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明郎专利>正文

蜘蛛网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37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蜘蛛网教具,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脚座;其特征在于:两脚座间设有第三网绳及连接杆,连接于两脚座的上部之间设有弧形部,一环部,该环部设置于弧形部及连接部内侧; 弧形部与环部之间设置第一网绳及第二网绳; 在第一网绳及第二网绳的各端头设有扣具,第一网绳上以绳结交叉设置第二网绳。(*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蜘蛛网教具
本技术为一种教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教育意义,可达到易于展开及收合与调整间隙的蜘蛛网教具。
技术介绍
「蜘蛛网教具」是将教具制作成为蜘蛛网形状,该「蜘蛛网教具」供训练一组人的智力,配合人的体力,一组人位于蜘蛛网教具的一边,将一组人一个、一个的依序由蜘蛛网教具的一边越过蜘蛛网教具后到达另边,并且,要保持人的身体不要碰触蜘蛛网教具,以花费最少时间的组别为优胜,达到训练人的智力及体力,故其可采用团体竞赛的方式。如图7所示,现有的蜘蛛网教具包括有两相对脚座50,两相对的脚座50上设有矩形的框架52,框架52内侧设有以数条网绳54交叉而成的蜘蛛绳网形状,绳网的各网绳54间形成大、小不等的间隙56,上述的蜘蛛网教具在实际使用时,却具有如下的缺点,有待改善:1、蜘蛛网教具在使用架设及不使用收合时,其各支撑架较长,且蜘蛛绳网结绳间绳结均为固定绑设,拆装及收合均较费时;2、因蜘蛛绳网各结绳间均为固定绑设,固无法调整各绳网绳结的相对位置,即绳网的各网绳54间形成大、小不等的间隙56无法调整,有其使用上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蜘蛛网教具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蜘蛛网教具,其对于在学的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可达到易架设及收合与调整网绳之间的间隙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蜘蛛网教具,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脚座;其特征在于:各脚座-->间设有第三网绳及连接部,连接于两脚座的上部之间设有弧形部,一环部,该环部设置于弧形部及连接部内侧;弧形部与环部之间设置第一网绳及第二网绳;在第一网绳及第二网绳的各端头设有扣具,第一网绳上以绳结交叉设置第二网绳。前述的蜘蛛网教具,其中第一粗网绳与第二网绳之间的绳结采用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供粗网绳及细网绳穿设。前述的蜘蛛网教具,其中第二网绳的端头可为一端设扣具,另端设绳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对于在学的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可达到易架设及收合与调整网绳间间隙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脚座、扣具及网绳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网绳及扣具在展开后可以成为鱼骨形状的第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与第二网绳装设于弹性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网绳及扣具与绳结于展开后可以成为鱼骨形状的第二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7是现有蜘蛛网教具的平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脚座12连接杆14弧形部16环部20扣具202绳结22第一网绳-->24第二网绳26第三网绳28绳环30弹性组件40间隙50脚座52框架54网绳56间隙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蜘蛛网教具,包括:两相对并可设于地面上的脚座10,各脚座10为四通管,连接于各横向的脚座10间设有可收折的连接杆12;在连接杆12上形成有一第三网绳26,第三网绳26适当位置形成有绳环28,绳环28供第一网绳22端头的扣具20扣套;连接于两脚座10的上部之间设有连接成弧形的弧形部14;一具有适当直径的环部16,该环部16是呈圆形且可设置于弧形部14及连接杆12内侧;弧形部14及环部16上分别设有C形扣具20,衔接于两相对扣具20之间设有第一网绳22与第二网绳24,第一网绳22与第二网绳24交接处设有绕成环状的弹性组件30,各第一网绳22及第二网绳24与环部16及弧形部14间形成有适当大、小的间隙40,各间隙40可供人穿越。借由弹性组件30,可供第一网绳22及第二网绳24穿设并定位于其间形成活动绳结,在第一网绳22上拉动弹性组件30及第二网绳24,使第二网绳24、弹性组件30相对第一网绳22位移;反之,亦可在第二网绳24上拉动弹性组件30及第一网绳22,使第一网绳22、弹性组件30相对第二网绳24位移,即可调整第一网绳22及第二网绳24与弧形部14或环部16间所形成绳网间隙的大小。-->使用时,如图1所示,可将教具利用各网绳端头的扣具20快速扣设于弧形部14或环部16结成蜘蛛网形状,并调整各间隙40适当大小,将多人组成一个小组,可以训练团体的合作默契,使人由一端穿越蜘蛛网上的适当间隙40至另端,人可借由越过的方式或是以多人将一个人抬起横向穿越间隙40方式为之,人的身体必需要注意避免碰触蜘蛛网的网绳22、24或弧形部14或环部16,否则算失败,以最短的时间内一组人全数穿过蜘蛛网教具者即算获胜。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扣具20、第一网绳22及第二网绳24,其作用在于:以扣具20可轻易的扣合于弧形部14及环部16上,不使用时,可轻易的将各扣具20由弧形部14及环部16上取下,具有可轻易组装及拆卸的优点。如图5、图6所示,本技术第二网绳24所使用的扣具20、亦可配合一可拆解式的环部16,将扣合处的扣具20以绳环202取代,可轻易的将各扣具20由弧形部14及绳环202在环部16装上或取下,具有可轻易组装及拆卸的优点;另可将扣具20、粗网绳22及细网绳24等予以拉直,即可成为一种鱼骨形状,对学生而言具有教学上的教育意义与方便组装与收合的目的。因此,经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技术采用优异的结构,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1、设有扣具20的第一网绳22及第二网绳24,是借由弹性组件30组装成为一体,该网绳22、24可借扣具20快速扣合于弧形部14及环部16上,以将教具结成蜘蛛网形状并适当的拉紧,不需如现有蜘蛛网教具那样每次需在各网绳22、24间打绳结的缺点。2、拆卸时亦可借由扣具20快速将弧形部14及环部16上的扣具20分离,具有拆卸容易的优点。3、第一网绳22及第二网绳24,是借由弹性件30组装成为一体,借由弹性组件30可调整第一网绳22及第二网绳24间所形成绳结的适当位置,不会向现有蜘蛛网间隙无法调整的缺点。4、不使用时,可以将网绳22、24及扣具20拉直并展开成-->为鱼骨形状,对于学生具有教学上的教育意义。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实用性与创作性,且本技术在申请前并未见于任何刊物及公开使用,符合专利法第九十七条及第九十八条的规定,故依法提出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蜘蛛网教具,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脚座;其特征在于:两脚座间设有第三网绳及连接杆,连接于两脚座的上部之间设有弧形部,一环部,该环部设置于弧形部及连接部内侧;弧形部与环部之间设置第一网绳及第二网绳;在第一网绳及第二网绳的各端头设有扣具,第一网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郎
申请(专利权)人:黄明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