圈隔套相隔,在主轴箱上设有前进油口,前进油口通过中间外圈隔套和中间内圈隔套之间形成的隔套间隙与前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主轴箱上设有后进油口,后进油口通过后轴承外圈上的透孔与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相连通。本技术的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其中所述的前法兰盘和端法兰盘之间有端法兰盘内腔,端法兰盘内腔的一侧通过前法兰盘的内孔和主轴之间的间隙与前隔套间隙相连通,端法兰盘内腔的另一侧通过端法兰盘上的端法兰盘油道与主轴箱前回油道相连通。本技术的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其中所述的后轴承外压圈和后法兰盘之间有后法兰盘内腔,后法兰盘内腔通过后法兰盘上的后法兰盘油道与主轴箱后回油道相连通。本技术的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其中所述的端法兰盘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端法兰盘与主轴之间的间隙与端法兰盘内腔相连通。本技术的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前进油口、后进油口及集油槽均通过管路分别与稀润滑油供油装置相接,供油装置中设有检测油压和流量的传感器,主轴运行时,对前轴承和后轴承进行润滑,形成稀油连续不断的循环润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油脂润滑的不足,延长了主轴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前轴承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的后轴承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1为数控车床的主轴箱,在主轴箱1上通过前轴承5和后轴承10安装有主轴2。主轴箱1的前端固定有套装在主轴2外侧并压靠在前轴承5前端外圈的前法兰盘9和端法兰盘19。前轴承5后端内圈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隔套4和螺纹连接在主轴2上的丝母压靠。主轴箱1的后端固定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法兰盘15。主轴箱1上设有集油槽26。前轴承5内外圈之间的空腔(即滚动体所在的空间)通过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隔套4外圆表面和主轴箱1之间形成的环形前回油腔3与集油槽26连通。前轴承5内外圈之间的空腔还通过套装在主轴2上的前隔套18和前法兰盘9内侧形成的前隔套间隙17、前法兰盘9内的油道孔23、主轴箱1上的主轴箱前回油道25与集油槽26连通。后轴承10内外圈之间的空腔通过主轴箱1与主轴2之间形成的后轴承侧空腔31与集油槽26连通。后轴承10外圈与后法兰盘15之间装夹有后轴承外压圈13,后轴承10内圈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轴承内压圈12、后隔套28和螺纹连接在主轴2上的丝母压靠,后轴承10内外圈之间的空腔还通过后轴承内压圈12和后轴承外压圈13形成的压圈内腔14、主轴箱1上的主轴箱后回油道30与集油槽26连通。前轴承5共排列有三个,相邻轴承之间的外圈有中间外圈隔套7相隔,相邻轴承之间的内圈有中间内圈隔套8相隔,在主轴箱1上设有前进油口6,前进油口6通过中间外圈隔套7和中间内圈隔套8之间形成的隔套间隙16与前轴承5内外圈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主轴箱1上设有后进油口11,后进油口11通过后轴承10外圈上的透孔与后轴承10内外圈之间的空腔相连通。如图2所示:前法兰盘9和端法兰盘19之间有端法兰盘内腔20,端法兰盘内腔20的一侧通过前法兰盘9的内孔和主轴2之间形成的间隙与前隔套间隙17相连通,端法兰盘内腔20的另一侧通过端法兰盘19上的端法兰盘油道22与主轴箱前回油道25相连通。如图3所示:后轴承外压圈13和后法兰盘15之间有后法兰盘内腔27,后法兰盘内腔27通过后法兰盘15上的后法兰盘油道29与主轴箱后回油道30相连通。如图2所示:端法兰盘19上设有进气口32,进气口32通过端法兰盘19与主轴2之间的间隙与端法兰盘内腔20相连通。如图2、3所示:端法兰盘内腔20、后法兰盘内腔27的特殊形状或保证进入此处的润滑油随主轴转动尽量回流,减少向端部泄漏。本技术的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前进油口6、后进油口11及集油槽26均通过管路分别与稀润滑油供油装置相接,供油装置中设有检测油压和流量的传感器,主轴2运行时,对前轴承5和后轴承10进行润滑,形成稀油连续不断的循环润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油脂润滑的不足,延长了主轴轴承的使用寿命。进气口32通过管路与供气压装置相接,该气压可保证进入端法兰盘内腔20内的润滑油向后回流,防止润滑油向前端外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包括主轴箱(1)和通过前轴承(5)和后轴承(10)安装在主轴箱(1)上的主轴(2),主轴箱(1)的前端固定有套装在主轴(2)外侧并压靠在前轴承(5)前端外圈的前法兰盘(9)和端法兰盘(19),前轴承(5)后端内圈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隔套(4)和螺纹连接在主轴(2)上的丝母压靠,主轴箱(1)的后端固定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法兰盘(15);其特征在于:主轴箱(1)上设有集油槽(26),前轴承(5)内外圈之间的空腔通过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隔套(4)和主轴箱(1)之间形成的前回油腔(3)与集油槽(26)连通;前轴承(5)内外圈之间的空腔还通过套装在主轴(2)上的前隔套(18)和前法兰盘(9)内侧形成的前隔套间隙(17)、前法兰盘(9)内的油道孔(23)、主轴箱(1)上的主轴箱前回油道(25)与集油槽(26)连通;后轴承(10)内外圈之间的空腔通过主轴箱(1)与主轴(2)之间形成的后轴承侧空腔(31)与集油槽(26)连通;后轴承(10)外圈与后法兰盘(15)之间装夹有后轴承外压圈(13),后轴承(10)内圈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轴承内压圈(12)、后隔套(28)和螺纹连接在主轴(2)上的丝母压靠,后轴承(10)内外圈之间的空腔还通过后轴承内压圈(12)和后轴承外压圈(13)形成的压圈内腔(14)、主轴箱后回油道(30)与集油槽(26)连通;前轴承(5)至少排列两个,相邻轴承之间的外圈有中间外圈隔套(7)相隔,相邻轴承之间的内圈有中间内圈隔套(8)相隔,在主轴箱(1)上设有前进油口(6),前进油口(6)通过中间外圈隔套(7)和中间内圈隔套(8)之间形成的隔套间隙(16)与前轴承(5)内外圈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主轴箱(1)上设有后进油口(11),后进油口(11)通过后轴承(10)外圈上的透孔与后轴承(10)内外圈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的稀油润滑结构,包括主轴箱(1)和通过前轴承(5)和后轴承(10)安装在主轴箱(1)上的主轴(2),主轴箱(1)的前端固定有套装在主轴(2)外侧并压靠在前轴承(5)前端外圈的前法兰盘(9)和端法兰盘(19),前轴承(5)后端内圈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隔套(4)和螺纹连接在主轴(2)上的丝母压靠,主轴箱(1)的后端固定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法兰盘(15);其特征在于:主轴箱(1)上设有集油槽(26),前轴承(5)内外圈之间的空腔通过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隔套(4)和主轴箱(1)之间形成的前回油腔(3)与集油槽(26)连通;前轴承(5)内外圈之间的空腔还通过套装在主轴(2)上的前隔套(18)和前法兰盘(9)内侧形成的前隔套间隙(17)、前法兰盘(9)内的油道孔(23)、主轴箱(1)上的主轴箱前回油道(25)与集油槽(26)连通;后轴承(10)内外圈之间的空腔通过主轴箱(1)与主轴(2)之间形成的后轴承侧空腔(31)与集油槽(26)连通;后轴承(10)外圈与后法兰盘(15)之间装夹有后轴承外压圈(13),后轴承(10)内圈有套装在主轴(2)上的后轴承内压圈(12)、后隔套(28)和螺纹连接在主轴(2)上的丝母压靠,后轴承(10)内外圈之间的空腔还通过后轴承内压圈(12)和后轴承外压圈(13)形成的压圈内腔(14)、主轴箱后回油道(30)与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立群孟国兴周丽娜徐立伟姜魏梁董建军招瑞丰李治贾文龙陈忠实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