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486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设有进气孔,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于罩合外鼻的罩鼻区,沿所述进气孔至罩鼻区的进气流道上依次设有一级过滤件和药物蒸发区,所述药物蒸发区通向罩鼻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一级过滤件预先过滤掉吸入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之后流入的空气带动药物蒸发区中蒸发而出的药物至罩鼻区中并由人体吸入,为此能同时达到过滤空气及对人体持续治疗的双重功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呼吸道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呼吸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里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细菌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某些粉尘较大的生产场所也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为此,越来越多人会使用口罩来应付上述的情况。市面上普遍的口罩大多为单层或多层过滤结构,仅具有滤尘的功能,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其同时兼具过滤和持续治疗的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设有进气孔,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于罩合外鼻的罩鼻区,沿所述进气孔至罩鼻区的进气流道上依次设有一级过滤件和药物蒸发区,所述药物蒸发区通向罩鼻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物蒸发区内设有蒸发结构,所述蒸发结构包括透气的蒸发膜以及可附着于蒸发膜的治疗药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结构包括环形骨架,所述环形骨架位于进气流道的末端,所述蒸发膜覆盖在环形骨架上,所述治疗药物涂覆在环形骨架表面并位于蒸发膜的前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结构包括环形骨架,所述环形骨架位于进气流道的末端,所述蒸发膜覆盖在环形骨架上,所述环形骨架的网格孔中固定有海绵储液部件,所述治疗药物浸润所述海绵储液部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膜定位在进气流道的末端,所述本体上固定有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底部的出口通过毛细管连接蒸发膜,所述治疗药物储存在储液瓶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过滤件与本体可拆装地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过滤件包括卡接在进气孔周壁的环形骨架以及覆盖在进气孔环形骨架上的过滤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膜与本体为可拆装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过滤件与药物蒸发区之间具有空气缓冲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进气流道内设有气流搅匀结构,所述气流搅匀结构位于药物蒸发区的前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鼻区的边缘设有用于贴附人体皮肤的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具有朝皮肤凸出的弧形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佩戴绑带,各所述佩戴绑带的末端设有耳部套圈,所述耳部套圈与佩戴绑带的连接部分为外翻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一级过滤件预先过滤掉吸入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之后流入的空气带动药物蒸发区中蒸发而出的药物至罩鼻区中并由人体吸入,为此能同时达到过滤空气及对人体持续治疗的双重功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壳及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级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级过滤件的断面示意图;图5是具有气流搅匀结构的空气流向图;图6是第一实施例中蒸发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图;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蒸发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图;图11是第三实施例中蒸发结构的示意图;图12是第三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包括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外壳100,该外壳100构成鼻罩的本体。外壳100的前端设有进气孔1,外壳100的后端设有用于罩合外鼻的罩鼻区2,沿进气孔1至罩鼻区2的进气流道上依次设有一级过滤件和药物蒸发区,所述的药物蒸发区通向罩鼻区2。以下实施例中的外壳100使用硅胶或者其他软质的材料制成,这些柔软的材料通过其自身的形变能够与人体脸部结构更好的贴合,让人佩戴时更加舒适,而且柔软的材料与皮肤贴合时也能够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让人体鼻子与外部的空气产生更好的隔离效果,这样可以使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达到更佳。罩鼻区2用于罩合外鼻,即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为此罩鼻区2与人脸接触面采用仿生学进行设计,模仿人脸的曲线结构设计,使得人佩戴时过滤器能够更加全面的附着在人脸上,从而在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罩鼻区2把鼻子与外部的空气隔离起来,只有经过过滤和携带药物的空气能够进入罩鼻区2,这样就可以实现很好的空气过滤的功能。实施例中的一级过滤件能够过滤掉空气的大部分的污染物,尘埃,粉尘等,尤其是PM2.5和PM10。实施例中的药物蒸发区内设有蒸发结构,蒸发结构至少包括透气的蒸发膜3以及可附着于蒸发膜3的治疗药物。蒸发膜3是一种膜结构,均布有孔径很小的小孔,可以透过空气,空气中的水分亦能够通过,但可以进一步过滤掉一级过滤件未能全部滤除的粉尘、颗粒。所述的治疗药物根据不同的治疗要求预先设置在药物蒸发区,通过呼吸所带起的空气流动进入罩鼻区2,或者排向进气孔1。蒸发结构的具体结构会在以后描述。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2和图5,一级过滤件与药物蒸发区之间具有空气缓冲腔6,空气缓冲腔6是一个独立的密闭空间,仅在前端通过进气孔1与外面的空气连通,并在后端经药物蒸发区通向罩鼻区2,该空气缓冲腔6能够让从进气孔1吸入的空气以及从罩鼻区2呼出的空气在进出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人们在佩戴时呼吸感觉能够更加平缓舒适。进一步优选的,进气流道内设有气流搅匀结构,气流搅匀结构位于药物蒸发区的前方。所述的气流搅匀结构能够使得空气在空气缓冲腔6内充分的搅匀并均匀地散开,从而更加利于空气的二次过滤。其中一种气流搅匀结构可在进气孔1中形成。具体来说,参考图5,进气孔1有两个,各进气孔1的出口的切线方向相交或交错。比如说进气孔1为圆孔,圆孔出口的切线方向实质即为其轴线,那么空气分别从两个进气孔1吸入至空气缓冲腔6时会发生气流的碰撞,从而发生两股气流的搅拌、扰动,之后两股气流得以均匀扩散至整个空气缓冲腔6内,而不是在空气通过进气孔1后直接到达罩鼻区2。实施例中仅描述了两个进气孔1的情况,当然进气孔1亦可以是多个。另外一种气流搅匀结构可以是设置在进气流道内的若干阻隔件,参考图2、3和4,譬如是一些横置的肋条101,或者是一些起到阻挡气流作用的结构。这些阻隔件本身或相邻阻隔件之间设有若干匀流通道。气流经过时会被阻隔件所阻挡而流速减慢,之后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地进入不同的匀流通道中,从而阻隔件对气流起到了一定的搅匀及扩散的作用。上述两种气流搅匀结构可以单独存在,或者结合使用,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搅匀气流,而且还能扩散气流,使气流中残存的颗粒污染物均布于空气缓冲腔6内,进而为更充分地利用药物蒸发区提供了条件。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2,所述的一级过滤件与外壳100为可拆装地连接,便于更换以获得更好的空气过滤质量。具体的,进一步参考图2至图4,一级过滤件包括圆环状的环形骨架102以及覆盖在环形骨架102上的过滤膜103。环形骨架102由硬度较高的材料做成,在其外周边缘上设置有环形的卡槽104,该所述环形的卡槽104卡接在进气孔1周壁上。由于外壳100是软质材料制成,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变形,因此只需要通过改变进气孔1的孔径即容易卡入环形骨架102。环形骨架102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过滤膜103安装后保持平整的状态,让过滤膜发挥更好的过滤作用。上述的阻隔件可以是以肋条101的形式直接设置在环形骨架102上,肋条101之间形成了匀流通道105。进一步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设有进气孔(1),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于罩合外鼻的罩鼻区(2),沿所述进气孔(1)至罩鼻区(2)的进气流道上依次设有一级过滤件和药物蒸发区,所述药物蒸发区通向罩鼻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设有进气孔(1),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于罩合外鼻的罩鼻区(2),沿所述进气孔(1)至罩鼻区(2)的进气流道上依次设有一级过滤件和药物蒸发区,所述药物蒸发区通向罩鼻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蒸发区内设有蒸发结构,所述蒸发结构包括透气的蒸发膜(3)以及可附着于蒸发膜(3)的治疗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结构包括环形骨架,所述环形骨架位于进气流道的末端,所述蒸发膜(3)覆盖在环形骨架上,所述治疗药物涂覆在环形骨架表面并位于蒸发膜(3)的前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结构包括环形骨架,所述环形骨架位于进气流道的末端,所述蒸发膜(3)覆盖在环形骨架上,所述环形骨架的网格孔中固定有海绵储液部件(4),所述治疗药物浸润所述海绵储液部件(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鼻腔吸入呼吸道治疗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膜(3)定位在进气流道的末端,所述本体上固定有储液瓶(5),所述储液瓶(5)底部的出口通过毛细管(51)连接蒸发膜(3),所述治疗药物储存在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叶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沅硅胶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